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在古诗英译中的体现
2020-09-06黄钰雯
黄钰雯
摘 要:中国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学财富。从起初译者主体性的缺失,到之后在古诗翻译过程中对于译者主体性的重视,本文基于古诗自身的语言模糊性以及文化丰富性特点,通过实际举例分析古诗英译是如何表现出译者主体性的。
关键词:古诗英译;译者主体性;分析
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史中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具有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特点,其中所涉及的意象、典故亦是不计其数,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大量成功且高质量的古诗词翻译实践也证明了诗歌的译作有时候能达到另一种境界。所以,一位巴西的诗人兼翻译家曾说:“诗按其定义来说是没有国界的。或者也可以说有更大的国度。”[1]诗歌作为文学之中艺术性独树一帜的语言艺术,相较于其他的文本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跨越語言文化的障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活动涉及语言和文化的许多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译者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具有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必然会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体现,影响翻译与原文的衔接程度。译者主体性是译者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为了达到翻译目的,会主动地对原文进行操作。
译者主体性作为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具有以下三个内涵:
首先,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必须有目的地将源语文本从源语转换为目的语。其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源语的文化和审美、译者的知识水平和所处时代的翻译观念。这些因素的制约意味着译者的创造性既非任意也非无限。如果译者的主体性只强调创造性而忽略了这些因素,那么翻译行为就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后,任何翻译行为都有其目的。语言转换只是文学翻译的外在形式。多数翻译都是针对目标语的文学和文化。文学方面,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新的文学文本;文化方面,通过翻译为目的语家族提供新的话语文本。
二、译者主体性在中国研究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译者主体性方面的研究开始起步。近十几年发展很快,产出了相当数量的高质量成果。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情况,自1996—2020年已公开发表的有关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论文有2027篇,除此之外,我国的谢天振(1999)、刘宓庆(2001)、胡庚申(2004)、许钧(2009)均撰有专著以从理论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更加专业的深入论述。
三、古诗英译中译者主体性体现的必然性
在文学翻译中,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选材、翻译方法、格律措辞,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诗歌作为文学中的一种特殊题材,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特别是中国的古诗词本身因为具有文化丰富以及语言模糊的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进行主动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古诗词的语言模糊性
模糊性作为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歌也不例外被包含其中。诗歌是艺术性极强的文学作品。艺术家的思想是“混沌”的,浑融是其生命,如果你试图让这种“混沌”变得清晰,那么它的本性就要失落,艺术就会死亡[2]。诗歌是一种极其依赖语言表现力的文学体裁,具有一种强烈的朦胧美,用最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让人无限遐想的意象,同时也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诗歌语言简洁明了,但内涵极其丰富。中国古诗语言的模糊性往往表现为大量的模糊词语,比如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化意象。接下来结合实例来看译者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运用翻译策略以实现文化传递的效果,请看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首诗完整版字数不到五百字,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杜甫用精练的语言展现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为千古绝叹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句诗对比极其强烈,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以及贪图享乐和人民衣食无着的生活反映出了阶级对立的严重性。而“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句感叹不是直接地斥诉,但是却更加的无奈而沉痛,缺少了一分激烈,反而更多了沉重而深厚的压抑。古诗词模糊性在这首诗节选中体现最明显的点在于对于“臭”字的理解。关于这句如何训诂,历来都有较大争议。著名的注本里,说读chou的有,说读xiu的也有,莫衷一是。“臭”在上古确有表“气味”之意,“香气”“臭气”,皆可曰“臭”。但同样也是在上古时期,“臭”又有引申为“难闻的气味”之意。不过在杜甫的诗中一共用了三次“臭”,除了这首诗之外,另外两次都表“恶臭”之意。对于这一句的发音之争,至今仍然没有定论。两种说法从理解的角度上都讲得通,在具体翻译中译者会做出怎样的决断,还是需要看一下译文:
The mansions burst with wine and meat;
The poor die frozen on the street.
Woe stands within an inch of weal.
Distressed,can I tell what I fell?[3]
在译文中,译者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翻译为“The mansions burst with wine and meat;The poor die frozen on the street.”用了“burst”一词指代“臭”字,避免直接在翻译中指出这个词的具体为何意,使原文的模糊美得到保留。
(二)古诗词的文化丰富性
诗歌作为语言的再创造,是语言极致化的表现。诗人在撰写诗词的时候,通常会借用或者创造大量的文化意象,而译者对于意象的理解则是影响最终译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中国古诗词,诗和非诗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意象”的存在与否,同时也是判断诗歌艺术性的重要标准。但是意象背后的文化信息常常是非显性的,且依赖其源语文化环境而存在,所以对于译者而言准确的传递意象背后的含义是很大的挑战。请看《旅夜书怀》(节选):
名豈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为杜甫于765年离开成都坐船东下途中所作。未选入的前半段写“旅夜”,后半段“抒怀”,整体表现了诗人与安史之乱之后漂泊无依的感伤心绪以及病老之身难有更大作为的叹息。这里节选的诗的后半段,其最后一句包含三种意象“天”“地”和“沙鸥”,“沙鸥”胜似诗人的化身,以“天”“地”为背景,反衬出“沙鸥”的渺小与飘然,三个意向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未十分清晰。译文如下:
Will fame ever come to a man of letters
Old,ill,retired,no official life betters?
What do I look like,drifting on so free?
A wild gull seeking shelter on the sea.[4]
在译文中,译者用“shelter on the sea”概括“天”“地”两个意象,避免了直译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扰。而采用“seeking”一词,充分表现出了“沙鸥”这一意象的特点,隐约表现出诗人心中仍想要有所作为的想法,只是困于如今的境地罢了。不同的诗词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译者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原诗。
四、结语
诗词是语言文学中艺术的极致化。作为语言文学中最美的艺术,诗词有着语言简练、文化丰富的特点。翻译中国古诗词是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一项高难度的再创作,对于译者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及思考要求极高。无论最终译作质量如何,从某种意义而言,都是值得称赞的尝试。总之,只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创作出跨越文化壁垒的艺术译作。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Lefewere 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p58–59.
[2]徐宏力.模糊文艺学概要[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74,43.
[3][4]许渊冲,李旻.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4:34–35,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