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2020-09-06韦海棠李静黄春力马艳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动态监测

韦海棠 李静 黄春力 马艳华

【摘 要】 目的:探究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约有1000名孕妇,从中选取61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611例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分娩前及产褥早期D-二聚体值,按照妊娠状态分组,A组为妊娠早期(14周前),共203例,B组为妊娠晚期(32~42周),共204例,C组为产褥早期(产后48~72h),共204例,对三组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B、C两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A组,A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高于B、C两组,B、C两组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A组,三组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剖宫产分娩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孕妇(P<0.05)。结论:妊娠晚期、产褥早期女性血浆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早期女性,在产褥早期女性中,剖宫产分娩方式下D-二聚体水平高于阴道分娩方式,且若产褥早期女性血浆内的D-二聚体水平较分娩前持续增高,进而静脉血栓发生率增高,可为产妇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妊娠期及产褥早期;D-二聚体水平;动态监测;血栓栓塞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WHR201910263

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上升意味着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的形成[1]。临床研究证明,D-二聚体在排除静脉血栓、肺栓塞中有着重要意义[2]。正常非妊娠妇女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正常人群参考区间范围,但在妊娠期女性中,随着孕周增加,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上升趋势,至孕晚期时,其水平含量为孕早期的1.53~5.7倍,产褥早期D-二聚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分娩前[3]。因此,在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女性中,如D-二聚体异常增高,且维持超过3d没有下降,甚至有上升趋势,需高度警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约有1000名孕妇,从中选取61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611例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分娩前及产褥早期D-二聚体值,其中,初产妇296例,经产妇315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48±2.46)岁;孕周32~42周,平均(36.89±1.59)周。按照妊娠状态分组,A组为妊娠早期(14周前),B组为妊娠晚期(32~42周),C组为产褥早期(产后48~72h)。

纳入标准:1)无孕期严重并发症;2)临床资料完整;3)无并发心肝肾等器官性重大疾病;4)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妊娠期接受过影响凝血功能药物治疗;2)入组前6个月内有输血史;3)妊娠期存在免疫系统性疾病;4)流产史或胎儿发育异常史。

本次研究均为自愿参与,参与者对研究知情同意,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血液样本采集:孕妇入院后,均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置于浓度为0.11mol/L的枸橼酸钠一次性真空抗凝管中,在室温下以2500r/min速度离心10min,取血浆样本,并在2h内完成检测。

样本检测:以免疫比浊法经血凝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型号:RUN-2048A)检测,以D-二聚体水平<1.0mg/L为参照。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三组D-二聚体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TI)、凝血活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水平;并分析C组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产褥早期D-二聚体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至SSP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D-二聚体和凝血水平的比较

B、C两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A组,A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高于B、C两组,B、C两组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A组,三组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组血栓栓塞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

本次研究入选6例血栓栓塞孕妇,均为下肢静脉血栓栓塞;C组中剖宫产分娩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孕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浆中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作为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的标志,临床上多用其作为判断机体内是否存在血管栓塞和继发性纤溶的诊断指标[4]。D-二聚体水平在临床上的诊断范围较广,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但是在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女性中的临床报道较少。

现阶段,对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女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主要借助血管造影及血管超声,该方式对部分孕产妇存在不适应性,且检测成本较高,检测过程中的放射性对腹中胎儿产生不利影响等[5]。临床研究发现,在女性妊娠期及产褥早期,体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升,因此,可考虑将其作为判定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女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指标[6]。本次研究显示,孕早期女性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但随着孕周增加,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上升趋势,至孕晚期时,其水平含量为孕早期的1.53~5.7倍,维持至产褥早期。在不同分娩方式中,产褥早期剖宫产方式下的D-二聚体水平含量要高于阴道分娩方式。这提示,D-二聚体水平浓度升高并伴随纤维蛋白原的减少,是导致产后出血严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妊娠晚期及产褥早期女性中,因血栓形成需要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可导致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7]。

现阶段,国内对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预防价值研究和对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的研究在临床上已有多例报道,但是缺乏对孕期及产褥期D-二聚体生理性升高的考虑,及动态监测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将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概率评估,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孕产妇酌情实施影像学检查确诊。通过明确静脉血栓早期筛查检出率和D-二聚体筛查异常率,达到规范产妇静脉栓塞性疾病预防及诊断,做到对疾病的早期預防和诊断,以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形成。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及产褥早期女性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实施动态监测,可明确其与静脉栓塞形成的关系,这在临床上可为静脉栓塞性疾病的预测及诊断提供一定价值,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燕,陆勤,奚杰,等.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对妊娠期和产褥早期女性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6):1224-1227.

[2] 雷敏,江德鹏.D-二聚体检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7):985-987.

[3] 刘道彦,李洪春,石祥奎,等.正常妊娠孕妇不同孕期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7,14(03):82-84.

[4] 张阳,马锦琪,陈建英.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改变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4):89-90.

[5] 王秋桐,安洁,安跃震,等.不同孕期妇女血浆中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化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02):207-209.

[6] 蔡小桃,雷敏宜,许怀通,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中晚期及产褥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8):22-24.

[7] 王中英,董春霞,姚晓非,等.血浆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在2型糖尿病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84-185.

猜你喜欢

动态监测
区域动态气象干旱强度指数与应用探讨
动态心电心阻抗监测系统的研究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浅谈实现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的可行性措施探究
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独立学院专业绩效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浅谈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及应用
浅谈A/B级洁净区的动态监测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动态监测血栓前体蛋白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