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2020-09-06蔡丹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6期
关键词:数学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蔡丹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实践等各种操作下有效的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问题情景、生活化情境、解题策略、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具体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会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构建,对学生今后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亲自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自主地思考。本文具体提出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措施,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以及时效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采用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具体应用解决问题策略时,应该从课本知识出发,善于挖掘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恰当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的探究。在此期间,教师可以积极采用互动提问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

例如,在具体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细的课件,设置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对比一下它们和我们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不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你们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胆地猜想它们可能会有哪些特点。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应用小组探究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可以按照“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馈”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必要时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以及帮助。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生活化的情景模式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共鸣,同时也能很好地预热教学内容,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采用恰当的生活话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其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例如,在具体学习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围绕在生活中涉及人民币的一些题材,为学生播放我们在超市购物、兑换人民币等各种视频,或者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道具以及人民币,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购买产品、兑换人民币等过程,从而感悟到“解决问题”的实践意义,在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处以及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解题策略的有效应用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善于观察学生,激发学生的个体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发挥好积极的引导作用,不断鼓励学生提高自信,善于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尊重学生在认识分析问题上所表现的差异性,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将老师的教变成学生主动的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应用一些画图策略、列表归纳策略、对比分析等策略。

例如,在解答“草地上有28只公鸡,有14只母鸡,后来又走掉10只公鸡,最后草地上有多少只鸡?”类似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有用的信息勾画出来,保证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条件,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丢三落四、忘掉提干的现象。又如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给出题干信息:“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长8厘米和12厘米,一条高是10厘米,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解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列表归纳法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强化,用表格归纳法列出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之处,教会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相关知识点,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8×10=80(厘米)。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框架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直观掌握其重难点,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并牢记于心。

四、合理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能够有效地反馈老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有着重要的调节以及导向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要确保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围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应该着重注意教师自身的评价,具体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等实际内容进行评价,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能够参与评价,使学生可以将自己数学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情况反映给老师,方便老师及时调整今后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不断丰富评价的内容以及方式,有利于今后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调节自身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去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诉求。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要结合书本知识巧妙地设置问题情景,采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采用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结合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确保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作为出发点,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及创新,确保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单雅婕. 基于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曹春琴.提高小學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51-152.

[3]谢植敏.关于提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07):68-69.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