APP下载

浅谈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管理体系的内审

2020-09-06宋陵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7期
关键词:内审计量管理体系

宋陵英

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要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应建立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为验证机构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考核规范的要求,机构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

1、内审的基本概念

内审有时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机构自己或以机构自己的名义进行,审核对象是机构自己的管理体系。通过审核获得证据、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以确定机构的管理体系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内审的目的及要求

2.1内审的目的就是确定机构的管理体系与《考核规范》的符合性和实施保持的有效性;检查机构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合的贯彻;促进机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机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并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2.2内审的依据是是《考核规范》、机构的方针和程序,与机构开展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有关的规程、规范、方法或标准以及机构主管部门和顾客的要求。

2.3机构实施内审,应按《考核规范》的要求制定内审计划和内审程序,对审核活动作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内审的顺利实施,并达到内审的目的和效果。

3、内审的实施步骤

3.1制定内审计划

每年年初,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制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规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内审计划应涉及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覆盖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所有职能部门以及机构所开展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全部工作。按部门审核时,应当注意要涵盖部门负责的要素,涉及各部门每个人的要素、与本部门相关的要素;按要素审核时,应当注意该要素涉及的所有部门,包括实施要素的主要部门和配合部门。内审的周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当出现以下情况,应增加审核频次:

1)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发生变化时;

2)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或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变化时;

3)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4)内部监督发现某质量要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时;

5)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现场考核前或证后监督前。

3.2成立内审组

由质量负责人依据内审计划,组建内审组。内审组成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除非别无选择,但必须能证明其所实施的审核是客观、公正、有效的,否则审核人员不能审核自己的活动。

1)召开内审组会议,根据制度内审计划,明确本次内审的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确定内审组织长及内审组成员分工,确保每位内审员都清楚了解此次审核任务。

2)由内审组长根据机构的职能分配表编制内审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内审员根据分工编制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要突出受审核部门的主要职能,审核采取的方式和方法要恰当,抽样的数量要合理,选择审核的部位及环节要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所有内审员的检查表合在一起应能覆盖管理全系的全部要素和职能。

4)内审组应在内审实施前一周,将内审实施计划表发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明确本次内审的时间安排和要求,并应得到受审核部门的确认。

3.3现场审核的实施

1)召开首次会议。由质量负责人或内审组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介绍内审组成员分工、时间安排、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和所采用的方法程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2)进行现场审核。内审员根据分工,按照审核实施计划和内审检查表规定的检查内容,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验证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逐项实事求是地记录。记录要清晰全面、准确具体、便于查阅和追溯,如:文件编号、记录编号、设备编号、证书报告编号和被审核岗位、陪同人员等。

3)召开内审组议。在现场审核完所有的活动后,内审组长应召集召开内审组会议,对现场所有审核发现认真进行整理、分析、评价和筛选,得到审核的客观证据,并将审核证据与《考核规范》、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等审核依据进行比较,作出客观的判断和综合评价,确定哪些应报告为不符合项或缺陷项,哪些只作为改进建议。

审核组在区别不符合项与缺陷项时的依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是系统性的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还是偶然性的、个别性的不符合规定要求;

b.不符合规定要求是否会造成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严重偏离或结论的错误;

c.不符合规定要求是否会对计量监督管理产生不良后果或使顾客的利益受到损失;

d.是否违反计量法律法规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计量检定人员的行为规范。

5)召开座谈会。内审组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就内审组讨论确定的不符合项和(或)缺陷项进行复审和交换意见,并得到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内审员就确认结果,编制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报告。报告中对不符合事实的描述要严格引用客观证据,做到事实确凿,在保证可追溯的前提下,应简明清晰,不加修饰,如具体的原始记录、证报告及具体的活动,不符合判断所依据文件编号、名称及条款号等。

6)召开末次会议。由质量负责人或内审组组长主持召开,主要是报告审核中的发现,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适宜的纠正措施和整改建议及要求,与受审核部门商定纠正措施完成的时间;根据审核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对机构管理体系的运行性况作出客观评价;内审组长对机构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以及实际运作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能否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报告审核组的结论;

3.4消除不符合项。

1)采取纠正措施。被审核部门针对存的不符合项和(或)缺陷项,仔细分析发生不符合所潜在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予以纠正,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当存在的不符合项可能危及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时,应当及时停止相关工作,直至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取得满意结果,如给出的结果有问题时,应及时以书面方式通报顾客。

2)跟踪验证。商定的纠正措施期限到期后,质量负责人要组织内审组成员,对被审核部门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确认其是否有效,确保被审核部门消除不符合项及并予關闭。内审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被审核部门的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a.是否对不符合项或缺陷项进行了原因分析;

b.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

c.不符合项或缺陷项是否得到了纠正;

d.纠正措施是否有效,能否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e.对涉及环境设备、仪器设备等不不符合项时,可采用现场验证的方法。

3.5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组长根据内审工作情况及整改验证结果,编制内审报告,内审报告要如实反映内审的程序和全部内容,用词和表达要客观、准确、恰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不符合项、缺陷项及整改要求,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结果以及对管理体系改建的意见及建议,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同时要在质量负责人的指导下,将内审所涉及的记录及证明材料整理归档。

结束语:

内审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构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活动。连续有效的内审,是探索和掌握管理体系的运行规律,解决管理体系在运行中存在问题,促进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客观公正,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2]CNAS-GL011《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内审指南》

猜你喜欢

内审计量管理体系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