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在思维场域中生长
2020-09-06芦娟
芦娟
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彼此密不可分。因此,语文核心素养就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提升和发展”作为重要范畴。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在言语的境界中徜徉,在充分思维之下,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
一、驻足品味,在赏析思维中感知语言表达效果
1.弥补认知空白,洞察陌生化表达
思维有着自身的频率,并不是神出鬼没,随处可到的。如果不在思维所辐射的频率区间,就难以为我们所重视,甚至会导致很多学生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因此,语文阅读过程中的言语思维,冲破原本惯有的逻辑,让学生在感知之后,并不因为陌生而别扭,而能够从新鲜、别致的过程中,感受其表达的精妙。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大师”,其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在他的经典名篇《草原》可见一斑,第一自然段描写景色的部分,就蕴藏着丰富的语言价值。比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其中,“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语,就属于典型的陌生化词语。这两个词语原本属于美术领域的绘画技法,但却被老舍先生迁移到对蒙古景色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教师可以借助于视频先对绘画中“渲染”和“勾勒”这两个技法进行了解,并明晰在方法上的不同。随后,结合课文的具體语境,让学生感受“小丘只用绿色渲染”下所营造出来的画面感,体会草原绿色的浓郁、广博,就如同是一个巨型的绿大盆倒在了草原上。
对于陌生化的语言,教师不能依托工具书,直接将词语注释灌输给学生,而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空白出发,及时消除学生的认知漏洞,并对接文本语境,感受陌生化词语所形成的丰富意蕴,洞察作者的表达魅力。
2.探寻丰富意蕴,洞察关键性表达
作者在文本中意欲传递的信息、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情感,并不是铺陈在所有的文字中,往往集中在最为核心的关键性词语上。因此,阅读文本不能面面俱到,而要聚焦文本表达的关键性词语上。
比如统编版四下第一单元的《天窗》,作者茅盾描绘了童年时代借助天窗,在雨天和夜晚展开遐想的情景。全文中“小小的天窗成了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先后出现了两次。整个遐想过程中,都围绕着“慰藉”一词。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不能剑走偏锋,而需要从关键词“慰藉”入手,借助课文中“雨天”“夜晚”等语段,感受孩子在被关在小黑屋子时,借助天窗获取乐趣的情景,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文本中的孩子,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立体融合,在辨析思维中复活语言内在气息
1.宽度辐射,在统整信息中让语言复活
既然是“思维”,就应该以“思”为源动力,以“维”为基本方向,学生的认知才能深入到文本的纵向和横向,形成立体化的认知。
以文本中核心词语的理解为例,很多教师要么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要么就直接用相近的词语替换。这都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但要想真正通透地感知与理解就需要从文本内容和语境出发,充分整合文本的其他信息。以统编版三上《大自然的声音》为例,“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一句中“呢喃细语”,该怎么教?很多学生其实能够凭借对“呢喃细语”这四个字,对词语能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但局限于此肯定不行。教师可以从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捕捉与“呢喃细语”相关的语言信息,比如“微风”“轻轻柔柔”“温柔”,就可以懂得由于风并不大,又是轻轻柔柔的,给人以温柔之感,那“呢喃细语”的语言之感和内在意蕴,就逐渐浮现在学生的眼前。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将自己的内在体悟呈现出来。
2.纵向深入,在关联角色中让语言复活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都是浅尝则之,获取了文本的表面信息,就自认为读懂了、理解了。事实上,对文本核心语句的感知必须要不断向深处迈进,才能与文本人物、与文本作者形成对话。
比如,统编版六上《桥》是一篇经典的微型小说,主人公老汉在关键时刻,将冲在最前面想逃生的儿子拦住,究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看到了这位老汉的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这显然是没有错误的,但仅仅如此吗?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此时两人仅仅是父子关系吗?不是,还是干部和村民的关系,还同是党员。老汉将儿子拦住的举动,就体现了党性和人性之间的较量。作为父亲,老汉肯定是希望儿子能够成功逃生,但作为党员、作为支书,他必须要将党员留在最后。最终,老汉身上的党性战胜了人性。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老汉的举动就蕴藏着深刻的价值指向,学生就不再从普通人的身份来考量和感知,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以及文本中人物的感知。
三、资源提炼,在聚合思维中赋予语言全新生命
1.把握共性,在体悟人物形象中指向中心
一篇课文都有自己鲜明的表达中心,无论篇幅如何长、内容如何多、信息如何丰,都指向于这个共同的主题和中心。教师就需要整合思维,将文本中丰富的信息以共性提炼的方式进行感知,形成文本素材和资源的合力。
比如,统编版教材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前后罗列描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五件小事:教我读书、笑谈“碰壁”、燃放烟花、救治车夫、关心佣人。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素材?这些素材之间有着哪些共性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选材的角度,来感知这些事例对于凸显中心的作用。首先,这些事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鲁迅作为全国著名的公众人物,人们所见到的都是其高大上的形象,而其生活中是怎样的状态,很多人并不了解。作为鲁迅先生的侄女,在生活中与鲁迅接触频繁,选择这样的素材更能从与众不同的视角来展现人物;其次,这些事例都体现了鲁迅对普通人的关心和喜爱,更有效地突出了文本“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主题。
2.聚合事物,在洞察作者意图中指向中心
教师要善于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努力聚合文本中的所有事物和细节,揣摩和洞察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比如,统编版六上《丁香结》一文中,课题为“丁香结”,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丁香结,而是围绕着“丁香结”,先后描写了春天中、校园里、街道旁和细语中的丁香花,然后拓展、引入了众多的古典诗词中所描写的丁香结。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事物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在聚合思维下认识到“春天”“街道”“校园”等环境,都赋予了丁香花以朝气蓬勃之感,而古典诗词中的“丁香结”是一种幽怨的象征,与后文所表达的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语言的感知和品析,如果没有全面、深入的思维为支架,学生的言语心智就难以真正的发展。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思维体验,才能为学生言语能力生长铸造绿色的天然氧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