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油彩的“墨色意境”中寻觅山水从“亘古至新尚”

2020-09-05耿洪贤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6期
关键词:移植层次感翠绿

【摘 要】中国传统水墨画历来有“墨分五色”的层次感,我将这一理念移植到单色油画当中,让单调的绿色有了明暗深浅的微妙递变。与一般意义上的单色油画相比,我的绿色系列作品层次更加的丰富,翠绿、深绿、浅绿、碧绿、幽绿、墨绿……不同的绿色在同一幅画面中相互映衬,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灵感。

【关键词】传统水墨画;墨色意境;移植;翠绿;层次感;空灵感

当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现代化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方便与快捷,而手机更是加速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就像手机百度、网络游戏、支付宝、淘宝、微信、抖音、直播平台、手机银行等等。所有这些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因飞速发展而无法回避的紧张感,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茫然无措,而慢下脚步回望过去,仍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再次翻阅、学习和传承。

2013年,我到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学习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与体会中我找到了绘画创新的一种契机。在此之前,中国古典水墨画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为我之前一直关注和学习的都是西方油画,看的更多的也是西方的油画和中国当代艺术。然而,通过学习,我发现我慢慢爱上了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国传统山水画又以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为代表。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气势宏大、大开大阖、丰富与硬朗。李成、郭熙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他们的作品都以传统的水墨为主,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之美。我尝试从中国古典水墨山水画中萃取灵感,将水墨画的意境和技法与西方油画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

一次偶然的机遇,我看到了一份关于《树色平远图》的文献资料。资料中记载,这幅绢本水墨是北宋初期画家郭熙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原作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此画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了淡墨画法来展示纵深空间方法,图中树木、山石、土坡、沙岸等“树秀石润”,大都将没骨和勾勒结合为水墨一次完成,基本上不用积墨方法。他以灵动洒脱的笔法,淡润明洁的墨法来强化现实的“幽情美趣”,以烘染见长,显示了郭熙画法的多样性。怀着对古典水墨山水画的欣赏与对古代先贤艺术家的崇敬,我尝试着以《树色平远图》为蓝本,创作了一幅单色油画。

我在创作过程中将水墨的技法运用到油画上,用厚重的油彩来描摹轻灵的山水。经过无数次实验和调整,我终于克服了重重技术上的困难,创作出一幅理想的成品。在色彩的运用上我选择了单色的宝石翠绿,之所以选择宝石翠绿作为主色调,是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富有当代气息,而且用绿色来创作单色油画的作品更能体现绘画的当代性,再加上绿色极富表现力,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画面效果。

鉴于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我决定用绿色来完成这样一个系列,让绿色成为这个系列的画魂。中国传统水墨画历来有“墨分五色”的层次感,我将这一理念移植到单色油画当中,让单调的绿色有了明暗深浅的微妙递变。与一般意义上的单色油画相比,我的绿色系列作品层次更加的丰富,翠绿、深绿、浅绿、碧绿、幽绿、墨绿……不同的绿色在同一幅画面中相互映衬,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灵感。

这组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在与朋友进行创作思路的探讨中谈到《树色平远图》流失海外的命运时,作为艺术家我为国宝流失而痛心,对流失而惋惜,对流失而眷恋,不禁感怀发问:这到底是谁的《树色平远图》呢?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还是全人类的?一想到如今这些流失到海外的中华瑰宝可能要永远被收藏在海外的各大博物馆里,而我们大多数人能看到的只是高仿或高清图片时不禁扼腕叹息。大家提议用《谁的树色平远图》来命名,于是我以中国古代水墨名作为蓝本创作的所有流失海外系列的油画作品也都命名为了《谁的________图》。

朋友仔细品评,更觉这个名字意味深长。《谁的树色平远图》,不仅包含着艺术家对古典水墨山水画的眷恋,更包含着艺术家因国宝流失到异国他乡的遭遇所发出来的嘆惋之情。并且《谁的树色平远图》这个名字也充满了现代感。这幅单色油画以古画为蓝本,临摹古人的构图,借古喻今,又融入了我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本身独特的艺术构思,因此说不清它到底是古人所作还是今人所为,以《谁的________图》来为名,更体现出古今交融、彼此难分的意蕴。

就这样,我以二三十幅流失到海外的中国古典水墨山水画作为蓝本,创作了一系列流失海外的绿色山水油画作品。如:《谁的树色平远图》、《谁的秋江鱼艇图》、《谁的风雪松杉图》等等。“流失海外”绿色山水系列油画作品就这样诞生了,这一系列的所有作品命名当中的头两个字都是“谁的”,取其多重意蕴。

2017年,我在北京C+空间美术馆举办了“叠翠——耿洪贤个展”,我的老同学当代艺术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雷为我此次个展取名为“叠翠”。“叠翠”意思是层迭的翠绿色,指层迭的山色。杜颜(唐)《灞桥赋》:“连山叠翠而西转,羣树分形而北疎”。萨都剌(元)《溪行中秋翫月》诗:“四山叠翠开画图,溪濑漱石如笙竽”。本次展览以“叠”为山、水、树的造型语言表达,以“翠”为山、水、树的色彩语言表达,以贝碧欧的宝石翠绿为入手点,以写意的抒情风格寄托了我对流失作品的眷恋。

结束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的交融,迭代更新,快速发展,而文化传承、文化自信又是我们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那些铭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的国宝级古画,那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看到的经典画作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会用心去感受千年古画不朽的生命力,品味水墨与油画中西合璧的独特意蕴,我将在油彩的“墨色意境”中寻觅山水从“亘古至新尚”。这可能也算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一种传承吧!

参考文献:

[1]刘建轩.宋画小品精粹评注.山水卷.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

[2]傅慧敏.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3]罗颖.百卷神品大系·历代名画录:宋代山水(上).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耿洪贤,1979.02.11,男,汉族,河南郑州,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绘画。

猜你喜欢

移植层次感翠绿
低调下的奢华
妙手生画
搜寻材料
露 水
七绝·立冬日缀句
基于FreeRTOS系统和LwIP协议栈的网络通讯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移植”瘦人粪便能减肥?
简单的层次感
印花新鲜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