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则立

2020-09-06岑凯芬钟转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1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行动研究

岑凯芬 钟转梅

【摘要】现今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唯分数论一切的应试教育密切相关。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而老师也常常“越俎代庖”,导致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效率低下。如何能做到事半功倍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对小学高年段语文预习习惯培养进行探索。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针对不同内容设置预习问题及方式,由浅入深,增强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行动研究;小学高段;语文预习习惯

预习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意义深远。从当今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可以确知,终身学习是必然的。而预习相当于自觉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关注他们的发展力。从中可以得知,预习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它的预习多变而复杂。本文以本校五年级(3)班的学生为对象,对“小学高段语文预习习惯培养”展开独立的研究,了解预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为合理使用这一教学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一、发现问题

经过对本校语文教师、学生的实际调查访问,笔者发现预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成了当时的主流,预习的重要性更得以凸显了。然而,对于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而言,语文预习是一项流于形式的作业:教师没有对预习进行详细的思考和规划,即使是高年段的学生也是仅仅把词一划字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反馈中发现:低段的学生预习后生字的笔画书写错误,字体间架结构不均;高段的学生有的字词仍不会写,就算查了工具书,也不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有的过分依赖教辅等参考资料,一旦离开这些就寸步难行;更有的只是摘抄,对文段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等等。这些预习只是为做而做,完全没有体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我们提出培养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为有效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达到不须教的程度。

二、资料的收集

带着疑问查阅资料发现,关于预习的研究比较多,我们将预习定义为:

(一)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教之前预先自学相关内容。

(二)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是指教师在预习内容、预习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方法地指导,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预习是有目的性的学习,要求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我们将研究对象定为小学高年段学生,这样也可以为他们即将到来的中学学习做好铺垫。

三、明确目标

(一)增强预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提供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计划:此行动研究大致分三个环节阶段性进行。

第一个研究阶段(第二至三周):摸底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制定计划书,搭建框架,尝试实践新的模式;

第二个研究阶段(第四至六周):在预习方式和预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开展研究,抓好个案,积累资料。

第三个研究阶段(第七至十二周):追踪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行动结果。系统性总结三个研究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四、实际行动

(一)第一个研究阶段

1.分析。在布置了预习新课后,我们通常是第二天上课前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五(3)班学生共35人

2.对策

通过一个星期的摸底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对预习的兴趣不浓,每次能出色完成预习任务的只占22%—28%,没预习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与出色完成任务的比例一样,我们还问了几个没玩好预习任务的学生,他们有的说作业太多了;有的说不知怎样预习;有的说没兴趣……经过我们的一番思量,就定下了以下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预习课文五步法:

(1)读课题。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2)读课文。动笔: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读课文。质疑: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

(5)读资料。拓展:收集相关的素材资料。

3.效果

这个预习方法我们第三周时一点一点在课上教,一点一点放回家实践,慢慢教会学生自主预习的,并让每个学生把这“预习课文五步法”记在了书的扉页。学生们有了明确的预习任务,还买了一些参考书籍,结果预习的效率、效果也很好,50%的学生达到了优秀的行列。

4.反思:我们教给学生们预习课文五步法,是指导他们读懂读通课文,学着概括课文内容,学会质疑解疑,主动拓展知识范畴,求实的学生确实从中获益良多,可一部分欠缺自觉性的学生连课文都不读,效果反差之大,让我们非常苦恼。为此,我们反思了自己此次的对策,确实让原本就比较浮躁的学生,有空子可钻。

(二)第二个研究阶段

1.分析:通过第一个研究阶段,我们得出了新的研究目标,要解决好这些目标,就要先来分析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从教材来看,每个单元教学板块是固定的,一般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但类型都不同,并且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文本的样式也不是固定的。反观我们的“预习课文五步法”,模式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样式局限了預习的灵活性,这对于猎奇性大挑战心强的学生们来说,缺乏吸引力,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2.对策

针对以上的反思和分析,笔者对预习任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设计了预习单,具体如下:预习单分四种类型:精读课文预习单,略读课文预习单,口语交际·习作预习单,回顾·拓展预习单。四种不同的单子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不同的要求:

2.1.精读课文预习单:

课题_______    

(1)我认识了_______等生字,其中易写错的字有_______

(2)我理解了_______等词语,还有_______ 这些词是不理解的。

(3)我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_______   ,因为_______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_______     。

(5)我想问______________

(6)我收集的资料是_______ 

(7)特别提醒______________

2.2.略读课文的预习单:

课题_______   

(1)我喜欢的词语是_______        

(2)我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     ,因为_______

(3)我知道_______       的意思。

(4)課文主要写了_______     

(5)我还想知道_______       

(6)我收集的资料是_______    

2.3.口语交际·习作的预习单:

口语交际的话题_______

(1)交际的要求是_______      

(2)我打算交流的内容是_______   

习作的题目是_______     

(1)习作的要求是_______

(2)习作的提纲是:_______      

2.4.回顾·拓展预习单

(1)“交流平台”的话题是_______ 。

我发现了_______     

(2)“日积月累”是_______   

(3)我了解的相关资料是_______

(4)其它_______    

3.效果

更改后的预习单针对不同的板块要求来检查预习的情况,同时也记录了学生们在预习中的收获,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课前,我们一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就了然于胸了。上课时,让学生把预习单放在桌上,回顾预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预习单设计合理的环节,把学生预习单的内容进行巧妙的检查。学生因为胸有成竹,所以学得兴致勃勃,无论是对字词的记忆、理解,还是对课文大意的把握,对课题及课文内容的质疑解疑能力,都起到了适当的训练,应该说效果很好。

4.反思

经过了两周的行动研究,可以感受到学生们预习的热情高涨了,但是能否让学生持续这种预习的热情呢?

(三)第三个研究阶段

1.分析

从第二阶段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掌握了预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时间长了,懒散的学生为了挤出时间去玩,往往会去抄别人的预习单子。因此,第三阶段的研究重点应放在预习的检查、评价、反馈及总结上面了。

2.对策

为了能把学生的预习劲头保持好,我们加强了对预习的检查、评价,进行及时的反馈。

第一,要说到做到,课前必定检查学生预习,树立威信;

第二,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要求适度、表扬奖励,持续增长学生的成功感;

(疫情期间的电子奖状和网上颁奖、激励学生们积极参加线上学习,自觉预习效果更佳)

第四,适时汇总,为学生们开辟一个平台展示预习成果;

第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及时用鼓励言语评价学生的预习;

第六,要经常耐心听一听学生对预习的感觉,学生碰到学习困难,要及时援助解决。

3.效果

对学生的预习指导除了“授之以渔”外也要注重对学生预习的检查、评价和反馈,有效地保持学生们自觉预习的鲜味。

五、行动总结

经过为期将近3月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目的基本达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是接受性地学习,也就是“填鸭式”,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消失。通过行动研究,我们逐渐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实践,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创造性进行学习,通过研究活动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主动学习探求,并在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课外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上,都能做到积极主动。

(二)学生切实体验到了探求新知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主体角色。我们以预习评价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兴致,评价体系既兼顾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了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整个评价标准恩重更关注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我们在开展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中注重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始终是欢快的。利用多种形式来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而师生之间线上线下无障碍的交流,更促进了师生情感对话,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自我学习的角色地位。

(三)充分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这次的行动研究,让预习的习惯逐渐深入民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他们在自觉预习的过程中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了自学语文的习惯。在预习中形成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好地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根基。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大造成学生的知识经验也存在差異,学习活动时,如何兼顾学生的差异性,还值得深思。

(二)预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定不移的实施,才能帮助所有的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能力。

虽然,行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很多。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形成语文预习的习惯,实际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语文,运用学法迁移的方式学习类似的主题或文本,从而实现自学,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杏兰.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漫谈[J].考试周刊,2008.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行动研究
浅谈小学高段扩展语句的几种方法
关于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评价方式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