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今核雕现状之我见

2020-09-05吴选忠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摘 要】传统手工艺制作核雕技艺受机器雕刻冲击,延续近千年时技艺是否会在这一代终结历史。本文将会从创作动机、制作过程、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机雕会不会取代手工雕刻。

【关键词】核雕现状;纯手工核雕;机器核雕

引言:

(笑傲江湖)里,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被令狐冲从水牢里救出来以后,任我行希望令狐冲做日月神教副教主,令狐冲不愿意,任我行恼羞成怒,扬言要灭了华山派,令狐冲淡淡的说“华山派创立数百年,自有它自己的生存之道,不是谁想灭就能灭得了”。当今天下,科技突飞猛进,机器雕刻被应用到核雕里来了,而且来势汹汹,大有要灭了手工雕刻之势,本来靠一凿一凿雕刻出来的纯手工核雕,真的要面临灭顶之灾了吗?还是你会象令狐冲一样,谈谈地说:“纯手工核雕在中国己有上千年历史,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不是你想灭就能灭得了的”?个人观点认同后者,本文将会从创作动机、制作工艺、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机雕会不会取代手工雕刻。

一、创作动机,手工雕刻者的创作动机可分二种,一种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的,另一种是兴趣爱好寄托感情的。而机雕呢,你真金白银的机器买来,当然不会是兴趣爱好、寄托感情,是有利可图才会去做的,所以只会对为挣钱养家糊口的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那些为兴趣爱好、寄托感情而做核雕的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真如网上有作者说的“有的时候口袋里真的一无所有,就是因为热爱”,任由你江湖血雨腥风,狂风暴雨,这一部分人都会把传统的手工雕刻传承下去。

二、制作工艺,机雕的制作是利用数控技术为基础,机床加工为手段,机雕分为数控机雕刻和激光雕刻,它们的特点是速度快,适合大批量生产,特别是激光雕刻,做出来的产品连加工痕迹也没有,稍加修饰抛光就可完事。而手工雕刻就比较复杂了,整个过程包括构思、雕刻、打磨、抛光等,在速度上根本没法比,两者没有可比性。那么手工雕刻是否就没有出路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机雕也有它们局限性,一些圆雕、浮雕可以做,但是一些有难度的作业还是没法完成的,还有桃核雕刻,每个核的纹理都不一样,讲究的是一物一构思,而核里面的暗孔走势,都需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边构思边创作。这是人工智能没办法完成的。

三、艺术价值,不可否认现在的机雕己相当有水平了,我在今年的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碰到一个戴橄榄核手串的人,题材是达摩,做得非常漂亮,我说这么漂亮的手串,买来应该很贵吧。哥们临走时说了一句“是机雕加手修”。丢下我独自在风中凌乱!好长时间,我一直在反思,我手工能不能做出来,需要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想得心也灰了,意也冷了。回来近一个月懒得动刀,后来想想何必呢!江湖上的血雨腥风关我何事!机雕就是机雕,后面有一大批一模一样的存在,而手工雕刻讲究的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特性,哪怕做同一内容,手工雕刻因作者心情、下刀轻重,核的大小,很难做出一模一样的作品。两者从艺术价值角度是无法比的。

四、收藏价值,谈收藏价值之前,让我们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卖机雕的商家对你说“老板!核雕手串买一串去收藏呗,这是我们最先进的激光雕刻机做出来的,非常漂亮的”,你会怎么办?是买还是不买,我想大部分人会回答不行,如果你说行,那我只能祝福你,机雕作为装饰品,当然无可厚非,如果当收藏品,当宝贝一样收藏,你会表错情,我想时代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而手工雕刻,每一件作品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有时构思一粒米大的地方都要想上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拿在手里包浆都出来了,还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个中滋味只能我们自己体会,再加上长年累月文化素养、审美观的提升。能有件象样的作品出来,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说两者收藏价值也是没有可比性。

五、核雕的装饰艺术价值

(一)核雕的装饰性

核雕因为体积小,方便携带,经常作为装饰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核雕装饰品分为:1.珠串,用橡皮筋或者细线,将多个核雕串联起来,佩戴于颈部或者手上。2.坠件,坠件以单粒核雕为佳,配以红线,或挂于颈脖之间,或佩戴于腰部。3.摆件,将核雕镶嵌在猛犸象牙或红木底座,或摆放家中,或放置在办公室。

(二)核雕的装饰价值

1.回归自然:现代都市人在经历了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之后,审美更加偏向自然、大方。核雕作品中不乏以山水、园林为题材的作品,选取几枚核雕作品置于书桌,给人以回归田园,走进大自然的遐想。2.弘扬传统文化:在众多核雕作品中,不乏以人物、历史为题材的核雕作品,这类核雕作品好似一部史书,能将人们带回那个时代,感受当时的风土人情。

核雕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以小称大、细致入微的特点。好的核雕作品不仅雕刻难度大,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考验的是手艺人的耐心和毅力。面临机械化生产的冲击,我们应该在继承先辈雕刻技法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情趣,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传统核雕技艺传承下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雕除了速度快一些,其它方面跟手工雕刻没法比,再加上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所以说手工核雕不会被机雕所取代,更不会在我们这一代走向终结。

参考文献:

[1]田玲. 核雕艺术中的文化传承[N]. 语言文字报,2020-06-12(002).

作者简介:

吴选忠,绍兴市五星级民间人才,“新昌核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紹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2017年,核雕作品《核舟记》、《绝音谷》分别获得第二届绍兴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铜奖。2018年,核雕作品《游龙戏珠》、《寄情山水》获得绍兴市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2019年,核雕作品《核舟记》获得第九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核雕作品《小桥、流水、爷孙俩》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铜奖,核雕作品《古道遗韵》获得首届长三角地区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博览会暨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银奖。核雕作品《峡谷探幽》获得绍兴市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核雕作品《曲径通幽》、《山林野趣》分别获得第三届绍兴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