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高效”的服务型办公建筑设计初探
2020-09-06姜娜娜
姜娜娜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公共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办事也从过去的“办事难”向“一站式”的趋势发展。人民群众对办事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功能上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型公共建筑是基本的硬件支撑。
关键词 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便民高效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地块呈矩形,南临彩虹路,西接黄山区政务组团内部干路,西、北临政务组团现状办公建筑,东侧为低矮山丘。设计条件依据该地块控规,用地面积12545平方米,容积率1.0,建筑密度≤35%,绿地率≥35%,层数不超过4层。
2设计理念
2.1 打造“快捷高效”的便民办公建筑
通过整个政务组团、基地内和建筑内三个层面梳理办事流程及路线,便于人民群众流水线式的办事需求。“便民、快捷、高效”贯穿于整个设计。
2.2 打造尊重现有地貌的绿色办公建筑
充分保持和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拟采用“开山—转合—庭院—收山”的手法,通过方正造型作为收官的节点建筑,更好的尊重地形地貌,也是现状建筑空间延续。通过单体内布局内庭院来契合东侧山丘的景观渗透,打造绿色建筑。
3规划布局
3.1 总体布局和形态
本项目布局整体考虑与已建建筑的空间联动,建筑后退与西侧建筑保持一致,形成规整的沿街界面,分别在建筑单体的南侧和西北侧布置两处广场。
3.2 动静态交通
基地主入口位于南侧彩虹路,环形车行道围绕建筑单体,兼顾消防车道功能。停车以地下为主,辅以地面停车,两个地库出入口分别设置在西南侧和北侧。主要步行交通除了南侧主入口外,在西北侧设置次要出入口,利于整个政务组团人车流通行。
3.3 绿化和环境
皖南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基地东侧即为山丘绿地。围绕环形车行道布局行道树,沿南侧主轴线对称布置集中绿地,绿地间设置景观步道及各类小品休憩设施;西北侧小广场布局圆形步道,与方形主体建筑形成“方圆”几何形态。植物按“乔木+灌木+草坪”多高度配置,落叶植物为主,常绿植物为辅。
4建筑设计
设计必须发展出更具当代城市特征和现代建筑手法的语言,以符合现代管理运营以及当下和未来大众的需求[1]。
4.1 平面功能布局
建筑平面中,首要解決的问题就是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功能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即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2]。本项目建设初衷原政务办公建筑面积过小,部分单位没有进驻不能满足需求,亟须在东侧新建一个全新综合性政务办公空间,不仅承接原办公功能转移,还需考虑新入驻的单位使用功能。
本建筑为四层办公建筑,平面布局呈矩形,沿建筑外围布置后台内部办公,通过几个入口大厅空间把各个功能的服务大厅串联起来,此外,首层西南角还设计了自助服务大厅满足全时段服务需求,充分体现“便民、高效”的设计理念;为了丰富建筑的内部空间,营造灵动的服务环境,建筑内部设计了中心庭院,努力实现流线化的便民空间和立体化的交流休憩等待空间。
4.2 立面造型设计
(1)与周边建筑的和谐共生。采用“平屋面、简约线条”等元素,构建黄山区政务新区的新时代和谐氛围。
(2)注重建筑的个性。充分考虑“便民、快捷、高效”及“人流量大”的特点,结合主要出入口设置柱廊及悬挑手法,增加建筑的缓冲空间。
参考文献
[1] 郝林.未来的传统-成都远洋太古里的都市与建筑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16(5):43-47.
[2]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