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习总书记脱贫致富闽东地区的实践意义
2020-09-05王亚楠
【摘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扶贫思想,对于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这部书当中,以一个国家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的角度出发,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心理学及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去细致的分析当时那个年代的经济状况,并以实际行动为闽东乡镇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闽东经济;金点子;脱贫致富
前言
通过对习近平讲话和著作的梳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发展是摆脱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扶贫需要切实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管理体制创新;扶贫攻坚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社会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
一、闽东经济发展状况
80年代末的闽东是福建省最穷的地区之一,总书记概括为“老少边岛贫”。面对贫穷、落后和愚昧。总书记深人革命老区、海岛边防、田间地头、深山老林、贫农家庭,访贫查苦、深挖穷根,寻求脱贫对策。他指出:对闽东,我是充满信心的,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他号召宁德地区党政领导不能当糊涂官、无为官、贪腐官。经过两年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战,在总书记离任时,宁德地区就实现了脱贫目标。
二、金点子
2.1“金”思想解放
弱鸟先飞无论在何时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指的不仅是大自然界的自然现象,而是延伸到人类社会闽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之上,弱鸟不能只等待上面给予的经济补给,一味的等待别人给,而从来不去自己创造。要转变思维,把“别人可以给我”的思想转为“我可以为我”,这样虽然会很累,但自己也会很充实,个人经济一定会慢慢上来。社会是一个个人构成的。这只是一个人,假如每个人都是这么想,也去这么做了,这个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毕竟每个人能创造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那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变得更好。所以,不能固步自封,敢于去尝试、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弱鸟也可以飞上青天。
2.2“金”党政建设
国之风气到家之风气之间的连接点对我而言就是那一级级乡镇干部,他们是上级命令的传达者,也是群众进行社会建设的带头者,假若带头人风气不正,那么必定这个地区会落后,干部们可以令国家给的工资,但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的人民群众没有,这是何等的令人痛心,每个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的才能和想法无处施展。这时我们的干部就因该带好头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可能性,为官者就是造福一方百姓,不能怕吃苦,政府部门的干部们也要仅仅围绕国家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将精力花在经济建设上,努力规划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上下一条心,拧紧一条绳,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带领人民群众一同富起来。
2.3“金”扶贫建设
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企业都是在“走出去”的状态,而“落下”的一批人民群众还因为各种因素留在“贫困”那一列名单里,而这时我们更不能丢下他们只鼓“走出去”的企业,我们是一家人,每个人都有享受富裕的权利,因此书中给的“开放与扶贫彼此融合、相互依存”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之下给出的共同富裕的最好的“金点子”我们不能随意抛弃哪一批人,因此要双管齐下,共同发展。
2.4“金”文化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误了几年就是一代,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很多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必定会遇到很多关于知识方面的阻碍,很多人有能力,但没有文化知识,就只能在各种机会前止步,这也是各种社会现象所总结下来的,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科技水平也会提升,那么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毕竟“科教兴邦,科教兴国”。
2.5“金”财政建设
财政经济不仅仅只是一个钱袋子,只管往袋子里塞钱,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财政经济应该是一个经济杠杆,是用来调节社会发展时所会发生的经济问题并予以解决。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下,尤其是在财政紧缩政策条件下,把握“给”与“取”是社会发展以来一直存在的地区间的政府与企业间的比较紧张的关系,政府在之前的工作中对这个问题一直报以模糊的理解,真正的是企业活起来,财政就有收入,企业就像是一泉眼,泉眼大了,水自然就会越流越多,政府财政收入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当然在反过来的特殊情况下,政府应该保持理性,花一分钱办一份事,切不可在投资企业的事情上“错投”、“乱投”,也要把钱花到对的地方去,切不可塞到自己的腰包。这也是很多地区的通病,干部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是无可描述的痛苦。
2.6“金”民族建设
中国共有56各民族,我们是一家人,但很多时候我们较多接触的还是汉族,当然还有本身就在边远地区,接触的比较多少数民族的人,但如果有一种56各民族经济发展状况,汉族可能就是名列前茅的,当然这不排除汉族的人口比较多的原因。但这也给我们一些警示,消息的闭塞就会让很多人失去很多富裕的机会,那么我想这也跟我们共同富裕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让少数民族“走出来”也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事项,经济发展双向开放,这样我们56个民族才能一家亲,一起过上好日子。
三、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时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等,对脱贫攻坚极具指导意义。一个地区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一个地区要想脱 贫,关键是要摆脱精神贫困。面对贫困,面对困难,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耐下心来、扑下身子,用无数小水滴前赴后继的粉身碎骨,来实现穿石的完美成功。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来 激励我们前行,战胜贫困,争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摆脱贫困,最重要的是要摒弃旧观念、老思想。解放思想,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彻底摆脱精神贫困。
四、结语
一章章真真切切的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详细记录下来,以上这一个个的“金点子”最终造就了现在大把大把的“金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当时社会发展情况之下能够始终如一的保持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融入群民当中、融入到华夏血液之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如果一个人想看清楚坐垫的纹路花色,就必须把自己的屁股移开”。年轻时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把自己移开,切切实实的走进贫困地区、走进群众、走进人的心里,并实实在在的制定解决当地贫困面貌的方案。
參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王亚楠,女,籍贯河南信阳,1997年1月,民族汉,研究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