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滨吟社雅集补考
2020-09-06汪子轶
摘 要:民国遗民社团“淞社”存在时间长、集会次数多、所传诗文多,在民初上海文人诗文社团中具有极特殊的地位,但其雅集活动的记录却所遗颇多。本文试从《淞滨吟社甲乙集》、刘承幹的《求恕斋日记》和各位淞社诗人的诗文集为入手,以此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试探究该社团员之间的唱酬交往,进一步考察民国时期沪上文人之文学思想与社团活动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淞社;雅集;遗民文人
作者简介:汪子轶(1996.11-),女,汉族,安徽,武汉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清末民初沪上遗民文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清末民初的上海,流寓文人众多,新旧两派汇集于此。能诗擅词的文人间唱酬活动十分频繁,保留了一些仪式性的特征,定期集会,诗词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文人社群。
上海文人社团淞滨吟社(以下简称“淞社”)即是当时活跃的诸多旧派文人群体之一,具有留存时间长,社员人数众多,人员涵盖面广,集社次数多[1]的特点。这一社团由周庆云等人发起,1913年22位文人在上海徐园第一次社集,直到社止于1925年,散时仍有20人到会。
淞社这样的遗民文学社团,其成立大多围绕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其雅集具有私密性,因此没有严格的例会制度及会议记录。《淞滨吟社集》仅以主题之差区分每一次集会,刘承幹的《求恕斋日记》、周庆云的《吴兴周梦坡年谱》等亦有零星记录。
在阅读《求恕斋日记》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较为特别的现象,刘承幹的日记书写态度较为随意,但内容具体入微。除以时间为节点记录一日经历以外,每逢有友人拜访、集会,都会以正文旁小注的形式解释集会地点和参与人员,身为文献学家的严谨态度使其日常记录十分细致。他很少以“淞社”之名号来记录集会。留下此类记录的有淞社第十一集,他写道:“十二日夝,午前阅报,午后汤治平、朱甸卿来。是日淞社第十一集。”[2]此后则多言某日与某及某会与某地。淞社对其社交产生的影响经常通过其记录展现出来,譬如一些淞社文人做东招饮举办的文人聚会,与会者均属淞社成员,但刘承幹并未明言是否淞社集会,这样一来,极不利于集会情况的整理。
关于淞社集会的次数和雅集主题,《周庆云与淞滨吟社集研究》中列出了相关表格,记录该社团的雅集概况。根据杨忠羲《雪樵自订年谱》的说法,淞社一共雅集达五十七次,但前人整理不足20次,作者据各类材料补充如下:
1、1913.4.9(上巳)徐园双清别墅。主题为修禊。周庆云、刘承幹为主人,沈守廉首唱,预者22人。
2、1913.4.19(三月十三)主题:三月十三日饮于酒家作展上。周庆云为主人兼首唱。
3、1913.5.13(楚俗浴佛日)主题:为法华会,迎八字之佛于金城。主人刘承幹,首唱刘炳照,预者11人。
4、1913.6.9(端午)海国春。主题:明季乐府唱酬。主人周庆云,首唱汪煦,预者廿余。
5、1913.8.29徐园,第五集。主题:公祝缶翁及缪荃孙、钱溯耆三老七十寿。主人吴昌硕,预者38人。
6、1913.10.8(重阳)双清别墅。主题:分咏故事落帽、催租、题糕、送酒。主人周庆云,首唱吴俊卿,预者13人。
7、1913.10.17华庆园。主题:分咏上海古迹六题。主人缪荃孙、钱溯耆,首唱刘炳照,预者22人。
8、1913.10.30乾记弄徐府。主题:徐绿沧先生遗稿题词。主人未详,首唱刘炳照。
9、1913.12.24桃源隐酒楼。主题:胡定臣出示陶澍“印心石室”旧制瓷器,以胡字韵首唱歌之。主人胡定臣,首唱吴俊卿,预者28人。
10、1914.1.2主题:题刘君翰恰所藏翁覃溪学士手纂四库全书提要稿本都二百四十册。主人刘承幹,首唱章梫,预者15人。
11、1914.1.7小有天酒楼。主题:东坡生日为寿。主人周庆云,首唱刘炳照,预者40人。
12、1914.2.14华庆园。主题:白居易生日,重开九老会。主人朱焜、刘炳照,首唱吴昌言,预者22人。
13、1914.3.29(上巳)双清别墅。主题:为戴启文《壶园修禊图》题诗。主人首唱皆戴启文。
14、1914.4.21主题:送章梫赴青岛。主人刘承幹,首唱缪荃孙,预者16人。
15、1914.5.8晨风庐。主题:咏周庆云为母董夫人建塔杭州理安寺。主人周庆云,首唱沈守廉。
16、1914.7.19金台。金陵怀古。首唱缪荃孙,预者18人。
17、1914.10.27(重阳)果香园。主题:唱和陶渊明《九日闲居》韵。主人戴启文,首唱恽毓龄,预者19人。
18、1914.12.10惠中旅館。主题:贺李艺渊先生重谐花烛。预者20余人。
19、1915.7.7愚园。主人洪尔振、钱溯耆、戴启文
20、1915.8.17(七夕)主题:分得拟杨鸿七夕图诗。主人周庆云,首唱李详。
21、1915.9.13以《上丁释菜礼恭成赋》为题,主人缪荃孙、吕景端、恽毓珂、恽毓龄。
22、1915.10.17(重九)张宅。主题:庆祝张钧衡寿母桂氏七十。主人张石铭,首唱刘炳照。
23、1916.4.5(上巳,亦清明)愚园。主题:分韵杜甫《丽人行》。主人周庆云、洪鹭汀,首唱周庆云,预者22人。
24、题刘承幹藏罗两峰小西涯画像,主人刘承幹。
25、1918.2.20春社即事,主人周庆云,首唱吴昌硕。预者10
26、1918.4.13(上巳)徐园。主题:题缪荃孙《玉笋石拓片》,主人缪荃孙,首唱吴昌硕,预者28人。
27、1918.7.31(荷花生日)倚红楼。主题:庆贺戊午荷花生日。
28、1919.4.3(上巳)灵峰修禊。主人许溎祥,首唱周庆云,预者27人。
29、1919.4.20晨风庐。主题:贺吴仓石重游泮水之喜。主人、首唱吴昌硕,预者30余。
30、1919.8.31嘉兴烟雨楼。主题:南湖禊续图属题。主人周庆云,首唱徐珂,预者5人。
31、1919.9.19江苏境内。游惠山、太湖。主人周庆云。
32、1919.11.7(重九)大东酒楼。主题:登高雅集。主人周庆云,首唱杨宗稷。
33、1920.4.21(上巳)天韵楼,预者20余。
34、1921.10.9(重九)天韵楼。主题:重阳登高。主人周庆云,首唱许溎祥,预者12人。
35、1925.3.9学圃。主题:花朝日题学圃嬉春图。主人周庆云、刘承幹,首唱吴昌硕,预者20人。
上述情况据《艺风老人日记》、《郑孝胥日记》、《求恕斋日记》、周庆云、沈增植、吴昌硕等人年谱整理。以周庆云记载为主。前人研究中,对于1915年以后的集会不甚关注,在此将淞社后期、前人研究中并未涵盖的几次集会及内容整理如下:
1916年的上巳日是第二十八次雅集。根据《艺风老人日记》“(丙辰三月)三日,壬戌,晴……周湘舲约修禊于思园淞社同人毕集,以上已修禊用杜甫《丽人行》韵”[3]。即周庆云邀请淞滨吟社诸人会于愚园,共有二十二人到场,主题是分韵杜甫《丽人行》。
1918年的春天,淞社进行了三次集会。一次是元月初十,淞社第三十四集,主题是作《春社即事》诗。另一次是三月初三上巳例行修禊,为淞社第三十五集,地点徐园,题缪荃孙《玉笋石拓片》。《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七年条下记:“上已,姚东木丈假徐氏双清别墅修禊到者愈二百人,得诗百数十章。”[4]第三次是两日后,三月五日(4月15日),吴昌硕为主,预者二十八人。[5]
1919年上巳日,淞社修禊灵峰。此时遗老赴会的尚有二十七人。就连病重无法赴约的吴昌硕也有诗《奉和灵峰修禊原韵》与诸位诗人和唱,诗中有“蹉跎不补人老去,岁月翻腾海奔赴。”这样慨年岁不永之叹。《晨风庐唱和续集》中描述此次集会“是日狷叟为祭酒”[6]故许溎祥应为修禊的发起者。
1920年,遗老中的前南京大学督学李瑞清病逝于上海家中,当时的《民国时报》记录此事时提到:“从此‘小有天少一主顾。”小有天酒楼是当时淞社文人时常借地雅集和招饮赋诗的地方,这篇讣告触动了淞社文人的伤心哀悼之情。
正因故旧逝去,淞社诗人也常生故人零落的感叹。1921年重阳节当日,即当年10月9日,由周庆云组织、淞社文人相约作登高会于天韵楼,并赋诗留念。此日登高会,许溎祥为首唱,作《重阳节,梦坡作登高会宴于天韵楼,以诗纪之,叠风字韵》一诗。许诗“齿在童冠中,偻指七百岁”句下有注“同席诸君,仓石七十八……主人五十八,余八十一……,得七百三十三岁”。詩人们年龄渐长、多半凋零是不争的事实,在1919到1925年间,集会的频率日渐减少,只有在每年的上巳等日开展,且参与的人数较最巅峰时的两百余人已经渐渐减少到了每集会十几二十余人。
1925年花朝节,这是淞社文人的最后一次雅集。花朝日(二月十五日,3月9日),淞社第五十七集于学圃,作《学圃嬉春图二首》。同题人:周庆云、金蓉镜、徐乃昌、朱锟、陈诗、徐珂。
文人修禊,大多诗酒风流、寻山林之乐、聚会赋诗,遗民们秉承了这样的风俗和雅趣。淞社文人们则借助这一形式,表达了自己一定的隐逸之志向、对政局消极的看法,和避世自怜自伤的处世态度。民初的上海文坛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催生出了一系列遗民文人社团,凝聚了一批在精神上难有皈依的文人。对其成员的雅集活动及其文学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看到历史波澜中的遗民群体背后丰富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可嘉. 周庆云与《淞滨吟社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2]刘承幹.求恕斋日记 第3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347。
[3]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周延礽.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M].台湾:文海出版社.1962.
[5]朱关田.吴昌硕年谱长编[M]浙江:浙江省古籍出版社.2014.8:599,600.
[6]周庆云.晨风庐丛刊 晨风庐唱和诗存[M].吴兴周氏梦坡室.
摘 要:民国遗民社团“淞社”存在时间长、集会次数多、所传诗文多,在民初上海文人诗文社团中具有极特殊的地位,但其雅集活动的记录却所遗颇多。本文试从《淞滨吟社甲乙集》、刘承幹的《求恕斋日记》和各位淞社诗人的诗文集为入手,以此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试探究该社团员之间的唱酬交往,进一步考察民国时期沪上文人之文学思想与社团活动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淞社;雅集;遗民文人
作者简介:汪子轶(1996.11-),女,汉族,安徽,武汉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清末民初沪上遗民文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清末民初的上海,流寓文人众多,新旧两派汇集于此。能诗擅词的文人间唱酬活动十分频繁,保留了一些仪式性的特征,定期集会,诗词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文人社群。
上海文人社团淞滨吟社(以下简称“淞社”)即是当时活跃的诸多旧派文人群体之一,具有留存时间长,社员人数众多,人员涵盖面广,集社次数多[1]的特点。这一社团由周庆云等人发起,1913年22位文人在上海徐园第一次社集,直到社止于1925年,散时仍有20人到会。
淞社这样的遗民文学社团,其成立大多围绕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其雅集具有私密性,因此没有严格的例会制度及会议记录。《淞滨吟社集》仅以主题之差区分每一次集会,刘承幹的《求恕斋日记》、周庆云的《吴兴周梦坡年谱》等亦有零星记录。
在阅读《求恕斋日记》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较为特别的现象,刘承幹的日记书写态度较为随意,但内容具体入微。除以时间为节点记录一日经历以外,每逢有友人拜访、集会,都会以正文旁小注的形式解释集会地点和参与人员,身为文献学家的严谨态度使其日常记录十分细致。他很少以“淞社”之名号来记录集会。留下此类记录的有淞社第十一集,他写道:“十二日夝,午前阅报,午后汤治平、朱甸卿来。是日淞社第十一集。”[2]此后则多言某日与某及某会与某地。淞社对其社交产生的影响经常通过其记录展现出来,譬如一些淞社文人做东招饮举办的文人聚会,与会者均属淞社成员,但刘承幹并未明言是否淞社集会,这样一来,极不利于集会情况的整理。
关于淞社集会的次数和雅集主题,《周庆云与淞滨吟社集研究》中列出了相关表格,记录该社团的雅集概况。根据杨忠羲《雪樵自订年谱》的说法,淞社一共雅集达五十七次,但前人整理不足20次,作者据各类材料补充如下:
1、1913.4.9(上巳)徐园双清别墅。主题为修禊。周庆云、刘承幹为主人,沈守廉首唱,预者22人。
2、1913.4.19(三月十三)主题:三月十三日饮于酒家作展上。周庆云为主人兼首唱。
3、1913.5.13(楚俗浴佛日)主题:为法华会,迎八字之佛于金城。主人刘承幹,首唱刘炳照,预者11人。
4、1913.6.9(端午)海国春。主题:明季乐府唱酬。主人周庆云,首唱汪煦,预者廿余。
5、1913.8.29徐园,第五集。主题:公祝缶翁及缪荃孙、钱溯耆三老七十寿。主人吴昌硕,预者38人。
6、1913.10.8(重阳)双清别墅。主题:分咏故事落帽、催租、题糕、送酒。主人周庆云,首唱吴俊卿,预者13人。
7、1913.10.17华庆园。主题:分咏上海古迹六题。主人缪荃孙、钱溯耆,首唱刘炳照,预者22人。
8、1913.10.30乾记弄徐府。主题:徐绿沧先生遗稿题词。主人未详,首唱刘炳照。
9、1913.12.24桃源隐酒楼。主题:胡定臣出示陶澍“印心石室”旧制瓷器,以胡字韵首唱歌之。主人胡定臣,首唱吴俊卿,预者28人。
10、1914.1.2主题:题刘君翰恰所藏翁覃溪学士手纂四库全书提要稿本都二百四十册。主人刘承幹,首唱章梫,预者15人。
11、1914.1.7小有天酒楼。主题:东坡生日为寿。主人周庆云,首唱刘炳照,预者40人。
12、1914.2.14华庆园。主题:白居易生日,重开九老会。主人朱焜、刘炳照,首唱吴昌言,预者22人。
13、1914.3.29(上巳)双清别墅。主题:为戴启文《壶园修禊图》题诗。主人首唱皆戴启文。
14、1914.4.21主题:送章梫赴青岛。主人刘承幹,首唱缪荃孙,预者16人。
15、1914.5.8晨风庐。主题:咏周庆云为母董夫人建塔杭州理安寺。主人周庆云,首唱沈守廉。
16、1914.7.19金台。金陵怀古。首唱缪荃孙,预者18人。
17、1914.10.27(重阳)果香园。主题:唱和陶渊明《九日闲居》韵。主人戴启文,首唱恽毓龄,预者19人。
18、1914.12.10惠中旅馆。主题:贺李艺渊先生重谐花烛。预者20余人。
19、1915.7.7愚园。主人洪尔振、钱溯耆、戴启文
20、1915.8.17(七夕)主题:分得拟杨鸿七夕圖诗。主人周庆云,首唱李详。
21、1915.9.13以《上丁释菜礼恭成赋》为题,主人缪荃孙、吕景端、恽毓珂、恽毓龄。
22、1915.10.17(重九)张宅。主题:庆祝张钧衡寿母桂氏七十。主人张石铭,首唱刘炳照。
23、1916.4.5(上巳,亦清明)愚园。主题:分韵杜甫《丽人行》。主人周庆云、洪鹭汀,首唱周庆云,预者22人。
24、题刘承幹藏罗两峰小西涯画像,主人刘承幹。
25、1918.2.20春社即事,主人周庆云,首唱吴昌硕。预者10
26、1918.4.13(上巳)徐园。主题:题缪荃孙《玉笋石拓片》,主人缪荃孙,首唱吴昌硕,预者28人。
27、1918.7.31(荷花生日)倚红楼。主题:庆贺戊午荷花生日。
28、1919.4.3(上巳)灵峰修禊。主人许溎祥,首唱周庆云,预者27人。
29、1919.4.20晨风庐。主题:贺吴仓石重游泮水之喜。主人、首唱吴昌硕,预者30余。
30、1919.8.31嘉兴烟雨楼。主题:南湖禊续图属题。主人周庆云,首唱徐珂,预者5人。
31、1919.9.19江苏境内。游惠山、太湖。主人周庆云。
32、1919.11.7(重九)大东酒楼。主题:登高雅集。主人周庆云,首唱杨宗稷。
33、1920.4.21(上巳)天韵楼,预者20余。
34、1921.10.9(重九)天韵楼。主题:重阳登高。主人周庆云,首唱许溎祥,预者12人。
35、1925.3.9学圃。主题:花朝日题学圃嬉春图。主人周庆云、刘承幹,首唱吴昌硕,预者20人。
上述情况据《艺风老人日记》、《鄭孝胥日记》、《求恕斋日记》、周庆云、沈增植、吴昌硕等人年谱整理。以周庆云记载为主。前人研究中,对于1915年以后的集会不甚关注,在此将淞社后期、前人研究中并未涵盖的几次集会及内容整理如下:
1916年的上巳日是第二十八次雅集。根据《艺风老人日记》“(丙辰三月)三日,壬戌,晴……周湘舲约修禊于思园淞社同人毕集,以上已修禊用杜甫《丽人行》韵”[3]。即周庆云邀请淞滨吟社诸人会于愚园,共有二十二人到场,主题是分韵杜甫《丽人行》。
1918年的春天,淞社进行了三次集会。一次是元月初十,淞社第三十四集,主题是作《春社即事》诗。另一次是三月初三上巳例行修禊,为淞社第三十五集,地点徐园,题缪荃孙《玉笋石拓片》。《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七年条下记:“上已,姚东木丈假徐氏双清别墅修禊到者愈二百人,得诗百数十章。”[4]第三次是两日后,三月五日(4月15日),吴昌硕为主,预者二十八人。[5]
1919年上巳日,淞社修禊灵峰。此时遗老赴会的尚有二十七人。就连病重无法赴约的吴昌硕也有诗《奉和灵峰修禊原韵》与诸位诗人和唱,诗中有“蹉跎不补人老去,岁月翻腾海奔赴。”这样慨年岁不永之叹。《晨风庐唱和续集》中描述此次集会“是日狷叟为祭酒”[6]故许溎祥应为修禊的发起者。
1920年,遗老中的前南京大学督学李瑞清病逝于上海家中,当时的《民国时报》记录此事时提到:“从此‘小有天少一主顾。”小有天酒楼是当时淞社文人时常借地雅集和招饮赋诗的地方,这篇讣告触动了淞社文人的伤心哀悼之情。
正因故旧逝去,淞社诗人也常生故人零落的感叹。1921年重阳节当日,即当年10月9日,由周庆云组织、淞社文人相约作登高会于天韵楼,并赋诗留念。此日登高会,许溎祥为首唱,作《重阳节,梦坡作登高会宴于天韵楼,以诗纪之,叠风字韵》一诗。许诗“齿在童冠中,偻指七百岁”句下有注“同席诸君,仓石七十八……主人五十八,余八十一……,得七百三十三岁”。诗人们年龄渐长、多半凋零是不争的事实,在1919到1925年间,集会的频率日渐减少,只有在每年的上巳等日开展,且参与的人数较最巅峰时的两百余人已经渐渐减少到了每集会十几二十余人。
1925年花朝节,这是淞社文人的最后一次雅集。花朝日(二月十五日,3月9日),淞社第五十七集于学圃,作《学圃嬉春图二首》。同题人:周庆云、金蓉镜、徐乃昌、朱锟、陈诗、徐珂。
文人修禊,大多诗酒风流、寻山林之乐、聚会赋诗,遗民们秉承了这样的风俗和雅趣。淞社文人们则借助这一形式,表达了自己一定的隐逸之志向、对政局消极的看法,和避世自怜自伤的处世态度。民初的上海文坛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催生出了一系列遗民文人社团,凝聚了一批在精神上难有皈依的文人。对其成员的雅集活动及其文学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看到历史波澜中的遗民群体背后丰富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可嘉. 周庆云与《淞滨吟社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2]刘承幹.求恕斋日记 第3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347。
[3]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周延礽.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M].台湾:文海出版社.1962.
[5]朱关田.吴昌硕年谱长编[M]浙江:浙江省古籍出版社.2014.8:599,600.
[6]周庆云.晨风庐丛刊 晨风庐唱和诗存[M].吴兴周氏梦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