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州梧桐湖小镇新华医院建筑规划设计

2020-09-06郑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郑德

摘 要:该文以鄂州梧桐湖小镇新区新华医院项目的方案规划设计为研究出发点,从方案的项目概况、设计构思、总体规划布局、建筑单体设计和设计效果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旨在为适合老一代退休高干、高管、高知和身体健康欠佳以及对保健养生格外关注的高龄“亚健康”、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的“医养结合”医院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医养结合”;新华医院;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246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快速形成,老年人口数量井喷,养老、康复等产业需求量巨大,“医养结合”成为大势所趋。

老年人因其所处年龄阶段及自理能力的不同,对康养环境及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康养型项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差异,做到“以人为本”,满足无障碍设计需求的同时,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和私密空间的设置,从而有效地实现“医养结合”。

1 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梧桐湖新城中心位置,紧邻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梁子湖风景区旁,环境优美;距离武汉光谷、鄂州等城市中心区均在半小时通勤圈范围,辐射周邊几大城市,可达性高。随着西侧的梧桐湖新区逐步开发,配套建设的逐步完善,将会有大量人口居住于此,新华医院作为该区域唯一的医疗配套设施,将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重要的就医服务和全民健康管理服务。

项目鸟瞰效果图如图1 所示,该项目用地规模总用地面积92 000 m2、净用地面积75 000 m2;地上总建筑面积约54 864.63 m2,主要包括为医疗区和康复区2个部分。原方案医疗区总面积约4.5万 m2,总床位500张;康复区主要分为康复门诊和康复病房,总建筑面积约1万 m2,总床位156张。

2 设计构思

充分考虑到康养群体活动不便、身体条件不尽相同等方面,该方案的设计“以人为本”,一方面要考虑到患者人群的心理,为患者打造舒适的、多层级的康养环境,缓解患者的就医情绪;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不同自理能力老人的不同需求,计算最佳的功能配比,规划合理的医护流线,打造最完善的无障碍交通。

首先,在空间环境方面,打造多层级的景观氛围,将医院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宽松的就医环境;其次,在功能方面,加入疗养功能,将疗养区和康复区分区而设,避免互相干扰,提高康养效率;最后,打造合理的交通流线,医患分流,人、车、污分流,同时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点,设置风雨连廊作为无障碍通道。

2.1 先进的“医养结合”理念

“医养结合”项目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国家大力度的支持,其中,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先进的技术成为“医养结合”是否成功的关键。

2.2 “以人为本”的设计切入点

院区环境分为多个层级,景观与建筑良好结合,环境优美,各功能用房视线良好,给患者带来最佳的康养环境;入口设置本着“就近原则”,入口标志明显,易于识别;规划地上、地下2个停车系统,增加停车位数量,提高交通效率,就医流线方便、快捷,减少相互干扰;功能分区合理,分为疗养区、康复区2个大区域,康养区中半自理区和失能区也是分层布置,减少互相干扰;建筑单体医患分流,病房区集中布置,根据患者需求,将病房划分为不同规模和等级,便于患者自由选择;打造多条风雨连廊,实现了院区的无障碍交通,更加人性化。

2.3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设计中加大绿化面积,设计屋顶花园等绿化,改善局部小气候,优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降低院区能耗;在病房设计中,病床位于南侧,靠窗分布,保障了良好的采光与自然通风,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消耗;采用太阳能系统和雨水回收系统,实现院区的可持续发展。

3 总体规划布局

3.1 总平面布局规划

总平面布局规划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1)入口方面,南侧用地开阔,且医院入口同样位于南侧,面对商业用地,易于形成气氛,可以作为主入口;西侧邻近住宅用地,较为安静私密,可作为健康管理中心入口;东侧紧邻新华医院,流线较为复杂,可作为对内入口;北侧规划为后勤入口。2)景观方面,首先,将原有绿地中心保留,对2个院区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为就诊人群提供开阔的视野,同时还有利于组织医院与康复区复杂的人行及车行流线。其次,加大花园面积,并将景观资源进行分级,形成中心景观区域、景观屋顶花园等多层级景观。其中屋顶花园的设计给行动不便的病人带来了休憩的方便;中央花园是医院的绿肺,是医生病人共同休憩的公园;庭院花园给疗养区的病人提供了私密的空间。这些不同层级的景观可以满足不同康复者的精神需求与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康复疗养区域的附加价值。3)建筑方面,加入了疗养功能。为了避免功能交叉,将疗养区和康复护理区分楼而设。因基地南侧相对嘈杂,将康复护理区布置于南侧,疗养区布置在北侧入口,面向内部环境,较为安静;将餐厅由基地东北角移动至西北角,相较于原有餐厅位置,新位置更加方便快捷,便于新华医院就医人员和康复疗养人员无障碍就餐,且新位置面对中心绿地,有着良好的景观视线;二号病房楼东移,让出更多中心绿地,行政楼与二号病房楼功能整合;锅炉房非核心功能,东移至东北角。

3.2 道路及交通流线设计

该方案道路及交通流线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不同需求人群的流线需求,同时参考了《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加设了地下车库和连廊等内容,用以更好的实现人、车、污多层次的分流需求,其流线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停车方面,设置地下停车场,缓解了地面的停车压力,同时增加了停车位数量,由原来的仅有地面停车位510辆增加为地面停车340个,地下车库停车490个,共计820个停车位,满足了停车需求。2) 车行流线与停车位统筹规划,车行出入口分设在四个场地入口上,且与一期工程车行流线相衔接;地下车库出入口分设在南北两侧,缓解市政交通压力;污物流线仅涉及西、北两侧,尽可能减少对院区的干扰。3)规划中结合屋顶花园设计了几条风雨连廊,便于康复人员无障碍通行各处,并利用新华医院资源,且便于后勤就餐服务。其中东侧连廊用于就医以及就餐;二号病房楼通过连廊与门诊区相连,便于无障碍就医;西侧连廊作为污物与送餐流线。4)消防流线与地面车行流线同线,可以畅通无阻的到达医院各处,有效的减少通行时间。

3.3 功能分区设计

功能分区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到不同客群的需求不同,以“互不干扰、独立分区、便捷”为设计原则。其中,中心绿地集中布置,并在不同的建筑分区中,分设局部绿地,形成更好的景观层次和视野;专科医院集中布置,入口设置在南侧偏东,靠近新华医院,便于利用新华医院资源;疗养区和康复护理区独立分区,设置不同的主入口,减少相互干扰,提升品质;行政功能整合到二号病房楼,减少建筑数量,便于分区。

4 建筑单体设计

4.1 康复楼

4.1.1 建筑功能设计

在实现分区布置的同时,建筑功能也实现了一定的整合和分层布置,有针对性地实现不同客群的康养需求。

将专科医院于康复楼一层集中布置,包括专科康复门诊和健康管理中心,其中门诊入口偏向新华医院一侧,更好地利用医院的资源;管理中心入口设置在西侧,便于为西侧住宅区提供服务功能;其次,半自理区和失能区也是分层布置,活动较为便捷的半自理区布置于底层,失能区位于高层,减少失能区对半自理区的干扰。

4.1.2 平面布局设计

康复区共设有1 046个床位,满足使用要求。

平面设计采用单内廊集中走廊的条形单元形式,将病房设在走廊南侧,护士站等辅助用房设在走廊北侧,以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规范要求。考虑到康复人群身体状况差异较大,环境需求不同,将康复区进行区划处理,等级由高至低,分别设置两室一厅、一室一厅、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分别从3个角度,采光状况、景观资源、医疗资源积极布局,考虑南侧采光景观资源较好,集中布置等级较高的两室一厅、一室一厅、单人间;北侧采光资源差,集中布置三人间;西侧采光资源较差,但具有屋顶花园景观资源,布局双人间。

失能失智区病房布局原则和半自理区相似,但考虑到失能失智患者的自理能力较差,适当减少了单人间的数目;考虑到这些人员室外活动不便,每层适当扩大了公共活动区的面积,以便于失能失智患者理疗复健。

4.1.3 流线设计

分层布置的设计思路,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的流线需求,避免流线交叉。首先专科医院集中设置在一层,避免了对康复病人的干扰;康复区的半自理区和失能失智区分层设置,分流明确。其次是建筑与风雨连廊結合,使得病人可以无障碍地通行到医院各处,流线更加方便、合理。

4.1.4 造型与装饰设计

为了取得更好的整体性和视觉效果,建筑形象设计延续了医院一期的风格,材料以红砖为主,尺度适宜,注重细节温暖厚重;为了塑造更好的沿街形象,康复楼的入口空间规划了一定的通透性,同时也可以弱化医院自身可能带来的压抑气氛;建筑室内装修采用明快的暖色调,营造出明亮、开阔、舒适的康复环境,帮助康复者舒缓身心。

4.2 疗养楼

4.2.1 建筑功能设计

疗养楼的功能比较简洁和集中,一层布置了疗养大厅、医护办公区、集中的公共活动区以及部分疗养房间;公共活动区集中布置,可以减少对楼上疗养房间的干扰;其他楼层则以疗养功能为主,辅以医护站等功能。

4.2.2 平面布局设计

疗养区共规划房间121间,床位215个,满足使用要求。

疗养区的整体布局呈“C”字型,其平面护理单元主要是由病房护士站、治疗用房、医护人员用房和辅助用房等部分组成,病房位于南北两侧,辅助用房集中位于西侧,避免职能交叉。

在病房的布局上,根据采光、位置的不同,可分为4种。1)端户户型,具有两个采光面,且景观资源最优,将端户进行放大,形成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三房A套型。2)南向采光充足,景观资源良好的位置,布局面积较大、等级较高的舒适型二人间B套型及大二房C套型。3)北侧采光较为不足,且部分病房面对厨房,因此集中布置等级较低的D、E套型。

4.2.3 流线设计

护士站集中设置在西面,位于南北两侧病房的中间地带,既能缩短护士站到病房区的距离,又有效地避免职能交叉;建筑也与风雨连廊结合,病人可以无障碍地通行到医院各处,便捷的同时又能加大对医院资源的整合利用。

4.3 其他建筑单体

餐厅分为2层,设有公共就餐区和包间2种就餐形式,满足多种就餐需求,二层还设置了露台,可以在就餐的同时观赏中心绿地的景观;因太平间非核心功能,将其移到地下,有效避免对康复疗养区的干扰。

流线方面,餐厅也与风雨连廊结合起来,使得病人可以无障碍的通行到医院各处,流线更加方便、合理。

5 结语

在鄂州梧桐湖小镇新区新华医院项目的规划中,从 “以人为本”的设计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在康复、疗养方面的不同需求,人性化地设计了无障碍通行、功能分区、医患分流等内容,引进了专业的人才和高效的医疗系统,外观上温暖厚重,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康养环境,较好地实现了“医养结合”的目标。同时还通过景观的打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医院能耗,实现了院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269-270.

[2]杨一帆.医养结合要真正“合”起来[N].健康报,2020-05-13(6).

[3]陈虹. 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质量发展[N].中国人口报,2020-05-11(3).

[4]乔木,田娟.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之路——以江苏省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3):32-33.

[5]杜娟,田嘉禾.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9):68-70.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困惑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