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2020-09-06王卫芬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摘  要: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实践活动的变化日新月异,编辑理论的创新研究尤为迫切。《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一书,提出了编辑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向问题,编辑学理论研究要注入融合视角,聚焦互联网编辑场域,探讨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实践的形态、模式和动力机制,重新建构有时代内涵的编辑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媒介融合;编辑学理论;间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4-126-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4.036

本文著录格式:王卫芬.当代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评《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0,04(04):126-128.

编辑学是一门由中国学人提出创立的人文社会新兴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大批学者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在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构建的道路上进行了艰难而有益的探索,初步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为编辑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编辑实践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编辑概念在内的编辑理论体系已经无法解释媒体融合时代的编辑实践活动创新。 因此,编辑理论研究创新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很多学者聚焦融合传播环境下的编辑实践创新,推出了很多针对融合编辑实践的编辑理论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段乐川撰写的《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一书颇为引人注目,其对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理论创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答。这部书的出版,一方面说明了编辑理论研究的转向,即编辑学研究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融合编辑实践研究;另一方面显示了编辑理论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编辑理论创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提出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融合认识视角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实践活动朝着以互联网场域为中心的媒介信息产品生产传播实践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不同媒介形态的转换生成,不同编辑主体元素的融合交互,成为编辑实践发展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编辑理论研究要立足于媒介融合中编辑实践的转型发展。在这部书中,作者从媒体融合过程中编辑实践发生的变化出发,聚焦融合编辑实践的基本变化,提出了融合编辑实践的“间性”概念。他说,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不同媒介形态中的交互性更加突出,编辑主体元素之间的交互、客体对象之间的交互、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无所不在,深度融合,并由此形成了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活动场域的新特征。针对这一特征,他提出从“间性”这一新的视角来认识编辑活动规律,探讨编辑活动的深层逻辑和作用机制。作者认为,编辑活动形态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体现在编辑主体、客体和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构成了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立足于这种作用关系,他提出了融合媒介环境下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媒介间性”“主媒间性”三大作用特征,探讨了融合编辑实践“间性”作用机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形态。

首先,对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编辑活动“主体间性”的作用机制。作者提出,媒介融合下的编辑活动是以编者、作者、用户等主体元素为中心的主体性社会交往活动。编辑活动主体元素在交往过程中,主体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复杂多变,具体表现为:交往对话的交互作用,需求与满足的交互特征,协调与生成的交互形态。这些交互作用成为编辑实践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作用机制,也是融合编辑活动的重要特征。通过与传统编辑活动的比较,作者指出,融合背景下的编辑主体元素之间的“主体间性”更加突出与强化,“主体间性”的作用机制更为稳定和凸显。因此,要认识融合编辑实践,必须从“主体间性”的理论视角来探讨编辑活动与规律,揭示编辑活动中主体元素的结构关系和作用形态。

其次,对编辑客体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融合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的作用机制。在编辑学者王振铎先生提出的“媒介间性”概念基础上,段乐川进一步聚焦融合编辑实践活动本身,对融合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内涵进行了深入思考,较为完整地阐释了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的内涵。他说,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的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关系成为编辑客体形态演变和流通的重要作用机制,也是编辑客体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编辑客体之间的“媒介间性”表现为共存互补、交互作用性和转换生成性三大方式,这三大方式,揭示的正是媒介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态。作者认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依据,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他看来,在融合传播环境下,不同媒介形态的产品内容能够达到不同形态的呈现,也可以完成多端适配的编辑加工,根本的原因在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从这个角度来讲,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的研究,为当下更好地认识媒介融合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并深化了对编辑活动中客体对象作用关系的认识。

第三,对编辑主客体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并论述了融合编辑活动的“主媒间性”。作者认为,编辑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编辑主体、编辑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上。只有从它们的关系认识入手,才能对围绕媒介生成和信息传播為中心的文化活动场域中的编辑活动规律进行探究。无论传统媒介,还是数字媒介,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交互作用始终存在。只不过,在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主体和作为媒介的编辑客体的交互性更加凸显、更加深化、更加强大。作者通过对两者交互作用关系的深入分析,总结了编辑活动“主媒间性”的作用机制。他认为,随着媒介走向融合,编辑主体对媒介内容生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重要。同时,编辑客体反作用于编辑主体,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作用当量也更加强大。

由上可见,该书运用“间性”视角和交互性思维来认识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实践的变化。正是借助于这一视角,他深入地概括了编辑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关系,深层地把握了融合环境下编辑主体、编辑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赋予了编辑活动的规律以新的认识空间,开创了一种新的认识可能,为编辑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2.彰显了编辑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系统性和整体性

不同于一般的实践研究,该书强化了编辑理论研究的特色,始终重视认识的学理性和思想性。全书具有编辑理论呈现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从编辑概念的辩证认识到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的研究,再到编辑组织、编辑特征、编辑功能,以及编辑的社会交往,最后总结编辑规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框架。

一是重视编辑学理认识的逻辑观照。媒体融合尽管是媒体发展的现实实践,但是肇始于传统编辑实践。在对融合编辑实践的认识中,作者始终是以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编辑实践为认识起点的,再由此观照融合编辑实践的变革和演化。全书分为八个章节,每章节都是先对相关实践和理论发展进行历史梳理和现实剖析,在纵横向比较认识中进行概念界定和辩证认识,从而提出自己的理论思考。比如,融合视域下的编辑概念论,作者认为,要认识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编辑概念,首先要梳理编辑概念的认知历程。参照学者姬建敏把编辑学科的发展分为原始学科阶段和常规学科阶段,作者对编辑学科理论发展中的这一重要命题也进行了梳理。分别介绍两个阶段的编辑概念认知,以及不同编辑理论流派对编辑概念研究的深化。从普通编辑学视野下的编辑概念认知到媒体融合下的编辑概念认知,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作者立足融合编辑实践本身,进行概念内涵的“理性追问”,提出融合媒体背景下编辑概念的认知模式和基本特征。

二是强化编辑理论的体系构建。作者认为,编辑理论创新重在理论建构,难在体系创新。他认为,媒介融合,要有系统的视野,把媒介的系统构成梳理到位,从内外要素交互作用的角度来认识媒介发展的构成体系和创新动力。在认识融合编辑实践过程中,他把这种系统视野置于每一个问题的理论建构和整个编辑实践活动的理论建构中。比如,在论述编辑主体时,他指出,媒介融合导致编辑主体元素的角色和关系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编辑主体构成多元与不断分化,随之编辑主体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呈现,编辑主体作为媒介信息产品形态转换生成的中间环节,其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强化;编辑主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地位的变化,必然带来其工作内容与职责的变化,由选择、加工到融媒体下的聚合、交易。由此可见,融合编辑主体的认识是立足于融合编辑实践创新而言的。与此同时,作者在实践观照过程中强化着“理性的反思和追问”,即不仅总结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且提出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全书的章节安排来看,全书以编辑概念为中心构建了一个从主体到客体认识的有机整体,反映了作者对媒介融合下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认识的源泉。人们只有在不断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逐渐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形成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一书,作者在媒介融合的实践调研基础上,对编辑实践活动的深层思考与理论创新,实践经验总结与理论认识反思相结合的产物。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一边进行媒体融合的调研学习,向工作在实践一线的媒体人出版人请教问计;一边进行编辑实践的理性追问,力求‘观察渗透理论,从‘感性具体思索‘理性的抽象。”从总体上来看,作者立足融合编辑实践活动,围绕编辑理论创新进行了很大探索,推进了编辑理论研究的转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尤其是针对媒介融合过程中编辑实践的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他都尝试着进行了回答,并提出了具有很多解释力的概念,显示了他编辑理论建构的勇气和执着。

需要指出的是,这部书也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对编辑客体和主体概念界定矛盾的地方。编辑客体到底是媒介,还是构成媒介的稿本?再如,编辑主体到底是职业编辑,还是包括作者、编辑和用户在内的编辑主体元素。如果没有更为准确的概念界定,这些认识就存在含混不清的逻辑漏洞。再如,对编辑概念的研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可以在深入论证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界定。同时,研究方法的创新还不够凸显。尽管提出了很多理论新问题,但更多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研究范式,缺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应用。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编辑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编辑理论研究也永无止境。要推动编辑实践更好地发展,必须推进编辑理论研究的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媒体融合实践不断深化的今天,编辑实践创新日新月异,编辑理论研究创新空间巨大。期待有更多编辑理论创新的成果涌现,不断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段乐川.媒体融合与编辑理论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阎西林.编辑中介论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段樂川.论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的“主体间性”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01):145-150.

[5]张世海.论在线数字媒体编辑的“主媒间性”与编辑主体地位的再确立[J].出版科学,2019,27(01):32-38.

作者简介:王卫芬(1976-),女,河南鹤壁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编辑出版研究。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