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NA的苏州旺山村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2020-09-06丁金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山村网络空间

葛 妍 丁金华 周 莉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苏州 215011

在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区域旅游规划转向乡村地区[1]。对于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早有涉及。国外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基于区位理论。我国对其的研究在物质空间层面主要集中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2],如空间布局及演变特征[3-4]、空间功能性[5]等方面;在社会层面主要集中在对乡村消费者的行为[6-7]、旅游地地缘网络结构[8]、政策对旅游地消费的推动[9-10]等方面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多将空间结构模式、演化过程作为空间更新策略的依据,而对社会需求与空间结构两者综合考虑的研究较少。此外,大多研究采用定性方法,缺乏对乡村旅游地空间进行深入、客观的定量化分析。

本文以苏州旺山村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地空间网络结构,关注“空间-人”的互动关系,立足村民与游客的行为需求,构建社会网络空间结构模型,从整合性、凝聚性与稳定性3方面量化空间结构并尝试提出空间规划策略,为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是聚焦于社会结构与关系视角的分析方法[11]。近年来,学者开始尝试将SNA用于地理与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把空间作为个体行动者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12],有别于大多学者曾经采用GIS和空间句法技术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进行分析。GIS在宏观与中观层面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分析较为有效[13],但难以对较小尺度及特定点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空间句法常用于区域内物质空间结构分析,在度量社会空间中难度较大。

本文对案例地空间类型的划分主要以资源与功能为依据,首先,将空间分为生活、生产与生态空间[14],并将“三生”空间作为乡村旅游地空间网络构建基础;其次,收集整理当地村民与游客空间使用数据并转换为矩阵数据,构建可视化网络结构图与量化数据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整合性、凝聚性与稳定性的量化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与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乡村旅游地空间乡村性与公共性提升的规划策略。

2 模型构建

2.1 研究靶区

旺山村位于苏州西南部的郊区,总面积为613.2 hm2,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景观。本文选取苏州旺山村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旺山村是典型的乡村旅游地,具有景区依托型和城郊依托型乡村旅游村落的基本特征;二是旺山村在规划引导下有完整的规划和发展村落建设与景区开发基本同步,乡村共同体尚存。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根据苏州旺山村新农村建设相关规划文本及村委会基本数据,对乡村旅游地空间类型进行划分,步骤如下:1)根据对基地实地调研与访谈,在原有旺山村道路交通及空间功能规划的基础上,将空间类型划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并细分为32个空间节点(表1)。2)2018年10月11—13日,在苏州旺山村进行问卷与访谈调研。随机问卷发放给当地村民与游客,问卷内容包括人群的基本情况、使用空间类型与路径,发放问卷75份,去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份,其中村民问卷37份,游客问卷24份。在UCINET 6.660软件中形成空间节点的多值有向矩阵,通过临界点对各个单元数值进行切分,有效地将多值数据转变为二值数据,并用NetDraw 2.165软件得出基于村民与游客行为需求的空间网络结构。

表1 旺山村空间节点

2.3 研究数据处理

根据乡村旅游地空间网络结构的组成要素,确定整合性、凝聚性、稳定性作为空间网络结构的量化指标,并选取中间中心势、度数中心度、切点与K-核为特征参数,运用UNCINET 6.660软件计算得出旅游地空间网络各特征参数值(表2)。

表2 乡村旅游地空间网络结构量化参数指标及意义

3 社会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3.1 整合性分析

3.1.1 图的中心势

计算可知,旺山村基于村民与游客行为的社会网络空间结构中间中心势分别为15.72%和24.11%[15],相较星形网络100%的中心势而言,值相对偏低,表明旺山村的社会网络空间结构中心势较低,整体社会网络结构松散,社会交往活动频率较低。

3.1.2 点的中心度

在计算结果中,将占比率越大的空间节点作为旺山村核心节点(表3)[16-17]。旺山村基于村民行为需求的社会网络空间是多核心集聚空间格局,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核心空间为9(农民公园)、22(旺山商贸集市)、27(叆叇岭),向心集中程度较低。“三生”空间表现出不同中心性,生活空间节点总体中心度高,生产空间节点较低,生态空间的社会网络中心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离散程度(将极差作为离散程度的衡量标准,极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如27(叆叇岭)与13(乾云寺)、18(九龙潭)。

旺山村基于游客行为需求的社会网络空间呈现中心集聚空间格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核心空间为14(钱家坞生态农庄)、15(上山塘生态休闲度假村)、27(叆叇岭),在整体空间网络中向心集中程度较高。在“三生”空间的总体中心性分析中得出,游客主动参与性相对较强,主要体现为游客对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行为需求较大。生产空间按具体功能形态主要分为两类,即农家乐等餐饮消费空间(15、16、17、19、20、21、22)与生产体验空间(23、24、25、26、29)。根据社会网络中心度分析,农家乐等餐饮消费空间的吸引力较大,而生产体验空间需求消解削减。

表3 旺山村村民与游客社会网络空间节点中心度出度

3.1.3 基于社会网络空间整合性的物质空间分析

通过网络整合性相关计算分析得出,旺山村整体社会网络空间结构中间中心势为17.84%,集中趋势不明显,整体网络完备度较低,但整体交往活动的强度较弱,呈现为松散化趋势。

以村民行为特征为研究视角,村民对“三生”空间皆具有依赖性。在旺山村旅游地物质空间规划中,资源整体呈现复杂性与多样性,但分布较不均匀。在生活空间中,村民对村落聚居生活空间依赖程度与交往强度相对较高,部分节点空间(7、8、9等)在整体空间结构中支配性较强,应通过聚居空间的营造与更新,保留空间中传统乡村性、文化性元素,保护村民的地缘社会网络。然而,生活空间在整体结构中的强支配性易造成旅游地空间格局固化趋势。

村民对生产空间的需求表现为较弱的状态,参与度相对较低。在旅游社会活动的驱动下,旺山村生产空间逐渐异化为旅游消费空间,结合实地调研,生产空间的规划开发模式较为单一,以餐饮旅游消费空间为主。在旺山村空间规划中,需对25(苗木场)、26(耕岛)中心性较小的生产空间,进行特色保留性开发,增强村民群体在生产空间中的参与性、与游客的互动性,促进生产空间多元化模式发展,推动乡村传统人地关系的和谐与乡村内生式发展。

村民行为特征下的社会网络生态空间节点中心性,呈现为离散程度较高的状态,在物质空间中表现为生态空间对村民的吸引力差异性较大。生态空间节点(12、27、28、30)位于旺山旅游地核心位置,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空间通达性好,且12(宝华寺)是旺山村村民传统文化与信仰的依托载体,局部空间整合性较好。通过对比分析中心度较高区域(12、27、28、30)与中心度较低生态空间节点(13、18、31、32)可知,空间通达性、根性文化、生态基底与其吸引力具有正相关性。

以游客行为特征为研究视角,社会网络空间结构呈现明显向心趋势,受旅游地消费文化的影响,游客行为存在现代旅游诉求的非原根性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旅游地核心空间区域形成以生产空间节点15(上山塘生态休闲度假村)、29(旺山茶园)为主导的空间群体。在城市化与现代发展导向下,旺山村生活空间节点(1、2、3、7、8、9)中心度较小,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生产体验空间(23、24、25、26、29)的吸引力不足,生态空间的总体整合性较低,且景观吸引物的特色与乡土文化的营造难以满足客源诉求。

3.2 凝聚性分析

本文通过“切点”分析,对应与结合研究在村民与游客行为需求下的社会网络空间的凝聚程度与关键节点空间,加强关键节点的空间引导性与旅游吸引力[18-19]。

通过“切点”计算得出,在基于村民行为特征的社会网络空间中,切点数为5个,比例为15.625%,凝聚性较差;基于游客行为特征的社会网络空间中,切点数为2个,比例为6.25%,凝聚性相对较好。对应村民与游客社会网络空间,共有“切点”空间为27(叆叇岭)(图1、图2),因此,叆叇岭是旺山村旅游较为重要的空间节点,是联结各子区块的关键纽带空间。

图1 旺山村社会网络空间切点分布图(村民)

图2 旺山村社会网络空间切点分布图(游客)

3.3 稳定性分析

3.3.1 K-核

通过计算得出,在社会网络空间结构中,K最大值为5,比例为18.75%,K-核值不大且成分比例较低,局部稳定性较弱。旺山村中的“5-核”成分(1、2、5、8、9、21)为生活空间,其间的社会网络较为稳定。但是,生活空间子群周边节点空间的K值较低,生活空间与生产、生态空间之间相对割裂且尚未构成较好的社会关系,结构形态呈现树枝状与条状结构,尤其是“1-核”与“2-核”的空间节点(图3)。

3.3.2 基于社会网络空间稳定性的物质空间分析

通过网络稳定性相关分析得出,“5-核”比例为18.75%,生活空间“5-核”比例较高,表明生活空间局部结构稳定性较好,但整体网络稳定性较差。旺山村由政府主导,限制了旅游地公共资源的流动与扩散,导致生活空间与消费空间之间缺乏联系。结合调研情况,村民处于弱势地位且具有较少的话语权,村落聚居空间的规划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游客的需求亦难以满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地社会空间中的互动性。

4 苏州旺山村空间更新规划策略

通过运用SNA对苏州旺山村旅游地社会网络空间的量化分析,从整合性、凝聚性与稳定性3个层面分析空间的社会表征,通过构建单元环状网络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复合化、营造多层次景观体验空间、优化空间规划过程和反馈机制,提升村民的乡村认同感,协调乡村旅游地的人地关系,同时,满足游客的原根性诉求与休闲娱乐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图4)。

图3 旺山村整体社会网络空间“5-核”分布

图4 旺山村空间更新规划策略技术路线

4.1 增强网络整合度:单元环状网络空间构建

针对网络整合性分析结果中旺山村空间可达性与引导性不足、生活空间开放性欠缺等现状,在空间规划中考虑到网络节点中心度值较高,将其作为核心单元中心来形成环状空间网络中心。在社会网络空间结构图中,13(乾云寺)、25(苗木场)、26(耕岛)等为条状或树枝状结构,围绕核心单元展开,形成环状空间节点分布,能有效提高旺山村物质空间网络的完备度与整合性,促进空间的连通性与引导作用。村民与游客在网络中维持社会网络、跨越距离构建新的社会关系,形成信息互动、空间资源共享的乡村旅游地单元环状网络空间,提高各节点空间中心度,增强物质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整合性。

4.2 增强子群间联系性:空间功能复合化与多层次景观体验空间营造

根据SNA与其在物质空间的透射可知,从空间功能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需要提升聚落生活空间的营造,满足村民需求;改善旅游地景区景观规划模式,激活交往空间以达到社会需求与旅游空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一方面,空间功能的复合化规划利于巩固村民的内生式力量,保护与延续地缘社会网络。旺山村中,1、3、5、6是由以农家乐、居住为主的生活空间转向生产-生活复合功能空间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空间功能复合化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满足游客不同旅游空间诉求。以具有特殊结构的土地利用模式的旺山村耕岛内的水域生产空间为例,在空间规划中使水域空间所在的生产空间具备复合功能,如生产服务功能(种植饲养)、生活休闲功能(旅游观光与科普教育)与生态服务功能(雨水调节、植被保育)。

基于旺山村生态环境基底与特色乡土景观分布,从表层、中层与深层3个层面对景观体验空间进行规划,注重引导空间的景观吸引力,延长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在表层景观上,通过旺山村自然景观(叆叇岭、龙隐饶峰、九龙潭)与人文景观(宝华寺、旺山茶园)的结合,展现旅游地景观吸引物的独特性来满足游客表层体验的需求。此外,在村民需求的视角下,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是空间营造之基,优化服务型基础设施是空间供应的表层需求。在中层景观规划中,应注重社会群体的参与性。在深层景观规划中,应侧重于景观的反馈性,使游客感知到乡村文化,并吸引其再次游览,增强社会群体对乡村旅游地的文化认同感与游客的旅游成就感。

4.3 巩固社会网络稳定性:优化空间规划过程与反馈机制

“K-核”运算揭示出苏州旺山村社会空间网络稳定性较差。根据社会空间网络的“K-核”分布,对非“K-核”成分深入规划,在满足社会群体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物质空间的旅游吸引力。在旺山村中体现为保护“5-核”成分(1、2、5、8、9、21),其主要为生活空间,应该更新村落公共活动空间与相关空间资源,重构场所精神与归属感,保护传统乡村共同体。此外,在旺山村空间更新中,规划反馈机制主要设计调研社会群体的需求、统计旅游年度统计表,在此过程中,村民与游客的参与度较高。结合SNA的社会网络量化分析,针对旅游地空间使用的反馈,制定空间功能、要素等规划更新趋向,延长旅游生命周期,为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5 结语

随着旅游地物质空间的更新,人地关系的统一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20]。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地公共性、保护传统乡村社会网络、满足游客旅游诉求是乡村旅游地空间规划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旺山村乡村旅游地村民与游客的行为需求出发,为其物质空间规划提供方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理论,通过构建基于主体行为的社会网络空间模型并计算分析,从整合性、凝聚性与稳定性3个方面选取参数,通过社会空间网络结构特征透析物质空间,提出促进公共性与乡村性的空间规划策略。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山村网络空间
山村日出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21世纪城市规划的新思维
——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案例与优化策略》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山村之晨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山村晚归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