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鄂东植棉区麦棉连作与机收的小麦品种筛选
2020-09-06张登科蔡正军李蔚黄晓莉闫振华张华崇赵树琪戴宝生
张登科 蔡正军 李蔚 黄晓莉 闫振华 张华崇 赵树琪 戴宝生
摘要: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变化,棉花种植模式由套作逐步向连作发展,在鄂东平原地区开展适合麦棉连作栽培的小麦品种筛选试验,为棉田周年机械化技术模式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年试验条件下,扬麦20、华麦1168和冈15-35的产量构成因素协调性好,抗赤霉病性较好,在迟播模式下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在麦棉连作模式下,扬麦20、华麦1168和冈15-35可作为鄂东平原地区麦棉连作的小麦推荐品种。
关键词:鄂东植棉区;麦棉连作;机械收获;小麦;品种
中图分类号:S562.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20)04-0025-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0.04.005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in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ituation, the cotton planting model has gradually evolved from intercropping to continuous cropping. Wheat variety screening for wheat-cotton continuous cropping cultiv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Eastern Hubei Plai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tton field anniversary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is conditions, the yield components of Yangmai 20, Huamai 1168, Gang 15-35 are well coordinated, and they can still obtain higher yields in the late sowing mode. Therefore, under the wheat-cotton continuous cropping model, Yangmai 20, Huamai 1168 and Gang 15-35 have high yields and good resistance to scab, which can be recommended for wheat-cotton continuous cropping in this region.
Key words: Eastern Hubei cotton planting area; Wheat-cotton continuous cropping; Mechanical harvest; Wheat; Varieties
0 引言
近年来,棉花价格低迷,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下滑,棉花生产进入低谷,棉花生产面临着重大变革[1]。在栽培模式方面,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种植模式多年来以棉麦套作比例高,该模式采用棉林套播小麦,播幅较小,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冬春季节光热资源,导致小麦产量低;该模式棉花追求的是高产再高产,导致生育期长,从4月中旬到11月中下旬,全生育期达210天以上,由此带来棉花费时费工[2];该模式利用“稀植大棵”方式,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导致成熟期长,收花次数多,不利于机械化一次性收花。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面积的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棉花全程机械化已经在长江流域棉区多地进行试验示范[3-5]。麦棉连作全程机械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栽培的重要发展方向[2,6]。为获得周年高产高效益,棉麦连作模式棉花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收获在10月20日左右[7],但小麦种植的耕整地、播种,农时相对较紧张,一般在11月上旬完成。因此,作者在鄂东平原植棉区麦棉连作栽培模式下,开展适合棉麦连作的耐晚播小麦品种筛选,以期为确定适宜该模式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梅家墩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为棉花与小麦连作田, 2018年10月30日棉花机械化秸秆还田。试验地土壤为冲积潮土。
1.2 试验品种
参试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漯麦163、扬麦20、襄麦35、襄麦25、襄麦55、扶麦1228、冈15-35、冈15-38、鄂麦DH16、华麦1168、鄂麦596、庆麦5026共13个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每品种种植面积为200 m2,不设重复。播种前撒施进口用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均为16%)450 kg/hm2,旋耕后播种小麦。播种方式采用人工条播,行距为30 cm,播期日期为11月2日,设计密度为225万/hm2基本苗。小麥收获前每个品种采取 5 点取样法(每点行长1 m),调查有效穗数,并从中抽取50穗测定穗粒数与千粒重。大区实收测产。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时期与生育期
各品种生育期如表1所示,生育期幅度为186~190天,其中郑麦9023和冈15-35生育期最短,均为185天,襄麦35生育期最长,为190天。各品种抽穗期差异较大,其中郑麦9023、冈15-38和扶麦1228抽穗期较早,为4月2日,襄麦35抽穗期较晚,为4月9日,两者相差6天。成熟期次序与抽穗期基本一致,但成熟期差异幅度小于抽穗期。这可能由于高温导致晚熟小麦提前结束灌浆,形成高温逼熟[8]。
2.2 产量性状、赤霉病抗性和产量分析
由表2可知,扶麦1228和襄麦35植株较矮,株高分别为78.0 cm和78.5 cm,襄麦25和襄麦55株高较高,分别为94.6 cm和95.3 cm。鄂麦DH16、庆麦5026、扬麦20、襄麦25和襄麦55赤霉病抗性较好,田间观察发病率均在20%以下。
田间小区测产,各品种的产量变化幅度为6052.25~7792.50 kg/hm2,扬麦20的产量最高,为7792.5 kg/hm2,次之为冈15-35,产量最低的为郑麦9023。产量因素分析显示,扬麦20和冈麦15-35有效穗和穗粒数较高,粒重中等。说明在迟播条件下,选择分蘖能力强,有效穗多的品种有助于获得高产。
3 讨论与结论
在麦棉连作模式下,小麦播种较晚,为获得较高的周年生产效益,需要筛选适合耐迟播的小麦品种,以保证产量。试验结果可知,扬麦20、华麦1168、冈15-35的产量构成因素协调性好,抗赤霉病性较好,在棉麦连作迟播栽培模式下,仍能获得7500 kg/hm2以上的产量。因此在鄂东平原地区麦棉连作模式下,扬麦20、华麦1168和冈15-35可作为该区域麦棉连作的推荐小麦品种。
参考文献
[1] 汪宏伟. 我国棉花产业现状及长江流域棉区转型升级的思考[J]. 棉花科学,2019,41(4):2-5.
[2] 蔡正军,戴宝生,李蔚,等.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J]. 棉花科学, 2019, 41(4):19-21
[3] 罗华二,孙玉海,郑霞,等. 江汉平原棉区麦后短季棉直播示范述评[J]. 棉花科学,2016,38(2):44-46.
[4]曹鹏,羿国香,别墅,等. 湖北地区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农学学报,2016,6(7):64-66.
[5] 秦鸿德,周家华,黄晓莉,等. 夏棉低耗高效直播种植技术[J]. 中国棉花,2018, 45(11):49-50.
[6] 刘瑞显, 周治国, 陈德华,等.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三集中”的轻简高效理论与栽培途径[J]. 中国棉花,2018, 45(09):15-16.
[7] 閆振华, 赵树琪, 张华崇,等. 中棉所50在鄂东棉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探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7(22):4230-4233.
[8] 张英华,杨佑明,曹莲,等.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旗叶与非叶器官光合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01):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