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浅谈

2020-09-06张大强莫国庆

时代汽车 2020年14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张大强 莫国庆

摘 要:为满足整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要求,很多整车厂从2012年开始就开展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管理原则。通过上千个总成零件的认可测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这八种有害物质,都需要联合管控。管控工作应该是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车内污染物 车内空气质量 质量控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呈现了高速增长,自2009年起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私人汽车保有量22635万辆,增加1905万辆。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们对车辆的依赖也日益明显。除了家庭和工作场所,车辆成为人类主要滞留的场所之一。另一方面为满足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汽车内饰结构设计,使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尤其是非金属材料和黏合剂的大量应用,导致车内污染物积聚,危害了人体健康[1]。

2011年,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2],该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确定了8种主要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2015年10月19日,由环保部科级标准司组织国内卫生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对拟定的限值调整方案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经过激烈讨论,肯定了标准控制的8种物质。

随着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重视,新车车内污染物的含量也是消费者买车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应该是所有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都应具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汽车的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应该层层把控,切实解决车内污染物问题,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环保健康的车内环境。

2 国内整车企业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很多自主品牌车企较早就开展了车内空气质量管控,从2012年开始,进行车内空气质量管控的企业,新研发车型的零部件都加入了车内空气质量管控要求,已量产车型,也分别针对整车八项污染物的测试结果,进行零部件整改。

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之后,整车企业一般会确定几个管控原则:

(1)针对性的制定企标,并把标准要求加到“产品零部件开发要求书”中,对所有新车型的零部件进行招标的同时,都要求供应商满足此标准。

(2)针对整车企业车型的特点,讨论研究列出应进行管控的车内主要零部件,形成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清单[3],每个新车型的开发,均按照管控清单中的零部件进行管控。未在管控清单中的零部件,由整车企业相关车内空气质量工程师评估后,会对车内空气质量造成污染的,也列入管控范围。

(3)建立企业内部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管理流程》,划分各个部门职责及工作要求,建立车型研发的管控体制[4]。

整车企业内部管控流程一般为:

(4)整车企业建立研发阶段整车测试的流程,把车内空气质量跟车辆安全、油耗/排放等共同列入整车十大性能指标。从整车OTS阶段开始,每个阶段都把样车进行整车测试,实时把控整车最新的车内空气质量状态,以分析针对性整改污染物超标的零部件。

(5)联合技术研发区域、质量管理部门、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门、销售公司等,对新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整体把控。从车辆研发,质量管理部门整车抽检,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门零部件实时监控,销售公司及时反馈消费者意见,以保证新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及消费者要求。

3 国内整车企业对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控制

整车企业一般会专门成立材料研究所,对新开发车型以及全部生产车型建立原材料数据库,针对车型使用到的不同的原材料PP、ABS、POM、PE、PVC、PU、TPO、EVA等,以及改性材料的散发性能研究,以确定合格的原材料及供应商。

针对研发车型,建立原材料有害物质管控表,如表1:

4 国内整车企业对零部件车内空气质量控制

整车企业针对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的情况,会搜集供应商零部件信息表,车内空气质量工程师针对零部件供应商使用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信息,确认供应商零件的测试试验要求,跟踪督促供应商提供合格的零部件。

整车企业一般会发布零部件管控标准,对所有新车型内使用的可能对车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车用原材料及零部件,实施限值管控。不满足限值要求测试的零部件,均需要整改,整改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针对研发车型,整车企业一般会对一些主要的零部件进行管控,零部件一般有害物质管控表如表2:

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一般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反馈的测试报告有如下要求:

(1)除完全借用总成件外,测试报告使用不能跨车型和总成;通过EWO更改的总成零部件的测试报告借用需要审核后确定。

(2)用于OTS认可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的测试阶段需注明为OTS认可,同材質报告不能跨车型和总成,且同材质的零部件测试时应送所有同材质零部件至测试机构,由测试机构随机抽检,完成测试后才能出具有同材质内容的报告。

5 国内整车企业整车车内空气质量管控

国内整车企业一般会发布整车企业标准,对所有新下线的整车进行控制[5]。整车测试须同时满足车内空气质量法规《GB/T 27630-201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国家标准中车内空气有机物浓度要求如表3:

整车企业对整车的管控,一般会联合质量管理部门排整车抽检计划,超标的整车立即开展整车排查,排查原因整改,直到符合标准要求方可放行。

有条件的整车企业,会建立起车内空气质量试验室,跟国内各大整车检测中心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对标,采购整车实验舱,建立全套的整车试验测试体系,保证整车的研发及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

6 结语

经过历年各大整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工作的不断研究跟探索,目前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一系列管控标准及流程,以保证每一辆整车的生产都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整车企业车内空气质量管理的总结,展现了国内车企对车内污染物控制的决心。

随着汽车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车内污染物的管控也必将越来越严格。相信通过国家以及各个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供应商、车用材料供应商的共同努力,必将给广大汽车消费者一个绿色环保、干净健康的车内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车内污染及其检测技术[J]. 尤可为,葛蕴珊.汽车工程.2006(05).

[2]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3月1日起施行[J].环境.2012(04).

[3]刘垚均,张营,达伟伟.车内空气质量开发与管控方式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02).

[4]车内空气质量开发与管控方式的研究[J]. 薛振荣,杨静娜,王晓虎,初艳春,李月柳.汽车科技.2017(03).

[5]汽车车内有机挥发物(VOC)的检测[J]. 夏庆云.环境技术.2010(04).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