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09-06陈赞湛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系统设计策略

陈赞湛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功能不断增多,其地下管路管线也在逐渐增多,分布日渐复杂多样,如何有效规划对于后续管理以及后续其他建设活动的开展会产生明确的影响作用。这一过程中,相关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具备着一定的基础性,有关体系和系统可以充分为整体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对相关设施管理维护和改建扩建提供支持,因此相关设计活动具备一定意义,需要对其目标、框架以及系统实现充分认识。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实现途径;策略

引言

地下管线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十分明确,有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有效运行的核心。而有关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保障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有助于为后续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以保障最终发展的效果,让其规划更加合理,辅助整体城市发展。在相关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目标、系统及网络架构是最为主要的两部分内容,需要对其设计要点充分认识,然后积极应用。

1设计要点

1.1 建设目标

现阶段进行相关管线管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其目标就是有效实现数字化的相关信息管理,然后保障管理的效果,让其管线档案更加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效果最详细化,为后续建设活动以及档案使用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1]。具体进行操作过程中,其目的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合理的管理,然后进一步做好查询、统计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为有关机构及权属单位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作用也十分明确,具体系统中还可以更好地提供管线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整体的规划建设均衡发展,为社会发展和城市进步提供服务。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具备较强的价值,在目的需求之下也为整体系统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要求和指导,首先其档案管理要具备应有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满足实际操作的各种查询要求,其次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统计能力,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为整体操作提供参考。最后还需要具备可视性,能够提供二维平面或者是三維立体的各种展示结果,直接展示其空间关系,以供维修等相关活动进行参考。由此可见,其目标方面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对其特点和要求充分认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框架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更好进行实际操作,保障最终操作效果。

1.2 框架设计

进行框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数据的管理和数据的共享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涉及不同数据的收集、存储和联动,后者则主要是涉及相关数据的针对性应用和服务的提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之处[2]。具体操作过程中,其硬件部分必须要有服务器、数据存储器、计算机、防火墙等等,并需要通过一定的网络进行针对性的相关信息分享,从而完成有关操作。而数据层则主要包括了管线专题库、档案文件库、地理信息库和系统业务库,每一个数据库的自身特点都存在着特异性差异,具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包括了各种相关数据,并需要利用基础平台软件进行数据的提供,满足各种数据信息调动、调取方面的需求。而应用服务层方面,主要是包括了数据入库、管线可视化、统计分析、查询服务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相对基础的部分,直接组成了有关系统,只有满足这些相关要求,系统才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保障最终使用的质量和效果,让有关系统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规避常见的使用问题。

2实现途径

2.1 数据入库与查询

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制定一个入库的信息管理规范,按照这些规范的具体要求开展后续系统的实际操作工作,定期对相关档案进行一定的更新,保障档案数据的合理性,其次还需要积极做好数据编辑,对无效数据进行删除,避免出现数据问题,最后还需要对其各种图片数据进行处理[3]。这部分内容具备着较强的价值和实际意义,其自身价值和作用非同小可,要严格对数据进行一定的筛查,对数据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然后进一步针对性进行数据的录入。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和操作,以保障有关数据录入的即时性,规避常见的质量方面问题和不足,合理按照有关格式要求进行审查。对于一些二维地下管线来说,还需要利用GIS技术进行实现,通过此类技术进行解析成图,然后对其图形进行新增、更定和完善,以保障其数据的同步管理,优化最终操作效果和操作质量。

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查询等活动提供支持,特别是地图数据等方面,需要有效实现具体的定位,并按照其定位特点进行查看查找,保障其自身实际应用效果。在数据查询和统计等方面,可以使用SQL查询系统进行操作,对其具体位置进行一定的查询查找,以有效提供相关服务。

2.2 二三维分析

二三维分析功能是有关系统实现自身作用和发挥自身价值的关键一部分内容,其自身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具体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其自身建立在有关数据的深度挖掘基础上,并实现数据的联动和实际性应用[4]。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其自身更加精细化,让有关的深度分析和位置分析更加精准精确,以确保有关活动更加具备实际性和有效性,优化最终效果规避常见问题。由此可见,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需要对这部分内容充分关注,才可以保障最终工作效果,优化工作成效,规避常见系统使用及信息管理方面不足之处。

3结束语

如上所述,现阶段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其系统的设计需要从建设目标和框架设计两个角度出发充分认识,然后积极通过数据入库与查询以及二三维分析的方法,进行一定效果等方面的提高,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贝贝.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51.

[2] 邓晓红,冯剑桥,周静,等. 城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匹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测绘通报,2019,494(5):134-138.

[3] 陈晓玫. 浅谈如何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J]. 低碳世界,2019(9):304-305.

[4] 张溢娟. 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基于公共服务视角[J]. 四川档案,2019(1):32-34.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系统设计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一种基于SATA硬盘阵列的数据存储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