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

2020-09-06吕永聪赵建颖罗林川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0期

吕永聪 赵建颖 罗林川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SMI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超声检查发现50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52个斑块,分别运用超声SMI技术和e-flow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本次观察5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52个斑块,运用e-flow检测技术检出斑块内新生血管阳性率48.1%(25/52),显著低于超声SMI技术的阳性率80.8%(42/52)(P<0.05)。 结论 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率优于超声e-flow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SMI技术;超声e-flow技术;新生血管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SMI technique in the evalu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related index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linical detec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52 plaques in 50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detected by ultrasoun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ultrasonic SMI technique and e-flow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neovascularization in plaque. 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52 plaques among 50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ere observed. The positive rate of neovascularization in plaque detected by e-flow technique was 48.1%(25/52),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ositive rate of 80.8%(42/52) in ultrasound SMI technique(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SMI technique is better than ultrasound e-flow techniqu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neovascularization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t has a great advantage in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related indexes, and it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Ultrasound SMI technique; Ultrasound e-flow technique; Neovascularization

隨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均不断在发生改变,社会老年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发病率逐渐升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亦逐渐攀升[1],对中老年群体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而颈动脉硬化斑块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诱因,有相关文献报道,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产生和发展与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紧密联系[2-4],严重时可引起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脱落栓塞,故而尽早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对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有研究表明,超声e-flow检测技术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测在临床上被大力普及,但却存在无法准确了解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检查费用高以及耗时长等缺陷[5-8]。另一方面,超声SMI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微血管超声成像技术,具有快捷、经济、准确以及成像清晰等优势,并且对低速血流敏感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超声e-flow检测技术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的劣势。因此,为系统对比超声e-flow检测技术和超声SMI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超声检查发现50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52个斑块,分别应用超声SMI技术与e-flow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超声SMI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筛查出脑卒中高危患者,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超声检查发现50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52个斑块。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0~82岁,平均(68.06±8.33)岁,曾有脑梗死病史22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明确研究意义,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确诊标准、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确诊标准:运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颈动脉内中膜(IMT)值测定,根据2011年血管超声检查指南,IMT值>1.0 mm,判定为增厚,IMT值>1.5 mm,判定为斑块形成。根据斑块在二维图像上回声的特点,可分为: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

纳入标准:1)确诊为颈动脉硬化斑块,且斑块为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者;2)明确研究意义,依从性较强者。

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弱者;2)斑块为等回声或强回声斑块者;3)患有精神疾病类者;4)伴有严重心肝肾脏器质性疾病或患有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完成超声SMI检测和e-flow检测者。

1.3 仪器和方法

1.3.1 关于SMI检测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采用东芝Aplio500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10 MHz,进行常规颈动脉纵横扫查,观察颈动脉斑块的位置、大小、表面特征以及内部回声。在清晰显示斑块二维图像后,启动SMI模式,调节彩色增益至即将出现噪音为止,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情况并做好记录。

1.3.2 关于e-flow检测方法  采用Aloka Prosound α7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10 MHz,进行常规颈动脉纵横扫查,清晰显示SMI检测同一斑块后,启动e-flow模式,调节彩色增益至即将出现噪音为止,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情况并做好记录。

1.3.3 评价指标  超声SMI检测方法和超声e-flow检测方法均根据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情况进行归类:若斑块内可见线状、点状或条状的血流信号,并经二维超声检查排除了斑块内钙化灶,即可判定为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斑块内检出血流信号归为阳性(封三图5);若斑块内未能检出血流信号归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2个斑块分别运用SMI与e-flow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SMI检出血流信号阳性42个,血流信号阴性10个,阳性率80.8%(42/52);e-flow检出血流信号阳性25个,血流信号阴性27个,阳性率48.1%(25/52)。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6,P=0.020,P<0.05),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率明显优于超声e-flow技术,见表1。提示超声SMI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梗死发病率日益增高,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颈动脉容易发生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形成,严重时甚至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堵塞,引起脑梗死[9]。目前已有新的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主要由于颈动脉硬化的易损斑块存在,并且易损斑块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密切相关,而新生血管可以通过诱发斑块破裂、出血和脱落,进而导致脑梗死[10]。因此,尽早运用超声设备检测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时治疗易损斑块,对于预防脑梗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既往已有相关研究利用超声e-flow检测技术以及超声造影技术(CEUS)针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进行评估。超声造影技术主要是通过超声造影剂检测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进而观察新生血管的分布与走行,并且可以通过斑块内的增强信号评估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情况。但是,造影剂因其价格昂贵,检查过程繁琐复杂等缺陷,使其广泛应用和全面普及受到限制。超声e-flow检测技术是基于复合阵列探头,加上复合脉冲成像技术,可以真实的反应微细血液循环的灌注情况[11]。谢冬敏等[5]研究指出超声e-flow检测技术能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信号,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与分布,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并初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另一方面,超声SMI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微血管超声成像技术,其通过采用新的多普勒算法,可高帧频、高分辨率地检测低血流速度的微血管,理论上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易检测出血流速度较低的微血管,在无需造影的情况下即可对病变的微血管成像[12]。

颈动脉硬化斑块根据二维图像上回声特点,可分为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李丽等[13]研究指出低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显示率较高。本研究选取低回声、混合回声斑块52个,运用超声SMI技术检测新生血管阳性率80.8%(42/52),运用超声e-flow技术检测新生血管阳性率48.1%(2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阳性率明显优于超声e-flow技术。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新生血管越多,斑块越不稳定,引起脑卒中风险越高。运用超声SMI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率高,可以大大避免因检测新生血管显示率低而产生的假阴性,有利于易损斑块的检出。同时超声SMI技术具有无创、快捷、经济、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故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及全面普及应用。

对于斑块稳定性的全面评估,除了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之外,还需通过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表面特征和内部回声。易损斑块表面特征常表现为斑块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纤维帽不完整)及溃疡性斑块(纤维帽破裂不完整,形成“火山口征”)等[14-15]。斑块的内部回声可反映斑块的組成成分,观察斑块的内部回声有助于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易损斑块内部回声主要表现为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16]。二维超声联合SMI技术因其能充分显示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表面特征、内部回声以及新生血管的情况,全面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易损斑块的检出率。尽早检出易损斑块,及时进行临床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受条件所限,本研究仅选取了50例患者共52个斑块进行统计,后续有必要进一步采用大样本以及多中心联合研究,以期为临床规划治疗方法提供更为全面以及专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任海迪,胡晓灵,郭冬梅.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19,37(2):78-81.

[2] 刘萌,王晓曦,王亚珍,等. SMI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719-723.

[3] 杜阳春,王小燕,蓝春勇,等.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 19(3):188-190.

[4] 王洁,于蕾,郭淮莲. 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评价及其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6(8):676-680.

[5] 谢冬敏,许映斌. E-Flow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及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 25(4):691-693.

[6] 李文兰,朱叶锋,冉海涛. 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1):55-58.

[7] 张红雪,杜建文,王洪. 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J]. 河北医学,2017,23(8):1343-1345.

[8] 冯华,王培,鲁大伟.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非稳定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19,16(6):60-62.

[9] 刘福双,陈亚娟,李越. 急性脑梗死患者UA及hs-CRP与其不同血管部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辽宁医学杂志,2020,34(1):10-12.

[10] 陈盈,王丽娟,周杨杨,等. 超微血流成像( SMI) 技术诊断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1例报告[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5):466-467.

[11] 刘永岭,柴春英,张琪. 超声e-Flow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效果评价[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3):175-177.

[12] 马燕,李刚,李晶,等.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物血流[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5):659-662.

[13] 李丽,张小红.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及预测脑卒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8):1112-1115.

[14] 姜玉新,张运.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6:348-349.

[15] 吕琦,惠品晶,陈剑华. 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3):243-247.

[16] 陳宏平,周见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17,36(26):174-176.

(收稿日期: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