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多重解读

2020-09-06李海静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讽刺

李海静

摘 要:提到西方文学的著名悲剧,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四重奏。而在漫长的西方文学历史中,还有一部悲剧,如星空般璀璨夺目,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堂吉诃德》,由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写作的,一部以喜剧为外衣、充满讽刺意味的彻彻底底的人间悲剧。以一个“疯子”堂吉诃德贯穿作品全线,为人们展示一个具有多重形象的“骑士”,通过夸张荒诞的事件,为大家上演了一部讽刺大剧,狠狠地抨击了“骑士文学”。

关键词:人间悲剧;夸张荒诞;多重形象;讽刺

堂吉诃德所处的时代,也恰恰是作者塞万提斯的时代[1]。“骑士文学”走向没落,新兴文学开始兴起。那时的西班牙已经跟随着整体西方科技水平的进步,正逐步迈入“火器”的新时代。但仍有一少部分人,依然痴迷于过去的骑士荣耀,妄想重新统治整个世界。而身处新旧时代交替的塞万提斯,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新时代的一边,于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讽刺“骑士文学”的作品应运而生,那就是《堂吉诃德》。通过对主人公多重形象的描写,以及众多荒诞事件的刻画,为仍深处在“骑士荣耀”的妄想主义者,敲响了沉重的警钟,让幻想主义者清醒,让西方文学走向了真正的多元化。

一、喜剧与悲剧共存的双重人物

(一)注定失败的“喜剧演员”

堂吉诃德一个最鲜明的形象,莫过于其“喜剧”的形象。堂吉诃德本身充满正义感、心地善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虽然家道中途败落,但温饱问题无须担心,本可以平凡地度过余生。但由于他酷爱骑士文学,在骑士荣耀的驱动下,他最终选择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在一家商店被册封为“骑士”之后,开启了他“传奇”的冒险之旅[2]。作者通过荒诞的事件和遭遇,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沉浸在旧时代的“小丑”,令人深思。

悲剧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喜剧的形式来展示问题,喜剧的情节越欢乐,其背后的悲伤就越彻底,堂吉诃德的一路经历就是一个天大的喜剧,让人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却看到了一个无知幻想者的可悲。将普通的商店当作册封自己的圣地,将废弃的铜盆作为自己防御的头盔,将过往的羊群当作大规模的部队等,种种“光辉事迹”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展示一个“疯子”的形象,让人在嘲笑中感知到了一股悲伤与无奈。通篇文章,喜剧滑稽的情节无处不在,可越笑到最后却让人笑不起来,一位“喜剧演员”为大家上演了最悲伤的电影,引起人们深思。

(二)让人心痛的悲剧“骑士”

堂吉诃德本身充满正义感,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要再现骑士时代的风貌。通过自己的行侠仗义去为人间带来更多的温暖和正义。他笃信骑士文化,认为骑士精神可以拯救百姓于水火。他敢于实践,不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毅然决然地迈上了“征途”。他是一个好人,但仅仅是一个做着美梦的好人。

人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梦想的破碎,而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命运正是如此,他在做一个注定失败的美梦,却深信不疑。他的期望值越高,他跌得就越狠。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反倒变本加厉,继续通过行动做着自己虚无缥缈的骑士大梦。而随着幻想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他会迎来自己最悲情的一天,即泡沫的破碎。深陷美梦的堂吉诃德,不知道能否承受住如此的打击,这也让读者感到心痛不已。

我们欣赏他的勇敢,喜欢他的无畏。虽然他的行为怪诞,充满滑稽,可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那就是行侠仗义,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我们并不希望他失败,怕从梦中醒来的堂吉诃德无法接受,希望他可以一直快乐下去。但现实还是无情地打败了骑士。落后就是落后,谁也改变不了时代,堂吉诃德也是,他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悲剧。

二、解读多重形象下的堂吉诃德

(一)疯子与理想者的结合

看到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他行为怪异,穿着古怪,成天嚷嚷着决斗与匡扶正义。在世人的眼里,他几乎无药可救,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可是在他种种“光辉事迹”的背后,我们却可以发现一样发光的东西,那就是“理想”。他从未找过弱小的人的麻烦,他三番五次行侠仗义,为的就是给人们争取公平与正义。

他既是疯子又是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是好的,充满希望的。但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让他变成了“疯子”。骑士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社会在发展,人也在改变,单纯地停留在上一个时代,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终究会走向失败,从沉痛的打击中惊醒而后悔不已。并且他有时候做的“好事”,却没有转变为好的结果,反倒给被帮助的人制造了更多的麻烦。究其本质原因,他过于将骑士精神理想化,理想到人人都将会遵循骑士精神的地步,从而造成了更多的误解与笑话。时代已经改变,适应时代的人才会稳步向前,不适应时代的人,终将会被取代。

(二)虚幻的追梦者——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到他认为全世界都应该是骑士世界里的样子,没有欺骗,没有压迫,更没有欺凌。他希望世界变得美好,他希望人人可以活得有尊严。他想除暴安良匡扶正义,他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新的世界。他有自己的骑士理想,他希望世人都可以履行骑士精神。

然而,这些都只是虚无缥缈的理想而已,他忽视了时代,忽略了过程。他过于天真,天真到他认为世界应该按照他的设想去运行。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幻想的一切,终究就是一场梦而已,堂吉诃德的悲情也正是如此,他时刻相信自己的美梦,他努力让自己不要醒来[3]。但现实永远都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堂吉诃德先生的美梦。联想到堂吉诃德最后的遗书内容——不许他的外甥女与读骑士文学的人员结婚,一旦违背就会将财产捐给教会。看到此处,谁能想到,这封遗书是出自一位曾经深爱骑士文学、甚至为之疯癫的人之手呢?

世界上最大的恨,莫过于来自深爱你的人。堂吉诃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愚昧,与之前他沉醉于骑士文学而无法自拔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三)骑士之外的堂吉诃德

抛开骑士的外表,还原真实的堂吉诃德,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他也是有血有肉的理想人士,天生正义,疾恶如仇,为穷人打抱不平,为不公平现象抗争。有时候他也会伤痕累累,但却没有轻言放弃。甚至在几次突发事件中命悬一线,他却没有半点退缩。之所以做出离经叛道的荒诞事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受不符合时代的骑士精神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古堡、战马、骑士、随从、行侠仗义,这是骑士文学的标配。可当他们与家道败落的失意者、无知的仆人、瘦弱的驽马和不切实际不顾后果的场景相遇时,却碰撞出了最精彩的火花。通过现实与幻想的残酷对比,深深揭示了深陷旧时代的无知和愚昧,深刻讽刺了骑士文学。全文以主人公堂吉诃德为出发点,通过对其多重形象的描写刻画,以及堂吉诃德所经历的一系列“壮举”,为人们深刻展示了旧时代骑士的无知,深入刻画了当时一些固執派的愚昧,入木三分,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对新旧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对促进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总之,堂吉诃德本身,早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妄想主义者,他更代表一种现象,也代表一部分落后且充满无知的群体。因此,深入理解不同形象下的堂吉诃德,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走进作者的内心,了解其真正想法和出发点,引起人们的深思,推动了文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颜竞一.对小说《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J].艺术科技,2014,27(09):96+115.

[2]周宁.幻想中的英雄──论《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8–12.

[3]邓徐宜.《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09):232.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讽刺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