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

2020-09-06王珏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跨文化视角语言特点

王珏

摘 要:作为在世界文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类别,英美文学既集中反映出英美文化之精华,又推动着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加以研究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英美文学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学的特征,同时形成对于英美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本文主要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源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并明确跨文化视域下探究英美文学语言特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

世界各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均有着集中反映其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文学作品。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展开阅读、分析与思考,是实现文化视野拓展、丰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1]。通过从跨文化视角对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形成对于英美文学的全面认知,深入把握英美文化的精髓所在,力求有效推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增强。

一、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文化源泉分析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

作为欧洲文明的两大重要发源地,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具备完整的神话体系,这是西方文学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石[2]。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有两个方面的突出影响:一是许多作家在展开文学创作时,往往会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保留式沿用或创造性解读,以此传达某种思想与情感。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创作形式与人物形象都会对作者的语言特点产生影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但丁所创作的名作《神曲》之中,就应用了大量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之中的人物,在创作人物对话、应用文字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过程之中,其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二是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作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习惯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作品的语言风格与特点。如,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尽管具备勇敢乐观、顽强不屈等优良品质,但却并非完美无缺的个体,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缺陷,这也成为他们个人命运走向悲剧化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特征对于英美文学形成了突出的影响,如,莎士比亚知名戏剧《哈姆雷特》的开场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即是对于古希腊罗马悲剧色彩的传承,既暗示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又引人深思。

(二)《圣经》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对于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样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这是因为圣经是希伯来文化发展过程之中的产物,其在历史上长期推动着英美文学的发展[3]。《圣经》对于英美文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与古希腊罗马神话一样,为英美文学提供多样的创作素材,进而影响英美文学的语言风格特征。二是《圣经》包含的丰富意蕴,往往成为英美作家升华作品意蕴的重要思想来源。如,约翰·班扬在创作《天路历程》时,就有意识融入诸多基督教义,导致其作品在语言风格方面具有较强的宗教性特征。三是《圣经》对于作者的思想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语言风格。

二、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探讨

(一)广泛使用戏剧性独白

戏剧性独白,是指创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独立于作品中人物的画外音来进行表达的一种语言应用形式[4]。广泛使用戏剧性独白,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语言特点。一般认为,索恩伯里是英美作家中最早使用戏剧性独白的作家,其代表作品为于1857年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后来,丁尼生于1886年创作了《六十年后的罗克斯勒官》,这一作品充分反映出戏剧性独白这种创作方法的魅力,因而为众多英美作家所学习和效仿。戏剧性独白能够跳出故事本身的发展,反映创作者本人的思想观点,为读者提供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全新视角,进而增强作品语言的思想深度。

(二)具备高度生活化特征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直接源泉,英美文学在语言特点方面,呈现高度生活化特征,既是对生活的总结,又是对生活的升华,能够给人以丰富的启发,塑造读者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5]。由于不同时代具备不同的生活风貌,因而在分析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生活化特征时,必须考虑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此对作品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与20世纪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虽然均是对于生活的反映和总结,但却应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因而在语言方面也具备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三)重视经典应用

经典是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对于作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6]。因此,重视经典应用,同样是英美文学的重要语言特点。此处的经典并不局限于文学领域,还包括哲学、社会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经典。比如,英国文学家托马斯·哈代在其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就应用了《圣经》这一基督教经典之中的典故《创世纪》,以此突出人物形象。

三、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展开探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尊重文化差异

世界不同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历程,因而其文化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充分尊重文化差异,是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全方位把握其语言特点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在对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进行深度研究时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7]。如果一开始就抱有某种文化上的偏见,就容易对英美文学作品形成错误的理解,唯有意识到不同的文化具备不同的特征,才能全方位对其形成深刻理解。

(二)综合考虑时代特征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某一时代社会风貌和人文风俗的集中反映,跨文化视角下,在对其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时,必须综合考虑时代特征,力求从时代的不同侧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在同一时代背景下进行横向对比,如对比某一时期中国文学与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度认知。

(三)体悟文学文化魅力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体量的文学体系,英美文学拥有无数具备广泛影响力的经典作品[8]。不同的作家和创作风格流派,也呈现着不同的特点。在对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时,要深入到具体的作品中,形成对于作品语言、文字和文化魅力的全面了解。如,尽管海明威和茨威格是同时期的作家,但作品在语言风格上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在把握共性的同时,深入体悟具体文学作品的语言与文化魅力,认识差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碰撞不断增加,对于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英美文学这一在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体系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类型,必须认真把握其语言艺术源泉,基于跨文化视角,充分理解其在语言运用方面所具备的广泛使用戏剧性独白、生活气息浓厚、重视引用经典作品等特点。跨文化视角下,在对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必须认真遵循充分尊重文化差异、综合考虑时代特征、体悟文学文化魅力等原则,切实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

參考文献

[1]朱桃英.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02):67–68.

[2]段学慧.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163–164.

[3]黄欢.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祖国,2018(22):84–85.

[4]刘娟.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现代交际,2018(15):90–91.

[5]喻晋珣.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北方文学,2019(04):82.

[6]赵婷婷.分析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8(18):140.

[7]王莉.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J].北方文学:(下),2017(06):77.

[8]耿静如.跨文化视角解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8(36):108–109.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跨文化视角语言特点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菜名英译
《圣经》中的人物与英语文化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