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论辩学视角下新闻评论话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2020-09-06陆倩
内容摘要:新闻评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论证来劝服潜在受众认同评论者在某一含争议话题上的态度及立场,其实质具有劝服性。本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并结合语用论辩理论,对新闻评论话语进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会话含义理论和语用论辩学在新闻评论话语研究中的可实施性。通过对《中国日报》题为《不可否认西藏已经变得越来越好》的社论进行会话含义分析,旨在探究评论者如何通过努力实现劝服国际受众接受其立场的目标,此为新闻评论话语研究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新闻评论 会话含义 语用论辩学 社论
1.引言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 、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赵振宇,2005)。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在社会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学界集中基于语言学路径对新闻评论开展研究,研究其语言学特征(Bell,1991;翁玉莲,2007;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2012),基于這些特征下新闻评论语篇的应用(黄勤、熊瑶,2012;柳淑芬,2013;Anspach & Carlson,2018)以及新闻评论的劝服效果(吴鹏、陆忠丽,2017);还有学者基于新闻学路径进行研究,对新闻评论的特征(Sinclair & Coulthard,1975;董天策、邵羽西,2017;)、创新发展(周庆安,2017;张明照、笪越,2019)以及新闻评论写作(马少华,2017;刘成晨、陈波,2019)进行详细的探究;此外,另有学者立足于传播学路径,聚焦于研究新闻评论的存在意义(王冬妮,2017;陈万利,2018)。新闻评论可被视作评论者和读者之间的话语行为,同时其具有论辩属性,故在语用方面和语用论辩理论视角对新闻评论话语开展研究是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中国日报》的一篇社论作为研究语料,运用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结合语用论辩学视角,以期探讨该研究路径在新闻评论话语中的应用与启示。
2.理论基础
2.1语用论辩学
语用论辩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荷兰论辩学者Frans van Eemeren和Rob Grootendorst共同创立。在语用论辩学中,论辩被视为正反双反为证明己方立场或反驳对方立场而展开的话语交际活动,其目标是通过批判性讨论消除双方意见分歧(吴鹏、熊明辉,2015)。为了便于分析和评价论辩话语,van Eemeren & Grootendorst (1984)将理想状态下的批判性讨论分为四个阶段:冲突、开始、论辩和结论阶段。1.冲突阶段,论辩双方确定意见分歧以及意见分歧的类型;2.开始阶段,论辩双方确定正、反双方,并就程序性和实质性出发点达成一致;3.论辩阶段,正方提出论证支撑立场,反方提出质疑或提出相反的论证;4.结论阶段,论辩双方确定意见分歧是否被消除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消除(van Eemeren et al.,2002)。然而,现实中论辩并不一定完全按照理想模型的四个阶段依次展开,顺序上可能会出现跨越或重复现象,甚至其中的某些阶段不出现。
如何通过批判性讨论使双方意见分歧得以合理消除是语用论辩学标准理论的核心问题,合理性是其分析和评价论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在现实论辩话语中,论辩者不仅需要 “合理”地解决意见分歧,还会尽力使论辩结果朝着利己方向“有效”发展。由Frans van Eemeren和Peter Houtlosser 提出的“策略操控”是指论辩者为了实现“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微妙平衡而付出的“持续性努力”(吴鹏、熊明辉,2015)。这种持续性努力即论辩者在批判性讨论的四个阶段综合考虑并把握“潜在话题”(topical potential)、“受众需求”(audience demand) 和“表达手段”(presentational devices)。基于语用论辩学,语用论辩学者van Rees提出分离论证研究框架,作为一种论辩技巧,为了解决矛盾和意见分歧,分离将一个完整统一的概念分为两个价值不等同的新概念,分离后的每一个新概念都包含原始概念的一部分(van Rees,2009)。在论辩者看来,在分离后的两个概念中,对方所提的概念Ⅰ是“肤浅的”、“表面的”;而己方所提出的概念Ⅱ则是“核心的”、“真正的”。
2.2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首次展开了对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的讨论,指出人们进行交流遵循着共同目标,因此人们的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的话语组合,而是需要遵守共同的原则即“合作原则”。该原则包括:量的准则,即谈话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质的准则,即要说真话;关系准则,即谈话要有关联、要切题;方式准则,即谈话要清楚明白。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人们倾向于遵守上述准则。然而,出于某种目的或某种需要,一方会在不同程度上刻意违背某个(或某些)准则。此时另一方通常只好越出话语的表面意义去领会对方话语中的深层意义,会话含义由此产生。会话含义是指说话人话语意思的暗含及听话人对其所隐含的理解(杨达复,2003)。“会话含义”实质上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言外之意”,即依据合作原则,通过话语表层,结合语境推导得出之意。会话含义有五大特征: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非规约性、不确定性。1975年,格莱斯将会话含义细分为“一般会话含义”和“特定会话含义”。前者依据一定的语言形式而非特定语境推导出来,而后者必须依靠特定语境才能推导出来(余樟亚、胡文辉,2015)。
2.3语用论辩学视角下新闻评论话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针对西藏发展问题, 2019年3月27日《中国日报》发表题为“Tibet has undeniably changed for the better”(《不可否认西藏已经变得越来越好》)的社论。昔日西藏饱受残酷落后的社会制度压迫,严重与文明社会脱节。而2018年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高,西藏人民生活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宗教自由政策得以发展。这些现象充分表明西藏获得了全面进步。任何没有偏见的人都会认同西藏这一变化是对人类全面进步的历史性贡献。
新闻评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相互关联的论证来劝服潜在受众认同评论者在某一含争议话题上的态度及立场,其实质是一种诉诸理性评判的论辩性话语。该社论中论辩的正方为评论者,潜在反方有两类:一类是对西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持明确怀疑或反对意见的人,另一类是持观望态度的国际受众。意见分歧是西藏的发展变化是否对人类全面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对此意见分歧,该社论显然持肯定立场。
为了维护支撑己方的立场观点,评论者运用了征兆型论证:将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高,西藏人民生活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宗教自由政策得以发展确定为西藏已经变得越来越好的典型特征,意图劝服反方认同西藏的确在进步,对人类的全面进步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接着,评论者提出“任何没有偏见的人都会认同西藏这一变化是对人类全面进步的历史性贡献”,此话语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会话含义表达(什么是持有偏见?什么人会带着偏见的眼光?为什么要用偏见的眼光看待西藏发展?)。考虑到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不难发现评论者违背了数量准则和方式准则。就数量准则而言,话语应包括达到交谈目的所需的足够信息量,關于西藏的变化发展是否是对人类全面进步的历史性贡献,评论者将发表观点的群体作出隐形分类,对于“偏见”这一词,究竟该如何界定,哪一类群体会持有偏见,持有偏见的原因和意义何在等内容,评论者并未作出足够的解释。再谈及方式准则,方式准则要求话语避免晦涩、歧义、冗长、杂乱,还是聚焦于“偏见”这一重点词,听话人无法清楚明白地理解评论者的深层意思以及内心意图,因为评论者的表述方式并不直白。评论者用“任何无偏见的”一词来修饰中心词“对西藏发展持立场的群体”,那么为何只有无偏见的人才会认为这一变化是对人类全面进步的历史性贡献呢?有偏见的人又是持怎样的态度呢?为解除此类疑惑就必须考虑语境:以美国为首的企图在中国西藏实行分裂主义的霸权国家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意图干涉中国内政,无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中国依法依规管理西藏事务,不断提升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障当地文化发展。然而他们完全不把西藏的发展变化放在眼里,他们一心只想在西藏煽动分裂,更无法以公正的眼光来看待西藏发展问题。因此,这里评论者的特定会话含义,即公正看待西藏发展问题的国家都会认为西藏的发展变化是对人类全面进步的历史性贡献,而一些心怀阴谋,企图在中国西藏问题上实行分裂主义的国家,其实对中国西藏的发展变化带有偏见,不会心甘情愿认同西藏发展变化是对人类全面进步的历史性贡献,他们认同的只是自己那一套霸权主义,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西藏分裂的混乱局面,而不是西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评论者试图去劝服反方接受自己在西藏发展问题上的立场态度。
从语用论辩学中的策略操控角度来看,评论者在论辩阶段运用了“分离”这一论证技巧,将“持意见的群体”(Term)分离为“有偏见的人”(Term Ⅰ)和“没有偏见的人”(Term Ⅱ)。这一分离论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受众需求的运筹帷幄。由于利益冲突,上述所提的第一类反方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正方的立场,也就是说,无论社论的立场和论证多么合理,他们都不会被说服。因此,他们并不是该社论意图劝服的主要反方,只可能是次要反方。但第二类反方虽不持立场而持观望态度,但却可以对国际舆论产生重大影响,因而评论者将其潜在反方定为更易说服的国际受众。在提倡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大背景下,维护国家统一,捍卫领土完整更是国际受众心之所趋。国际受众对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国家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意欲将魔爪伸向分裂西藏的丑恶行为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倘若西藏真的实行分裂,那么暴动必定随之而来,这完全有悖于国际受众渴望和平的愿望。国际受众作为正义的力量,必定会为中国西藏的遭遇打抱不平,他们内心需要并呼吁的是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如此一来,分离“持意见的群体”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论证对评论者自身十分有利,国际受众站向评论者阵营,反方更易被劝服接受正方的立场。
3.结语
本文以《中国日报》的一篇社论为语料,参照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探究话语中违背的准则,解读话语的特殊语境,并结合语用论辩理论在其中的表现,找出语料中的论证图式,分析语料运用的论证技巧,从而完成对该社论会话含义的探讨,以及对如何结合会话含义理论和论辩手段来劝服国际受众接受正方立场的解析。语用论辩学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相结合,为新闻评论话语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Anspach, M. N. & Carlson, T. N. (2018). What to Believe? Social Media Commentary and Belief in Misinform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1-22.
[2]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3]Sinclair, J. & Coulthard, R. M.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van Eemeren, F. H., et al. (2002). Argument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London: Routledge.
[5]Van Rees, A. (2009). Dissociation in argumentative discussions: A Pragma-dialectical perspective. Springer.
[6]Van Rees, A. (2009). Dissociation in argumentative discussions: A Pragma-dialectical perspective. Springer.
[7]陈万利. (2018).“央视快评”开辟新闻评论新天地[J].电视研究(12): 67-68.
[8]董天策, 梁辰曦, 夏侯命波. (2013). 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國际新闻界.9(2): 81-91.
[9]董天策,邵羽西. (2017). 《人民日报》“钟声”专栏国际新闻评论的特色[J].新闻爱好者(06): 62-65.
[10]黄勤, 熊瑶. (2012). 英汉新闻评论中的元话语使用对比分析. 外语学刊(1): 99-103.
[11]刘成晨,陈波. (2019). 学术性时评写作的三个要点[J].青年记者(14): 47-48.
[12]柳淑芬. (2013). 中美新闻评论语篇中的元话语比较研究[J].当代修辞学(02): 83-89.
[13]马少华. (2017). 新闻评论的非事件性选题[J].新闻与写作(11): 103-104.
[14]王冬妮. (2017). 论新闻评论语态下的电视直播谈话艺术[J].电视研究(12): 60-61.
[15]翁玉莲. (2007). 语篇功能视域下的新闻评论话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1): 162-166.
[16]吴鹏,陆忠丽. (2017). 新闻评论的语用论辩研究——以《中国日报》反垄断调查社论为例.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4(5): 125-128.
[17]吴鹏,熊明辉. (2015). 策略操控:语用论辩学之修辞拓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64-69.
[18]杨达复.(2003).格赖斯:会话含义的推断.外语教学(01),11-15.
[19]余樟亚,胡文辉.(2015).隐性评价的“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比较.外语学刊(05),33-36.
[20]张明照,笪越. (2019). 泛媒介语境下党报评论的创新[J].青年记者(29): 38-39.
[21]赵振宇. (2005). 现代新闻评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7.
[22]周庆安. (2017). 对话与创新——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评论突围[J].青年记者(24): 9-11.
(作者介绍:陆倩,江苏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论辩理论、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