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工程技术在多网融合环境下的应用研究

2020-09-05马佼佼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应用

马佼佼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广泛应用,社会各个领域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的技术革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原先多网融合技术的基础上,科研工作者研究、开发、再创新,促进了通信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安全问题及技术发展速度较慢等问题。为此,通过对多网融合基础概述,探讨其应用措施,以期提高通信工程的工作效率,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通信工程技术;多网融合环境;应用

引言

近幾年,随着5G通信、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应用,通信工程的技术水平也在先前的基础上迅速取得了突破,特别是现阶段基于融媒体、云平台以及物联网等载体技术和智能算法的研究,为信息通信工程的未来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基于多网融合背景的通信工程技术的应用正逐步凸显价值。

1多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多网融合是指通过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将通信工程中涉及的过程监控、终端管理、安全防护等,以及保证系统内运行多个子系统的控制监管体系与信息宽带网络互联互通。它以光纤作为数据资源传输的根本基础,以TCP/IP通信协议为重要保证,促成系统之间、系统与子系统内部的多级互联,从而构成基于多网融合的一体化、网络化、综合性信息集成监控系统。现阶段,依托于多网融合技术背景在通信工程技术应用中主要体现在高效融合多类子系统、子网络与通信工程的无缝衔接和通过IP协议有效控制网络及资源的融入两方面。对于多类型网络的有机融合,为了保证IP传输协议对于网络融合的效果,必须通过过程监管的软/硬件去促进系统内部各部分、各组件之间的联动以及数据资源的融合,以防由单一源应用的数字信息传输形成无效融合的情况。当完成有效融合后,将进行系统聚合、资源整合,并在整个过程中严格落实过程监管的各个环节,确保整个体系有效运转,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技术应用价值

2.1提升网络技术应用水平

现阶段,对不同类型网络融合的分析,其核心价值在于明确现存的网系网络之间存在缺点、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从多维、多域全面提升网络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研究的重难点问题。其中,稳定性技术、网络信息传输、QoS控制、宽带数字通信技术、超视距技术等都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体制内实现能力的大幅跃升,进而保障通信工程技术应用的高效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体系网络应用范围的拓宽。

2.2探索新型模式,创新通用网络体系机制

新型的多网融合模式体系构架已经广泛渗入到用户终端的各个环节中。网络平台实际构建在顶层通信技术体系上,通过高效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全域全面的移动通信、过程监管、实时感知和用户体验等,并通过智慧传感网络互通互联,实时共享即时通信、数字宽带、智能交互等多类多型环境,充分展现基于高尖端通信技术体制的多网融合应用平台。

2.3聚合平台资源,提高网络应用能力范围

现阶段,利用多类网络融合的技术可有效提升现有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不断丰富应用类型的基础上,为网络应用能力开辟广阔空间。此外,通过数据层面的分析,网络融合技术可依据不同类型的网络规划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专项的、有效的通信模式与网络软/硬件适配,显著提升多网融合的经济性、可靠性,进而从系统层面实现整体网络性能的提升。

2.4融合技术优势,提升局部通信建设速度

探索出如何高效实现网络融合影响通信建设速度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局部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现阶段,基于多类多型网络融合的技术研究已经在卫星通信、广电网络等网络信息传输可靠性方面得到了验证,因此,结合现有的卫星资源、广电线路资源构建高速信息通信网络,不仅可以节约经费,还可以实现局部信息传输无缝衔接,并在用户体验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3通信工程技术在多网融合环境下的应用策略

3.1优化顶层,布局终端

尝试改被动模式向积极主动模式转变,降低病毒可能存在的影响。在深入清理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察监管机制。通过严格落实融合前的系统检查、数据抽样后的准入许可、系统终端建设时的监察工作,全面系统地加强安全保障。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可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将各个子系统的融入情况实时融入到系统安全管理监控的范围,在一体化处理系统冗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实现过程监管与安全保障模式的创新,进而形成标准化的网络安全管理模式。

3.2完善配置,对接系统

目前,在通信工程中,使用多网融合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高效使用服务器终端所配置的安全防护系统进行主动防御,即对整个系统融合在终端中的子系统进行逐一筛查,对于流程还可实施标准认证。和大众认知的病毒查杀等被动防御不同的是,利用安全管理机制的主动防御在根源上对任何可能的入侵进行了防控;在技术层面上,则有效提升了通信工程技术在多网融合应用中的安全性。

3.3夯实能力,提升素质

对于工程技术应用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网络技术团队的能力至关重要。确保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才能满足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有效应对通信工程技术在多网融合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于通信工程技术应用问题,建立专业性的网络技术团队是必要的,除应当确保成员拥有专业的网络基础和技术融合知识外,还应当能够熟练地完成相应的网络操作。因此,在如何充分利用多网融合机制实时处理通信工程应用的问题上,技术人员是关键因素,需要高度重视。

3.4分析技术,完善应急预案

多网融合后的通信工程系统结构应用时,应该以技术路径作为基本的突破口,借助技术概念界定、工作原理剖析,合理的追溯影响其稳定性的各类因素。从而制定出较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有必要将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结合起来,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视角,对其整体上的不确定因素、局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如制定出不确定因素清单,再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处理。具体而言,在设计环节、建设环节、技术应用环节、运维管理环节,可以根据不确定因素、故障范例清单的制作,相对快速、精准的分析其中存在的故障或问题,并借助应急预案对其加以处理。

结束语

现阶段,将通信工程技术应用于多网融合机制中,能够切实有效提升数据网络信息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这对于打破传统体制的技术瓶颈、有效改善信息通信能力水平、高效满足用户终端的智能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技术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安全性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整个通信领域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泉.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及安全隐患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9):6-7.

[2]吴琼.我国通信工程的发展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J].写真地理,2021,17(1):36.

[3]陆惠华.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179.

[4]黄海燕.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问题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3):155-156.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