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谷区“生态桥”项目运作模式分析

2020-09-06申强徐莉莉高程达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运作模式项目发展策略

申强 徐莉莉 高程达

摘要考虑到生态循环农业运作模式对效率的影响,以平谷区“生态桥”工程项目为例,总结“生态桥”工程项目运作模式及其发展成就,系统分析平谷区“生态桥”工程项目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技术研发、绩效考核和市场运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切实提高“生态桥”工程项目运作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生态桥”项目;运作模式;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5-026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5.07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Operation Mode of “Ecological Bridge” Project in Pinggu District

SHEN Qiang, XU Lili, GAO Chengda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operation mode of ecocycle agriculture on efficiency, we summarized the operation mod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bridge” project in Pinggu District, and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ecological bridge” project systematically. On this basis, we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market operation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ecological bridge” project in Pinggu District.

Key words“Ecological bridge” project;Operation mode;Development strategy

基金項目“市区两级重大紧迫任务科技支撑”专项:北京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之平谷区“生态桥”工程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作者简介申强(1979—),男,河南辉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管理系统优化与物流管理研究。*通信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9-12-05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具有“变废为宝、点绿成金、重塑生态文明”的功能,在农业整体发展中承担“清道夫”的角色[1]。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必然选择[2-3]。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如美国的低投入精准农业、瑞典的种养结合生态高值农业、德国的绿色能源观光农业、以色列的生态节水水肥一体化农业、日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农业等技术配套成熟的循环农业[4],近年来,我国从战略层面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并将其视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5-6]。目前已并初步形成循环农业示范带动体系[7],然而,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实践发展中因体制机制、利益协调、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未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8]。

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要风景旅游区。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对推进山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山区农民增收步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9]。

作为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平谷区桃树种植面积1.467万hm2,每年产生的果树枝条等农业“九废”(桩、枝、杈、叶、秸、秆、草、果、菜)达31.37万t,同时产生50余万t养殖业粪便。大量农业废弃物焚烧、乱堆乱放,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10]。推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化解种养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困境,不仅是平谷区生态立区的需要,更是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乡村经济的内在要求。

“生态桥”即生态农业中各类要素链接的桥梁,通过农业生产中各类生态要素的衔接、互动,实现各类要素的功能耦合和功能拓展,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循环。

平谷区为解决大桃种植业和养殖业割裂引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入“生态桥”项目,运用生物等技术搭建种植业和养殖业“生态桥”,无害化处理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桃种植业附属品和养殖业废弃物,实现种养业生态化循环。笔者以平谷区“生态桥”工程项目为例,系统分析“生态桥”工程项目运作模式、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提高运作效率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1“生态桥”项目发展现状

1.1生态桥项目运作模式

为切实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在全区深入灌输“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生态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扶持“生态桥”企业发展、转型、扩产等,协调村企关系和科研院所技术支撑。搭建“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市场”等社会力量平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企业、基层组织、农户四者之间的协同共治,打通各主体间政策、技术、信息等“断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科研支撑、村级组织、农户参与”的“五位一体”运营模式[11]。目前,平谷区“生态桥”项目主要运作步骤如下(图1)。

首先,平谷区政府在政策宣传、理念灌输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鼓励有基础和有条件的企业逐步转型,通过资金扶持“生态桥”企业建设和发展。鼓励企业设备引进、技术研发和站点建设,逐步形成废弃桃枝收集站点网络,方便大桃种植户枝肥兑换。

其次,政府通过行政约束、政策引导以及资金扶持等手段,鼓励大桃种植户对田园桃枝叶进行采集,并自行运送到附近收集点;要求园林绿化部门对园林绿化废弃枝叶收集和配送,结合新农村建设,在行政区域设置公益岗位,收集区域废弃桃枝。

再次,加强对养殖业和沼气企业规范化管理,监督养殖企业对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并搭建生态桥企业、大桃种植户、养殖企业和沼渣企业合作桥梁。

然后,政府以科研立项或购买服务等形式,积极为“生态桥”企业技术研发或设备引进等服务,由“生态桥”企业对废弃枝叶、养殖废弃物和沼气企业沼渣等进行生化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或基质。

最后,园林绿化部门无偿收集和配送园林绿化废弃枝叶。大桃种植户则根据上交桃枝数量,等量换取有机肥还田。

1.2“生态桥”项目初见成效

1.2.1资源变废为宝,生态环境改善。

自2017年引入“生态桥”项目以来,在区政府大力宣传和各部门积极配合下,平谷区大力发展规模“生态桥”企业2家,积极探索种养业生态循环利用技术和运作模式。根据目前“生态桥”工程项目实践,按照桃枝、畜禽粪便和尿液 1.5∶0.6∶0.7单位配比,即可生产2单位有机肥。2年来,共引导农户自发上交农业“九废”5.1万余t,生产优质有机肥3.4万余t,发放回农户还田利用2.5万t。使“九废”变“九宝”,“九宝”成“九促”,有效改善了大气、土壤、环境、水质、交通,改变了百姓生产生活方式,解决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百姓利益的高度统一。从田间地头到县乡、村公路容貌得意焕然一新,废弃桃枝和养殖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往年因废弃桃枝导致的“地上黃水横流、天上臭味弥漫”现象一去不返,村镇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1.2.2改良土壤结构,产业提质增效。

“生态桥”工程项目不仅实现了种养业生态要素的有机衔接和功能耦合,而且实现了其生态循环利用。基于“生态桥”项目的种养殖业废弃物功能耦合,平谷区不仅解决了种植业废弃枝叶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了养殖业粪污的处理问题,将种养殖废弃物所生产的有机肥还田,疏松了大桃种植园区土壤,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对大桃种植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提高了大桃产量,而且土壤结构的改变和肥力增加,降低了化肥使用量,减少桃树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农药使用频率,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大桃品质,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1.2.3丰富产业内容,振兴乡村产业。

通过“生态桥”工程项目,发展乡村“生态桥”企业,在大桃种植集中村镇设置废弃桃枝收集点,对大桃种植废弃桃枝叶进行粉碎、发酵和养殖废弃物的固液分离、无害化处理等,加工菌棒等再生产基质。一方面新发展了一批乡、村办“生态桥”企业,另一方面发展菌类种植业,改变传统大桃种植和畜禽养殖,同时开发多元化农产品,仅2018年就生产菌棒30万余枝,此外还开发了活性炭等产品,提升了废弃桃枝等产品附加值,丰富乡村农业产业内容,振兴乡村经济。

1.2.4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通过废弃桃枝叶和畜禽粪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部分以有机肥形式还田,降低大桃种植有机肥和化肥使用量,经测算,1 t桃树枝可置换1.5 t有机肥,满足0.067 hm2果园的年施肥量,通过桃枝换有机肥,可节省有机肥费用15 000元/hm2,让果农真正得到实惠。改良的土壤结构不仅有助于大桃产量的提高,同时有助于大桃品质的提升,如果品甜度增加、病虫害降低等,提高大桃种植户收益;一部分废弃物以菌棒形式资源化利用,以较低成本生产各种菌类,拓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最后,大桃种植合作社和畜禽养殖专业户以股份形式参与“生态桥”企业,农民变股民,享受“生态桥”企业发展红利。

2平谷区“生态桥”项目面临困境

2.1共性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生态桥”工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等诸多环节,涉及生物、生态以及植物栽培等技术的综合应用。目前“生态桥”企业和科研机构分别研发了针对废弃枝叶快速发酵技术、粪尿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种养业生产要素的衔接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美化了生态环境。然而,目前“生态桥”工程项目技术在产业提质增效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如有机肥肥效不足、大桃品质提升有限、病虫防治无力等,不仅降低了桃农参与积极性降低,同时也造成资源的“隐性浪费”。因此,应深入研究有机肥效提升、针对性土壤结构改良、果树品种选育、病虫防治以及大桃品种提升等综合技术,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2.2农户参与意愿有待提高

在各级政府政策宣传和行政监督下,平谷区桃农对“生态桥”工程项目已有了深入了解。但调研发现,桃农和养殖户对“生态桥”项目评价较高,但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兑换有机肥成本较高,虽然“生态桥”企业在大桃种植集中区域的村镇建立了废弃桃枝叶收集点,但种植园区至收集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由桃农解决;另一方面企业所生产有机肥肥效有待提高。与桃农相似,养殖户粪尿收集与运输也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桃农和养殖户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2.3企业发展动力有待激发

自2017年引入“生态桥”项目以来,平谷区大力发展“生态桥”企业,并在各乡镇建立废弃桃枝搜集点和粗粉加工站,以方便种养业废弃物收集和运输。在大力发展种养业废弃物再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菌类种植企业,基本形成了种养殖闭环循环。然而,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参与发展动力并未达到全面激发。一方面桃农配合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应“生态桥”项目要求,企业转型和技术研发投入价高,短期效益低下,随着平谷区大桃种植面积和养殖量缩减,未来前景企业仍感迷茫。

2.4政府服务成本有待降低

基于平谷区“生态立区”战略,平谷区采取“五位一体”运营模式,各级政府和农业、科技等服务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生态桥”项目保驾护航。目前,在前端收集方面,政府进行广泛引导、行政约束等,在中端生产方面,协调科研机构技术支撑、企业资金支持,在终端产品销售方面,帮助“生态桥”企业拓展市场等,政府几乎参与了每个环节的引导、支持或服务。因此,导致政府在“生态桥”项目运营过程中监督、服务等成本较高,如何实现“生态桥”项目的自组织、自运营,降低政府服务、监督成本势在必行。

3平谷区生态桥项目运作建议

基于平谷区“生态立区”战略,针对平谷區“生态桥”工程项目运作模式特点、项目发展存在瓶颈,为提高“生态桥”项目资源化利用效率和项目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精准发力,抓住效率短板

“生态桥”工程项目搭载的是种养业要素功能耦合和资源化利用。然而,由于共性关键技术制约,无论是要素功能耦合还是生态资源化利用效率,均成为“生态桥”工程项目的效率短板。因此,平谷区应集中力量解决效率短板,针对大桃废弃枝叶和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生态化以及资源化利用效率问题,从废弃桃枝粉碎发酵、养殖废弃物处理以及种养业配比等环节,研发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的制约,提高生态化利用效率。

3.2完善考评,提升产业效益

政府针对不同环节开展相关考评,既有针对村委、镇政府、生态桥企业等的考评,也有针对农业管理部门的考评。然而,该考评体系仅限于“量”的考核,关于“质”的考核仍缺失。完善“生态桥”项目考核体系,不仅要注重资源化利用“量”的考量,更要注重“质”或“效率”的考评,从提高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生态桥”企业等效益角度考核“生态桥”工程项目。

3.3强化服务,促进市场运营

政府几乎参与了“生态桥”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且拨付大笔资金用于服务、监督和扶持“生态桥”工程项目发展。一旦政府“断奶”,“生态桥”工程项目将难以为继。因此,从“生态桥”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角度,应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弱化政府资金输出。政府应充当“生态桥”各参与主体的“桥梁”角色,在关键技术引进、扶持产业选择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服务于“生态桥”项目,在运作模式和利益联结上则逐步交给市场,促进“生态桥”项目的市场化运营。

参考文献

[1] 曹健,范静.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8(9):245-249.

[2] 张莹,姜昊旻.利用农业后备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效益和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8(8):127-132.

[3] 彭升,王云华.以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以湖南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3):1-7.

[4] 黄小柱,彭丽芬,李琳.国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5(7):149-153.

[5] 张燕.论发展生态农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农业经济,2016(12):68-69.

[6] 吴晓林.畜禽退养对上海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18,34(2):145-149.

[7] 翁伯琦,王义祥,王煌平,等.福建省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模式优化与集成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12):91-103.

[8] 韦凤琴,张红丽.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案例研究[J].世界农业,2017(8):96-100.

[9] 张俊峰,杨红,李虎,等.北京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09-116.

[10] 褚英硕.平谷搭“生态桥” 农业垃圾变成宝[N/OL].京郊日报,2018-08-27[2019-07-28].http://www.crnews.net/xwn/sh/102553_20180827103042.html.

[11] 北京平谷“生态桥”变废为宝[J].致富天地,2018(2):77.

猜你喜欢

运作模式项目发展策略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