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吉他音乐的发展(三)
2020-09-06闵振奇
闵振奇
《吉他之友》丛书创刊、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成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吉他音乐在上海迅速发展,在社会上形成吉他热潮,从而引起了出版行业的关注。上海音乐出版社经过调研论证后,决定出版一本有关吉他音乐的期刊。于是,198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创办了全国第一本以吉他爱好者为读者对象的吉他艺术专业丛书——《吉他之友》。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为《吉他之友》题写刊头,期刊编委会组成包括——名誉顾问:贺绿汀;顾问:谭冰若、罗传开;主编:陈学娅;副主编:吴志浩、费维耀。其中吴志浩担任责任编辑,另有全国二十多位吉他名家担任编委。
《吉他之友》期刊为季刊,每年出版《春》《夏》《秋》《冬》四本,在全国发行。期刊的内容涉猎广泛,包含吉他演奏法与教学法、吉他乐谱及国内外吉他音讯等。《吉他之友》一经出版,即刻成为抢手货,每一期的全国发行量超过十二万册,顶峰时期每期发行三十余万册。期刊还特别开设了“读者来信有问必答”专栏,读者们的信件来自全国各地,多得像雪片一般,都是询问有关吉他演奏或教学方面的各种问题。在吉他相关资料十分匮乏的八十年代,《吉他之友》的全国发行正是为广大吉他爱好者雪中送炭。
通过与《吉他之友》读者的信件往来,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吉他爱好者在信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能够成立吉他爱好者的活动组织。于是,1989年10月,上海成立了以“团结、友谊、交流、提高”为宗旨的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该会的人数曾超过万人,会员遍及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的名誉会长为:贺绿汀;顾问:崔敏、陈志、谭冰若、罗传开;会长:陈学娅;副会长:萧黄;秘书长:吴志浩;副秘书长:马志敏、马伟民、费维耀。联谊会还在全国各地聘请吉他界杰出人才为理事。联谊会团结了全国的吉他演奏家、教师、爱好者。
《吉他之友》联谊会举办全国性的吉他大赛和夏令营
1991年12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主办,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承办的第一届全国会员古典吉他比赛举行。经过角逐,获奖者分别是一等奖:徐宝(现任四川音乐学院吉他专业副教授);二等奖:海萨尔·夏班拜(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副厅长);二等奖与少年优秀奖:王雅梦(后获第三十六届日本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成人公开赛第一名,现已成为旅美吉他演奏家);三等奖:高元利(现任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吉他专业教师)、李昌国(现任延边吉他协会会长)、陈华亮(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赛后,举行了获奖选手音乐会举行,徐宝演奏塔雷加的《大霍塔》,海萨尔·夏班拜演奏聂耳的《金蛇狂舞》,王雅梦演奏西北民歌《花儿与少年》等。此次比赛的奖品由南京通利乐器商店的王延林先生独家赞助,比赛公平公正,推出了一批吉他音乐人才。
1992年11月,聯谊会举办了首届华东六省一市“美声杯”吉他弹唱大赛,比赛规格较高,所有的参赛选手须演唱规定曲目。这一举措使参赛选手们了解歌曲音乐处理与读谱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演奏者的台风和以前相比变化明显,一改从前哗众取宠或以模仿来取悦观众的现象。进入前几名的选手中有不少开始唱自己的原创歌曲,参赛选手中大学生的数量也多了起来。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的廖志刚是苏州大学的学生,他演唱了原创歌曲《父亲的脸》。在比赛现场,他的歌声十分动人,评委与观众都为之动容,澳门教育司尊尼吉他学会会长区元浩、民谣弹唱名家刘天礼等评委老师们纷纷落下泪水。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吉他弹唱大赛通过众多音乐名家的指导与点评,让参赛选手与吉他爱好者重新认识了吉他的弹唱表演艺术,明白了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随性中还蕴含着许多学问。
1993年8月8日至14日,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山东威海迎来了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吉他爱好者、吉他名家及港澳地区的吉他界同仁。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吉他艺术夏令营,为期一周的吉他交流、比赛、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夏令营期间举行了吉他大赛,选手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地区,上海吉他协会会长谭冰若,《吉他之友》联谊会会长陈学娅,吉他演奏家吴子彪、李质伟及澳门尊尼吉他学会会长区元浩、香港弗拉门戈吉他演奏家欧永财等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来自哈尔滨的选手刘波涛获得古典吉他独奏一等奖,石家庄选手张欣荣获民谣弹唱一等奖。虽然这次活动没有上海选手获奖,但是上海的组织者们积累了举办大规模吉他音乐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上海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
1995年11月4日,上海的绍兴路上、上海文艺出版社门外,拉起了一条“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吉他之友”横幅,格外引人注目。由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发起并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会员吉他大赛”,由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先生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大赛艺术顾问,《吉他之友》联谊会会长陈学娅任组委会主任,上海吉他协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谭冰若先生任大赛古典吉他评委会主任,联谊会副会长萧黄先生任大赛民谣吉他评委会主任,联谊会秘书长吴志浩先生任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地区的近百名吉他选手在上海崭露头角,选手们以各自特有的吉他风格和优势参赛,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胡建民(现任江西省新余学院艺术学院吉他专业教师、新余市吉他学会会长)和陈珊珊(现任澳门演艺学院吉他专业老师)分别获得古典吉他成人组和少儿组一等奖,邢迪获民谣吉他弹唱一等奖。本次吉他大赛得到了上海提琴厂与河北秦川文体乐器有限公司的支持。
颁奖典礼上,九十三岁高龄的贺绿汀先生前来祝贺大赛圆满成功,并亲自为古典吉他少儿组一等奖获得者陈珊珊颁奖,寄托了老一辈音乐家对中国吉他事业的关怀和希望。除了比赛之外,本次活动还召开了首届吉他民族化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吉他音乐家们共同翻开了吉他在中国民族化的新篇章。
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组织吉他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
1990年11月29日与1992年6月14日,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与上海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先后邀请了日本吉他演奏家庄村清志和乌拉圭著名吉他演奏家爱德瓦尔多·费尔南多斯(Eduardo Fernandez)举办独奏音乐会和大师班,加深了中国与国际间的吉他艺术交流。
1994年12月10日,上海吉他协会与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共同接待了德国吉他演奏家哈奇·艾希曼(Hucky Eichelmann)访问上海。上海吉他协会秘书长闵元禔和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秘书长吴志浩、副秘书长马志敏以及秘书长助理朱学工等出席了这次交流活动。两会会员费文杰、任磊、钟晨等得到了艾希曼先生的指点。交流活动现场十分活跃,会员们学习国外专家的演奏技巧,其间艾希曼提出想要收集一些中国风格的吉他乐曲,闵元禔和马志敏随即向艾希曼赠送了自己编写的吉他书籍和乐谱,其中包含许多中国乐曲。艾希曼当即表示,回国后将把这些中国作品纳入自己的演奏曲目,向各国朋友介绍中国音乐与文化。通过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国音乐开始在世界各国传播。
1995年9月25日,由上海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承办的世界著名吉他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与谢家齐(Gerald Garcia)的古典吉他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这是约翰·威廉姆斯首次在上海演出,上海音乐厅一票难求,黄牛漫天要价。演出上半场是威廉姆斯与谢家齐的二重奏,开场是迈克尔·普雷托列斯和特洛·卡罗兰的四首早期巴洛克风格作品,两位演奏家配合得天衣无缝,奏到欢快处,两人相视而笑,心意相投。下半场是威廉姆斯的独奏,第一首乐曲是阿尔贝尼兹的《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随之威廉姆斯又演了巴里奥斯的《华尔兹》和《最后的颤音》。最后威廉姆斯与谢家齐合奏了四首改编自中国民歌的重奏小品,音乐会在大家的兴奋中结束。音乐会后,约翰·威廉姆斯与谢家齐的古典吉他讲座在虹口城举行。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吉他协会会长谭冰若先生主持,氣氛热烈,参加者向大师踊跃提问。
1996年3月15日,由上海音乐厅、北京音乐厅主办,上海音乐出版社及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协办的德国明斯特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古典吉他教授莱因贝特·埃伯斯(Reinbert Evers)吉他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活动增进了中国吉他界对德国吉他音乐文化的了解。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的成立
1993年至1995年期间,上海市对社会团体进行了调整。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的政策要求上海吉他协会与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合并成一个协会。在民政局社团管理处的协调下,上海吉他协会与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双方的秘书长闵元禔和朱学工具体进行两会合并的各项工作。经过双方商议,最后确定:两个社团组织合并组成上海市吉他爱好者的群众文化团体——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于1996年5月正式宣布成立。协会的首届主席团有主席谭冰若,副主席陈学娅,秘书长闵元禔,办公室主任吴志浩,委员谭冰若、陈学娅、闵元禔、吴志浩、姚忠、徐炎、萧黄、马志敏、朱学工。主席团下设吉他艺术委员会、吉他之友联谊委员会。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继续推动全国吉他音乐的发展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成立之后成功举办了多项吉他音乐活动。1996年10月,在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秘书长闵元禔的提议下,协会联系江苏昆山五联乐器厂高耀南董事长,得到了五联乐器厂的支持和资助。 10月18日至20日,协会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BRAVO”杯吉他大赛。这是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成立后举办的首次活动,大赛由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上海大世界游乐中心、江苏昆山五联乐器厂联合主办,活动资金和奖品均由江苏昆山五联乐器厂“BRAVO”吉他赞助。通过三天的角逐,大赛获奖者揭晓:南京的王强、宁波的张露辉分别夺得古典吉他成人组和民谣吉他成人组一等奖,青岛的苏萌(现为旅美吉他演奏家)和广东的程敏滢分别夺得古典吉他少儿组和民谣吉他少儿组一等奖。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得到了全国各地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青岛选手苏萌的家长余英为此写了一篇名为《在激动中走向成熟——大赛有感》的文章,发表于《吉他之友联谊报》。活动再次展现了上海吉他界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