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视角下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逻辑、历程与趋向

2020-09-05王雪松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

王雪松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增长,各个行业也迎来更高的发展机遇。衍生出新的管理模式与理念,但同时也带来安全、伦理等相关问题,由此档案管理的场景和规则都发生了相应转变。本文通过文献与案例,分析了互联网技术与档案管理的互动关系与发展逻辑,回溯中国档案管理从档案管理联网化、信息化、社会化走向“互联网+档案”的发展历程,进而展望未来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利用服务、安全伦理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档案管理

引言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为能有效提高大干管理的工作质量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就要能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工作重视度也愈来愈高,只有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积极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質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通过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和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改变传统手工操作的形式,发挥互联网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作用,这对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以及管理的效率能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有助于各项档案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1“互联网+”时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简述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档案资料属于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资料充分借助文字、声像、图片等多元化载体对公民个体、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国家机关的关键数据信息进行了详细、真实记载。档案数据信息本身具备了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及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开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重要作用。以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档案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信息质量,以此为基础,能真正体现出档案资料的重要应用价值。在“互联网+”时代,纵观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可发现,与传统管理组织形势下的管理形式相比较,不管是组织还是管理形式都发生了阶段性改变。基于“互联网+”,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数字化和现代化。在档案资料的数据存储以及呈现方面,电子媒介得到了大量应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数据信息资料局限和落后的形式被打破。“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以合理的组织形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将现代化的数据形式引入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档案管理技术,对企业档案资料各种类型数据信息形成有效支撑,将档案数据信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走向数字管理

一是电子文件的涌现。随着网络硬、软件技术在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企业中普及,传统的档案也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一卷卷档案变为由“0”“1”组成的二进制字节的组合。网络环境中档案正本、复制件的概念界限变得模糊,档案的唯一性、原始性的属性面临挑战。国家档案局从1993年开始探索电子文件管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于1996年9月18日成立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研究领导小组,投入资金和人力对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电子档案的管理进行了研究。二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随着文件从其产生、传递、办理直至归档越来越多地在网上进行,档案管理方法也更多与信息管理方法融合在一起,计算机网络通过衔接各项业务工作、联系上下级,形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世纪科怡、清华紫光、天津津科、北京凯普等公司的一批优秀档案管理系统在各级档案部门得到应用,不仅克服传递速度和存贮空间的限制,还实现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纳入企、企业的全局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实现与其他部门的数据交流和资源共享,为文档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3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发展措施

3.1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

为能保障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在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方面加强重视,向着网络管理的方向转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管理技术设备的引进,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为能有效提升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能和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需要相适应,注重微缩型以及声像型等保存的方式提高档案信息保管的能力。也要注重档案加工,注重开发利用和新型档案载体适应的网络管理技术,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档案服务的能力以及水平。

3.2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企业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仅程序复杂,而且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企业应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加以推进。应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分步实施。同时,应转变原有的档案管理理念,要求各个部门密切配合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参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落实力度,经常检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及时研究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最大程度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3.3优化人员结构和行政体系

针对目前企业行政体系中档案业务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必须尽快优化部门队伍架构,增加职业素养高的技术人员的占比,保障其薪酬待遇,并为其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鼓励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考核标准。另外,随着各行业各单位行政体系改革的持续进行,尊重人才成为当今人事工作乃至全社会的共识。要建立利于高科技档案专业人才发展的行政体系,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向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技术成果倾斜足够的资源,树立因事制宜、因人制宜的行政管理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资源对企业发展很重要,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深入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便于人们获得更多信息,推动企业更好地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涛.试论企业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及其重要性分析[J].文化产业,2021(01):99-100.

[2]龙怡,吕斌.“互联网+政务”视域下档案馆系统的策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4):95-100.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地质档案资料修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