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戏剧艺术表达的守正与创新
2020-09-06贾雨薇
贾雨薇
2020年注定是被人类历史所铭记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而来,使得全球戏剧行业被迫停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由应急状态转入常态化,一些行业已开始复工复产。而由于剧院空间封闭,人员密集,剧场戏剧仍须以负责的态度在限定条件下谨慎重启。疫情带来的不安、恐慌与无力感使得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戏剧艺术未来的发展道路。从历史到当下,戏剧艺术始终以最洞悉人性的方式参与人类命运的记录与书写。在后疫情时代,戏剧更应探寻人心,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适应受众群体与时代语境的特点,从艺术自身规律出发,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在危机中纾难解困,找寻更优的生存方式。
一、坚守戏剧的品格,保持戏剧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我们守住自己的本事,按照自然生态的理念去对待文化生态,真正把本事拿到手,戏值得看,谁都愿意买单。[1]”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如是说。6月12日,恰逢北京人艺建院68周年纪念日,与观众暂别近五个月的首都剧场重新幕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直播纪念演出。这场云集了30多位老中青话剧艺人的表演为观众呈现了人艺的16个经典剧目片段,这在人艺的历史上当属首次。最令人瞩目的是93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压轴登台,再饰董祀,重现经典《蔡文姬》。且不谈其深厚的台词功底与精湛的演技,老艺术家的身先士卒对于话剧从业者来说带来的是莫大的鼓励与示范效应,而观众对老戏骨的追捧也是一种文化回暖的标志。对于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纪念演出来说,演出承载的意义远大于其内容,每一位人艺话剧演员对表演的全身心投入,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感动作的游刃有余都表现出对作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人艺学员班的老师与学生,在疫情期间也并未放松学习,他们通过“云汇报”的形式共同揣摩剧本、品评人物、苦练内功,为重返舞台做着充分的准备。“艺术至上,戏比天大。”能够打磨出高品质、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就是戏剧人在行业中的底气与核心竞争力。
當然,想要用好作品唤起观众,一部好的剧本亦是永葆戏剧艺术生命力的前提与基础。正所谓“笔墨随时代”,面对灾难,文艺工作者更应关注当下,对人类和所处的世界予以更深层次的思考,以现实问题为思考的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剧作。当然,“疫情期也应是文艺创作冷静的思考期”。对于剧本的创作也不要一味地盲目跟风,还应围绕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去探索、去突破,发挥戏剧艺术无限的创造力,打造语言与舞台相契的诗意空间。
二、加强对媒介化时代戏剧生存的思考,构建良好戏剧生态环境
疫情的出现使得原本喧嚣的剧院变得寂静无声,但云端舞台的“线”场却因此热闹非凡。事实上,将戏剧搬上“云端”的艺术体验模式此前就已存在,只是在疫情期间发展得更为迅猛,技术手段也被应用得更为广泛。
疫情期间,保利剧院推出了“保利云剧院”节目,在上线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云剧场”共推出了14期节目,涵盖古今中外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戏剧视频作品185部,其中,戏剧61部、音乐剧(会)46部、戏曲22部、人物36部、文艺战疫作品30部,累计播放量达300万次。在这之中,NT Live限时播放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国原创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NT Live限时播放话剧《简·爱》、央华戏剧《北京人》、天津人艺的原创历史话剧《天下粮田》成为播放量最高、观众反馈最佳的5部作品。在被迫脱离传统舞台的特殊时期,观众通过官方APP或网络平台“线”场观影观剧,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世界顶尖的高雅艺术作品。
然而,失去观众的“在场”,失去了舞台空间、演员与观者间的共谋关系,戏剧艺术独特而具有神秘感的“光韵”不再,是否意味着剧场艺术抵抗媒介艺术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场性”已经被突破?笔者认为,网络戏剧艺术传播已在某种程度上为观众所接受,并成为一种可以在疫情环境之下表达戏剧艺术的可能。
但并不是所有的戏剧作品都能带给观众“不在现场犹如现场”的观看体验。戏剧剧场是通过对话与情感行为构建人物关系与戏剧冲突的,是以剧本故事为基础创设的封闭世界。观众正是在这个封闭的世界,可以被动地观看,正如彼得·斯丛狄所描述的“沉默,反捆着双手,被再现世界的印象所震撼”的状态,才可以和现实世界切断联系,从而使得影像可以通过媒介在不同时空复制。但在一些作品或戏剧的片段中,演员仅依靠独白完成内容的表达就切断了封闭空间的内部交流,这种只存在于演出当下的交流系统导致了影像复制的失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直播与戏剧电影是无法完全取代剧场戏剧的。戏剧工作者需要以此为契,在媒介化时代,反思在受到疫情影响,尤其是对观影人数及观影规模有所限制的条件下,不要让“云观影”成为疫情时期昙花一现的“急就章”,可结合5G、VR等前沿科技,将“线”场观影与现场观影相结合,带动戏剧行业进一步开拓戏剧艺术表达的全新空间。
此外,在全球戏剧行业萧条的大背景下,也可尝试拓宽国内外媒体推介渠道,建立翻译机制,打造戏剧精品,为本土戏剧作品抢占市场,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国制造”更多地进入世界视野。
三、实现戏剧文化的圈层突破,探索舞台外的全新场域
疫情期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策划出品的一场以头脑风暴创作会为原型的在线脱口秀节目获得了网友的好评。直播当天,观众人数与点赞人数双双破万。这档节目充分利用网络与科技优势,扩大了戏剧的传播面与影响力。诸如此类的戏剧文化“破圈”现象已不鲜见。上海京剧院与腾讯某品牌游戏合作,推出了京剧主题版本《曲韵芳华》,由京剧演员为游戏献唱《红娘》《定军山》《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唱段,并利用科技手段,将舞台上演员表演的身段、神态在游戏内本色还原,上千万的年轻游戏体验者可以尝试演绎京剧名段,向青年一代传递了“国粹”京剧之美。
戏剧艺术的发展与观众的期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调查显示,“80后”“90后”在戏剧观众年龄统计数据中占比相当高,中青年人群已成为戏剧的主要观众群体,这个年龄层面的戏剧观众深受娱乐文化影响,而娱乐文化不仅推动了物质繁荣,也成为一种被依赖、被消费的大众精神。这也是导致当前戏剧市场商业化加剧的原因之一,而戏剧的市场商业化也催化了戏剧走出剧场、走向大众戏剧的发展趋势。因此,戏剧艺术的表达空间不应仅局限于剧场,深入大众生活的戏剧元素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创意表达,戏剧“破圈”的新模式既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与戏剧爱好者的消费选择与个性化需求,又拉近了戏剧与观众的距离,使得戏剧逐渐摆脱了“高冷”的标签。这样的文化供给不应该缺席。
另外,拓展剧场外的新类型、新形态的戏剧发展空间也会进一步增强戏剧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扩大戏剧文化的辐射对象,为复工后的线下演出与日后的跨界尝试做好充分准备,助力戏剧文化流淌向更开阔的场域,以更加立体鲜活的方式走向大众。
参考文献
[1]隗瑞艳.时评:戏剧人怎样做好自己[N].中国文化报,20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