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背后,是拉大的教育差异与失衡的心态
2020-09-06李一陵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5期
李一陵
“小镇做题家”在升入一流高校之后所感受到的自身的平庸,从侧面说明了一种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农村地区大多数学子的高中生涯都是在做题与高压学习中度过的,城市学子则相对接触了更多其他教育资源、培养了更多兴趣。造成这种资源差异的原因,正是城乡二元体制。古今中外,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一直存在,城乡差距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抹平。在《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一书中,作者通过与掌管美国高收入工作的招聘者访谈,得出了结论:“在招聘的每个环节,招聘者遵循了一系列分类标准和各种衡量候选人潜力的方法,而这些标准和指标都与应聘者父母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这些看似与经济无关的指标,最终共同导致招聘过程根据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筛选学生。”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定,教育是摆脱父辈生活軌道的最重要的途径,但是也有一些命运的限定是很难改变的,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事实。通过教育改革、社会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通道,打破限制阶层流动的桎梏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改变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发生。
另外一个事实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逃不出“庸常”二字。“小镇做题家”进入名校,他们起码拥有了身边大多数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通过教育改变未来命运的机会。但是,他们也因此背负了更多的家庭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有更高的期望。这也是他们内心失衡、自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适用话题】教育;心态;就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