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社会互联网媒体视域下的青少年素养教育培养

2020-09-06马绮徽

传媒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

马绮徽

摘 要:当今社会下新社会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我国教育教学带来了沟通的便捷,可是在带来便利的情况下也带来了多种网络情绪的渗透问题。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与其他新媒体相比较,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渗透力。新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素质全面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杜绝了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素养的培育影响。

关键词:新社会化媒体;青少年素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3-00-01

基于新社会化媒体与当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本文通过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对青少年的素养教育培养、自身应变能力以及对青少年道德分析,在新社会互联网媒体视域下如果想要提高青少年全面素养需要社会、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一、新社会互联网媒体的意义

所谓媒体,就是说传播信息的媒介。媒体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承载信息的载体,第二种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而我们所说的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形式就是建立在新的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其形式内容丰富与覆盖率高,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可以为大家的工作和实际生活带来更方便有效的信息。新社会互联网媒体服务于大众,它可以为广大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互动交流比如微博、微信等等。

二、新社會互联网媒体视域下青少年素养表现形式

青少年素养能力包括孩子们正确三观的形成,在媒介方面有媒体的关系性、分享性、自由性等等特点。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一直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和欢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三观和社会责任感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为青少年教育留有极大自由空间,也给青少年学习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

(一)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对青少年认知批判能力的意义

新社会互联网媒体视域下青少年需要学会对媒介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批判力,从而可以自主的挖掘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真正含义,最终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正确的认知和批判能力是自身素养的体现也是支撑媒介的基础成分。

(二)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对青少年创造应用能力培养

顾名思义,就是指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有效运用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合理的去创造和利用有效信息。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然后运用合理的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可以主动的、自觉的使用媒介信息去解决各种问题,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内容独有的特性,合理利用。创造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青少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新社会互联网媒体有助于青少年创信息道德养成

信息道德是指青少年在平时学习中对外界信息的传播和管理需要遵守道德要与规范。良好的信息道德是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下对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下青少年主动搜索虚假信息或者曝光他人隐私等问题时有发生,这对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说青少年需要合理、合法使用媒介信息,学会保护好自己及怎样尊重他人隐私,这也是青少年素养的培养内容。

三、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对青少年培养素养的影响

新社会互联网媒体已经在青少年生活中普及和利用。如何通过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为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自由之窗,这一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下信息的自由传播性、信息的虚拟化都会改变青少年对信息的理解认知。目前,青少年的全面素养教育极大程度地受到了新社会互联网媒体这把“双刃剑”的影响。现在社会的青少年他们更愿意接受使用网络搜索的方式去解决现实中发生的问题。新社会互联网媒体的多样性及强大的信息交流量可以刺激青少年对学习良好的求知欲。

四、如何提高青少年素养的方法

当代青少年的自主认知批判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等方面的培养需要社会、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载体,它是青少年获得知识的有效平台。新社会互联网媒体下,教育部门需要加强信息相关的建设和监督,教育部门需要从源头上净化教育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优质的网络环境。青少年需要更加清新的媒体网络平台。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全面素养的养成。

五、结语

社会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场所,新社会互联网媒体文化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广大青少年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建立网络文明、人人有责的认知,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德觉悟,青少年不可以利用网络媒介在网上发表不文明的言论、图片、视频等等。网络上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一定要坚决杜绝。广大家长也要树立教育责任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大家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素质的提高营造积极、优良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明会,丁焰,白良.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1(5):5-10.

[2]刘慧芳.数字生活,势不可挡[J].市场研究.2009(2):16-22.

[3]黄锐,孙娜.Web2.0环境下SNS的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9(7):14-15.

[4]钱慎一,杨铁松.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爬虫的设计与实现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

[5]樊盛博.金融社交网络在伪卡欺诈发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2017(03).

[6]于建伟.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格分析与预测[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04).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