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方法分析

2020-09-06肖毛军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基坑观测

肖毛军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新高潮,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日益增大,国家及相关监察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施工安全问题也就成了现在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为了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监测部门更要时刻监察、监测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结构环节,顺利推动建筑项目完整竣工。基于此,文章就工程测量当中深基坑变形观测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工程测量;基坑;变形;观测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水平和建筑能力有了显著性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使可利用土地和空间逐渐缩小。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城市资源,在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情况下,基坑也逐渐加深了其施工深度。正因如此,全文对如何提高基坑施工变形监测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是在保证项目施工安全稳定进行的主要条件。

1深基坑的概念

深基坑项目技术操作复杂,是工程建筑中的施工难点,只有保证深基坑的质量安全,才能使后续工程顺利开展。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建筑企业为扩展使用空间,所以设计的城市高层建筑不断攀升,深基坑则成为建筑企业选择的重要条件。深基坑从形状上分析大部分为方形或长形,深度超过5米,底部面积保持在27m2左右,且底部边长要保证是短边长度的3倍。深基坑建设过程较为复杂且危险性高,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保证自身安全意识。鉴于深基坑施工处于地下,地质条件烦琐,因此在深基坑正式展开施工前,需对施工环境进行严格勘测,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勘测施工地点问题,影响整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深基坑工程实践监测特点分析

深基坑工程监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土木工程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深基坑监测是一个对施工变化连续监控的过程,工作难度较大,对监测人员工作能力也是一种考验。深基坑监测要求为后期工作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提出了很大要求,特别是在遭遇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不仅要保证监测设备的精确度,还需要保持监测工作平稳进行,由于深基坑变形程度不突出,所以在进行监测时,务必保持监测误差。由于深基坑工作量繁重,所以要想提升监测精确度,需要以监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入手,保证该型设备的稳定性,努力提升监测人员操作水平,降低实际变形和观测精确度的差值,获取最准确、可信的检测结果。

3深基坑变形观测仪器及方法研究

3.1 深层沉降仪器在深基坑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文章所提磁性沉降仪是源于外国一家公司,该型号沉降仪的刻度划分为1mm,分辨精度在0.5mm。深层沉降仪是通过导线和探头上下移动对土层变化进行数据测量,因为沉降仪的探头是带有磁性的,导线带有标尺,通过对土层的测量数据,才能明确得出基坑是否发生沉降,沉降程度是多少。

(1)安装沉降标。沉降标在安装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需考虑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和测量需求,确定钻孔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避免误差的出现。探头作为沉降标的中心部分为确保安装质量,需对导管的材质严格把关,在安装过程中导管两头不能堵住,且导管的使用是一次性的,无法回收再利用,同时孔口用混凝土来保护,固定探头和孔口部分。为了降低监测差值,需充分发挥磁性沉降仪的各种性能,对监测值的测量要保证在三次以上,并取其平均值,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1]。

(2)磁性沉降标测量工作分析。深基坑利用磁性沉降标进行测量时,测量人员要根据观测规则,保护和清理好沉降标孔口工作,避免测量结果混淆不清的情况,务必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孔位对应关系。在建筑施工实际测量中,孔位的标高是根据实际工程来调整的,当深基坑负荷加重时,需格外注意磁性环工作情况,保证测量工作有序进行。

3.2 测斜仪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测斜仪的使用是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该仪器可以通过对施工场地各方位土层展开作业,清楚了解土层位移的情况。

(1)对测斜管的埋设研究。测斜管与沉降仪导管安装主要区别就是测斜管的底部是需要底盖的。对测斜管埋设位置进行钻孔时,需对施工环境进行研究调查,综合考虑后测算出钻孔深度,最后确定钻孔位置。为了使测斜管在观测中不受阻碍,将其固定好后需对测斜管进行全面清理,既保护了探头的安全性,还保证了测量工作的通常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测量工作不受干扰,使获得的深基坑变形观测数据更加的真实有效。

(2)测斜仪的测量工作具体步骤。测斜仪在深基坑观测中具体的操作过程可详细分为4个步骤:①正确安装测斜仪,做好检测工作;②滚轮卡放置在导槽上,探头插入测斜管,将探头缓慢放置据孔底0.5米处;③在完成第一次测量后将探头旋转180°的同时,插入同一对导槽中,重复测量至少3次以上;④将计算机与测斜仪有效连接,便于测量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计算机中,为提升深基坑观测质量做计算[2]。该观测过程是为了在更加符合土层的情况下,减少观测数据的误差,保证深基坑变形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文章以鹤山高尔夫项目建筑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工程位于广东省鹤山市共和镇共建路188-189号,东至泮坑尾,南至泮坑口,西至共建路,北至作求村,属于鹤山市共和镇中心区,总占地面积约1.06平方千米,该球场是国内最高端的纯会员制球会。为了使该球场内各类设施及项目建筑在施工中安全、稳固,会所内高层建筑基坑所采用的必须采用明挖法,利用冲孔灌注桩技术为深基坑施工奠定扎实基础,保证基坑地下室的长、宽、深度分别在56.6m、51.2m、7.2m,整个地下室周长在200m左右。会所的建筑是基于原有地形地貌所设计,为球场施工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3]。

(2)监测流程。在對会所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开挖基坑,然后对基准网点进行两次以上的测量过程获取监测初始值[4]。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监测值接近预警值,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再根据监测值的变化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详情见表1所示。

(3)结果分析。图1是基坑西侧位移变形图,其中是针对该高尔夫会所建筑基坑所进行35期的监测,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后的位移变化。

根据图1深基坑西侧坑顶HY1水平位移监测点大概沉降在16mm,向内侧位移20mm,相对应的深层水平位移CX1出现了大程度的变形。测斜管在位于7米时,深层水平位移在37.2mm,CX1已处于预警值临界状[5]。针对该情况的出现,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方与监理人员、合同房及业主,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变形速率,稳定监测数值。

5结束语

我国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应用。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对深基坑工程建设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文章通过深基坑的特点对磁性沉降仪和测斜仪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为了提升监测值的准确性,需遵循相关规定,调整仪器精准度再进行作业。为保证深基坑施工可以顺利进行,要科学使用仪器,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仪器设备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林培.基于工程测量下的基坑变形观测技术方法研究[J].居舍,2020(15):34.

[2] 何晨.基于工程测量下的基坑变形观测技术方法探析[J].居舍,2020(8):69.

[3] 包锦春.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10):187-188.

[4] 王晓华.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154-155.

[5] 袁龙.浅析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方法[J].门窗,2015(7):252.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基坑观测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浅谈相邻双基坑开挖相互影响性状分析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天文观测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论地面气象集体观测的重要性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基坑周边建筑物风险模糊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