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完成珠峰区域航空重力测量
2020-09-06
我国首次完成珠峰区域航空重力测量
6月2日,“航空地质一号”飞机完成当天测量任务,平稳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完成对珠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
2020珠峰高程测量任务由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包括地面和航空测量两部分。航空测量任务5月1日正式开始,由有着“中国地调空军”之称的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使用“航空地质一号”飞机执行航空重力和遥感测量任务,快速、高效、高精度地获得珠峰高程的关键数据。
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入网提供服务
记者6月2日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已完成各项在轨测试和入网评估等工作,已正式入网提供服务。目前该中心积极开展在轨维护,保障在轨运行的北斗卫星平稳健康运行。
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自3月9日发射升空以来,该中心按照测控计划,对卫星进行多批次控制,成功将卫星定点,随后对卫星开展在轨测试,于4月完成星间链路测试项目,并接入星间链路网络。
水星“东大距”观测良机4日上演
6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天文专家表示,这是今年内第二次观测水星良机。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水星大部分时间都湮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很难被观测到。只有等到水星和太阳的角距离达最大,即“大距”时,公众才最有希望目睹水星。水星在太阳东边称“东大距”,在太阳西边称
“西大距”。“东大距”时,可以在黄昏时分的西方地平线上方找到水星;“西大距”时,水星则在黎明时的东方低空出现。
过去200年,全球磁场强度下降了9%
地球磁场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强度弱值区正变得越来越奇怪,甚至可能会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异常区域。
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是地球磁场位于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的一片区域,覆盖范围遍及南美洲南部及南大西洋海域。至少几十年来,这一区域的磁场变得越来越弱,而这也是全球趋势的一部分。根据欧洲空间局(ESA)的数据,在过去200年里,全球磁场强度降了9%。南大西洋异常区似乎是一个特殊的变化点。现在,对该异常区域进行调查的卫星探测结果显示,在非洲西南部,地磁强度正在加剧减弱,表明南大西洋异常区可能会分裂成两个单独的低磁區。
我国发现快速物质交流的脉动食双星
记者6月7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我国研究人员日前利用星震学方法,认证了一个刚刚经过快速物质交流阶段的oEA型脉动食双星系统,美国天文学会会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
oEA型脉动食双星,通常指的是含盾牌座delta型脉动变星的Algol型双星系统,这类双星一般经过物质交流和质量反转后形成。脉动食双星系统兼有掩食和脉动两大重要特征。
我国建成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
6月11日0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卫星成功入轨后,与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对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
新估算称银河系或有60亿颗类地行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6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文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的计算表明,银河系约有60亿颗类似地球的行星。研究人员强调说,估计不同恒星周围出现不同行星的几率,可以对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论提供重要限定,并有助于优化未来将开展的旨在寻找行星的任务。
最新研究合作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米歇尔·国本解释说,一颗行星如果要被视为类似地球的行星,则这颗行星必须是岩石行星,大小与地球差不多,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G型恒星)旋转。而且,这颗行星必须位于恒星宜居区内,在该区域内,岩石行星的表面可以容纳液态水,因此,有潜力适合生命繁衍生息。(编辑/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