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降临出版人的思考与应对

2020-09-06李汝星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出版业融合内容

摘  要:随着5G技术的到来,我国通信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技术的进步势必对我国出版业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容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前沿技术应用更为普及、出版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等方面。出版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出版商,而是知识信息服务商。出版人的角色不再是单纯地提供知识产品,而是围绕知识传播提供综合服务。出版人应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优势,抓住出版业发展的新机遇。

关键词:5G技术;出版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3-067-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3.015

本文著录格式:李汝星. 5G时代降临  出版人的思考与应对[J].中国传媒科技,2020,03(03):67-68.

工信部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會议上提出,要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早在去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企业颁发了5G运营牌照。2019年11月1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5G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据有关资料显示,5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比4G快100倍。传输速率可达Gbit/s级,将会极大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这对于我国的通信技术而言,是革命性的飞跃。技术的巨大进步必然导致各行各业的的变革,出版业也不例外。笔者认为,5G技术将对出版业主要带来以下方面的影响。

1.内容资源的爆炸式增长

5G技术高速度、低时延和低成本的特点促使知识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转变。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知识信息传播的发起者由单一个体趋向任意个体;传播方向由单向转为双向;表现形式由单一趋于立体。5G技术将会极大地加速这种趋势的发展。知识信息的生产方式变得更为多样,生产门槛更低。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更为便捷,同时,人人都可以是知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知识信息势必会出现爆炸式增长。美国传媒大亨会萨默·雷石东提出的“内容为王”理念历来被传统出版业所认同。高质量的内容资源是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知识信息的暴增,海量的移动媒体端将会为出版业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资源。

2.物联网、AR、V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与出版结合的越发紧密

5G技术高频率、高质量的信息传输能力使得物联网的构建成为可能。传统的ISBN条码信息容量十分有限,正成为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之一。而物联网所应用的核心技术RFID,可实现出版物从生产、仓储到发行的全流程数据抓取,并与出版企业建立实时反馈机制。由此生成大数据,增强出版单位与市场的信息对称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AR、VR技术大数据量传输的需求,使其在出版业的应用将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纸介质出版物会印刷上二维码信息,读者在阅读图书的同时,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便会呈现出与图书内容相关的虚拟影像,获得更为丰富和直观的阅读体验。教材教辅类图书上印刷的链接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为便捷地获取到直观、立体的辅助教学资源,例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优化学习体验。

人工智能会逐渐取代高重复性、低创造性劳动,从而改变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出版物审读、编辑、校对等工作逐渐脱离纸质稿件,由智能处理系统辅助人来完成,极大地降低编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出版业融合化发展进程加快

出版业的融合化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5G技术对互联网应用体验的优化会极大地促进出版业的融合化发展。5G技术将有力地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资源、平台渠道、经营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出版企业的知识产权或内容品牌将会得到更深层的开发,所呈现的产品由单一纸介质向电子书、有声读物、云课堂、影视、动漫等业态延伸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强大的信息传输技术将使传统出版与多种新媒体更为便捷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渠道运营商三者的资源信息共享融通的效率大幅提升。通过移动客户端对读者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充分获取,精准地生产出相契合的产品形式,实现最大化的供需匹配。

5G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其实还远不止于此。出版业应如何去应对呢?值得每一位出版人去思考。

首先,应该是转变观念。未来的出版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出版商,而是知识信息服务商。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丰富又便捷,倒逼出版企业转型。用户对知识内容产品的共性需求向个性需求演变,强调精确性和及时性。出版工作从以内容为核心,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出版人的角色不再是单纯地提供知识产品,而是围绕知识传播提供综合服务。出版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变革,在产品开发的起点进行全面市场调研,了解读者群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构建和借助现有互联平台,与读者持续沟通和互动。

其次,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充分利用海量内容资源。5G技术将使移动客户端的功能体验大幅升级,自媒体平台如快手、抖音等明星大咖、网红达人会层出不穷,出版人要利用社交渠道充分发掘具有时尚性、实用性、独特性、话题性的内容资源。策划编辑可以开拓更广泛的渠道去发现潜在作者,发现具有独特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内容,发现潜在读者群和市场需求。

再次,积极学习、探索和应用前沿技术,积极推进出版业态创新。了解和掌握不同平台、不同形态内容产品的特性和开发模式,例如,数字出版、VR书店、云课堂,自出版、线上教育培训等。充分调研市场对不同产品形态的需求,发掘市场潜力,寻找销售增长点。熟悉数字平台的运营模式,通过与技术人员的配合,在内容产品的基础上丰富产品的形态,形成立体化产品和服务体系。

未来已来,出版人任重道远。

[1]毛文思.对5G时代下出版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J].出版广角,2019(17):9-11.

[2]尹琨. 5G为出版业带来哪些想象[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3-13(3).

[3]李晓鹓.浅析5G时代数字出版的展望——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出版融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3):192-193.

作者简介:李汝星(1987-),男,山东省乐陵市人,出版部技术编辑。

猜你喜欢

出版业融合内容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曙光初现了,出版业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