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研究现状

2020-09-06王春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8期

内容摘要:通过综述近几年与“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相关的研究现状,将其分为三大类,即试题类、启示类和与结合传播学的研究,表明“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顺利举办是有研究价值的,并且在研究对象、比赛内容和比赛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汉语桥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汉语国际推广

中国不断加深的国际化进程促使我国的语言生活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语言作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时代汉语国际推广得到了国家新政策的全力支持,这些政策的提出与实践使得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强。“汉语桥”这个口号遍布世界五大洲,这就是机遇。①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的国际传播路径更加广阔,“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该比赛为汉语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也有利于汉语言文字发展、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等。

一.“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介绍

2002年,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为了激发各国青年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进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开始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其中“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影响是很大的。自2008年起落户湖南,跨越五大洲,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该赛事考察参赛选手的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文化技能和综合能力,由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组成。

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研究现状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作为由国家汉办发起举办的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知名品牌活动,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节目定位、试题内容和形式、比赛环节设置等。为世界各国青年学习汉语创造了一个公平公开的平台,并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运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关于该比赛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类。

1.“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试题研究

作为语言类节目,它对语言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关于试题类的研究是最多的,并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能够进一步细化。根据试题的时间跨度可分为集中于某一年的试题内容、特点分析等和近几年试题的综合分析。

郭迪(2017)主要是以第十五届比赛决赛试题为例,分为汉语知识、国情知识、中国文化和演讲四部分,并根据分析选手的答题情况对比赛试题提出建议,并说明了该比赛试题对汉语学习者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按照教学需要又分为试题内容分析和选手偏误分析:试题内容分析大多是汉语要素分析,即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偏误分析主要包括口语偏误和书面语偏误分析,口语偏误多取自于演讲环节和决赛阶段选手的口头表现,书面偏误多源于笔试试题。侯玉婷②、郭迪③、蒋胜兰④、陈静和朱智秀⑤等从不同的角度对试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题内容研究几乎是“汉语桥”中文比赛必须涉及的内容,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别,此处不再贅述。而选手表现除了分析其语言能力、表演能力以外,也可以从偏误的角度对试题进行分析。

章曦之(2017)对第十五届“汉语桥”参赛选手口语偏误从语法、词汇、篇章和文化几个方面结合选手表现展开分析论述,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偏误的产生的原因。

整体来说试题类研究是比较多的且角度多样,因而还可以具体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还会有新的研究视角,但最终大多也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因而很多便与启示类研究紧密相关。

2.“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启示类研究

汉语快速走向世界之后,面临的最大改变是教学环境的改变。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为汉语热爱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而它作为权威性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一档节目,吸引了不同领域的学者的目光,包括对文化传播的启示、对教学的启示等。

杨舒麟(2017)分析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的初赛和决赛试题,结合韩国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重点探讨其对韩国高中课堂汉语教学的启示。

李泉(2014)提出将汉语教学资源分为文字材料资源、网络多媒体资源、知识与能力资源、方法与策略资源四类。认为前两类是显性资源,后两类是隐性资源,这是“软实力”资源,迄今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作为资源来看待。“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可以作为一种隐形资源得到适当的研究,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为了让悠久、灿烂而又深邃的中华文化更好地融入国际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建设真正建立在世界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和谐的国际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⑦在这个桥梁之上需要有人行走,这些人是谁?应该是世界各国的人,包括中国人。⑧“汉语桥”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涉及的文化元素种类多样且覆盖面较广,因此也是研究重点。

3.“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结合传播学的研究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广为人知的,语言媒体的发展使交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汉语国际推广及中华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王伟鑫(2016)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形象四个层面分析了“汉语桥”电视节目的跨文化传播意义,并对传播五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常传播者愈有权威性,其传播的影响力就愈大,受众就愈信从。

该赛事是由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湖南卫视等联合举办的大型语言类赛事,因而其传播效力会越来越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对“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虽然相关研究课可分为“汉语桥”试题类研究、启示类研究和传播学相关研究,但其实作为语言类竞赛节目,这三点在各个研究中都是紧密相关的,只是侧重点不同。有些试题较多的研究有堆砌罗列之嫌而欠缺足够的分析,因而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另外,作为一档汉语言节目,可以通过对比其他节目来弥补当前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足,以更好地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陈静,朱智秀.由“汉语桥”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以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8(11):124-125.

[2]郭迪.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试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侯玉婷.从“汉语桥”比赛看汉语推广对世界大学生知识能力要求——以2014、2015、2016年“汉语桥”试题为例[J].现代交际,2016(21):236-237.

[4]蒋胜兰.历届“汉语桥”笔试试题演变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李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四十年——成就与趋势,问题与顶层设计[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4):3-17.

[6]李泉,金香兰.论国际汉语教学隐性资源及其开发[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26-34.

[7]陆俭明.建设友谊之桥——汉语桥,为建设和谐国际社会贡献力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05):2+10.

[8]王琪.“漢语桥”比赛分析及其对韩国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D].郑州大学,2019.

[9]王伟鑫.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以2015年第1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0]许嘉璐.回首来程 开夫前路[J].语言文字应用,2004(04):2-4.

[11]许嘉璐会长在第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的讲话[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9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11:12.

[12]杨舒麟.第十四届“汉语桥”比赛分析及教学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13]章曦之.第十五届“汉语桥”参赛选手口语偏误研究——以主题演讲环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注 释

①许嘉璐.回首来程 开夫前路[J].语言文字应用,2004(04):2.

②侯玉婷.从“汉语桥”比赛看汉语推广对世界大学生知识能力要求——以2014、2015、2016年“汉语桥”试题为例[J].现代交际,2016(21):236-237.

③郭迪.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试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7.

④蒋胜兰.历届“汉语桥”笔试试题演变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8.

⑤陈静,朱智秀.由“汉语桥”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以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8(11):124-125.

⑥陆俭明.建设友谊之桥——汉语桥,为建设和谐国际社会贡献力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05):9.

⑦陆俭明.建设友谊之桥——汉语桥,为建设和谐国际社会贡献力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05):2.

⑧许嘉璐会长在第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的讲话[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9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11:12.

(作者介绍:王春,苏州大学文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