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有效应用

2020-09-06王鹏程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7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应用

王鹏程

【摘  要】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愈加关注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其有效融入人工智能领域,有助于产业创新与调整,可促进此新兴产业更快的形成成熟体系。本文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概念进行了概述,重点探究了人工智能领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

现阶段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虽然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的应用逐渐增多,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其有效应用水平还有待提升,不利于提升智能决策与智能信息的普及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有效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呢?这是摆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产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计算机通信技术

现代社会,各界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愈加深入,它是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通信传递信息的一种技术。其产生是通信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的重大成果,具有间接式与直接式两种通信方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办公自动化、情报检索、决策分析、信息处理、武器控制、军队指挥自动化等领域。

(二)电子信息

近年来,电子信息一词在社会中频繁出现,这个信息学的词汇实际上属于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领域,正因如此,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电子信息工程愈加增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诸多方面,其优势在于处理和获取信息上,是优化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开发、设计、集成、应用的有效途径。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特征愈加显著,各个领域发展均需要大量电子信息工程优秀人才,所以该专业是当代高校热门专业,为软件制作、电子开发、电子设备技术管理等输送了优质人才力量。

(三)人工智能

很多人提及人工智能首先联想到的便是机器人,实际上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成果,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思维、意识并表现出相应动作的新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器的智能化运行完成人类具有实现难度的工作任务。纵观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其应用已经渗透到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搜索、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在社会进步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

二、人工智能领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的有效应用

(一)智能物联模式

自信息时代到来后,物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业制造迎来了智能物联的变革时代,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相结合的智能物联模式,可以将人工智能模块加入智能物联设备中,达到自动化与智能化运作设备的目标。

例如,工业生产通过自动导引运输车等智能物联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构建柔性生产线,提升物流自动化程度。将光学、电磁等引导设备加入自动导引运输车后,使其具有移动运载功能,行驶可以依据既定导引线进行,达到无人驾驶效果,设备经由管理控制系统动态的智能化控制,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支持下具有了行进指引、路径规划、导航定位三大核心功能,能实时操控行进轨迹,路线分析更精准,为工业制造生产创造了更多便利条件。

(二)智能化图像识别

人工智能体系众多应用中,图像识别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原理在于图像经过计算机加以分析处理后,对不同模式对象或目标进行精准识别,此过程是对人类识别图像的模仿,能够将图像特征提取出来,整合所识别信息,最后把识别目标展示出来[2]。将其应用于车牌和人脸识别,能够降低出错率,为工厂安防、移动支付App提供安全保障,也可以将其应用与灾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资源情况分析等方面,给智能化工业生产提供可靠信息参考,最大限度降低其经营与发展的风险隐患。

(三)自动化生产与管理

现阶段,越來越多工业制造企业车间生产引入了电子信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着力打造智能生产车间,构建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安排车间生产的运营模式,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提高维护预测性。智能生产车间融入电子信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后,生产系统能够提前感知设备风险隐患,提升运维的可预测性,及时将隐患在未发生问题前清除干净。

其次,智能诊断。可以智能诊断设备故障,系统设备发生故障问题后,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将故障信息传递给运维人员,根据故障类型发出对应的故障警报,运维人员以此为依据快速掌握故障情况,通过故障树分析、专家系统的应用,提升故障诊断可靠性与逻辑性,实现智能诊断目的。

最后,提升数据可视性。智能生产车间依托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直观了解智能设备运行情况,动态反馈转速、温度等数据变化,便于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掌握设备现状,为设备控制与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助力。

(四)智能机器人

智能领域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应用众多成果中,最受关注的便是智能机器人,它可以在一定环境中运用自主能力执行预期任务,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应触觉、听觉、视觉,对外部信息进行有效采集与感知,将信息处理结果应用于智能判断与智能分析中,综合思考模块、感觉模块、反应模块,共同完成信息传达等执行任务[3]。

从我国智能机器人应用现状来看,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应用更为广泛一些。其中协作机器人能够和人类有效合作达到共同生产效果,它的优势在于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强,工作具有良好安全性,可通过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提升工作效率。工业机器人常见于规模化企业车间生产线,可完成重复性的简单生产操作,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需要人为改变编程预期设计内容才能使其运作内容发生相应变化。

(五)智能通信技术

新时期的通信业,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支持下,形成了集环境感知、AI、5G通信等核心技术为一体的新模式,打开了智能通信技术新篇章,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与巨大应用价值。

例如,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经历了33天的失重生活,人们通过直播直接看到精彩的太空实验、天地远程医疗、百种太空美食、飞船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这就是智能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表现,飞船舱内部新增配置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测控的覆盖率显著扩大,促进提升了飞船姿态快速变化时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与航天员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有效应用意义重大,能够融合电子信息工程与多种计算机通信技术,加快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速度,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向着更高价值的运行标准前进,给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带来更多保障和支持,逐渐健全人工智能运行体系,让人工智能更好的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陶慧. 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 湖北农机化,2021,7(2):64-65.

[2]陆林. 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1):77-78.

[3]李明. 浅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以智能机器人为例[J]. 数码设计,2019,57(15):10.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应用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数读人工智能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