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公司”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0-09-05姜继连
姜继连
【摘 要】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油公司”模式改革是集团公司落实“双百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吐哈油田破解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鄯善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贴合采油厂实际的新型采油管理区的改革路径和应对举措,推动采油管理区稳健发展。
【关键词】“油公司”模式;人力资源;改革;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当前,石油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的垄断优势及其他优势已不再明显。鄯善采油厂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时代的全球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不协调。国企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能与时俱进。现行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按照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设置分工,采油厂下设有34个三级机构,实行分片分区集中管理,带有管理僵化、机构臃肿痕迹,不符合机构扁平化、专业化、效率化的现代管理理念。
2、人员配置及年龄结构与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当前采油厂人员结构复杂,管理人员、專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冗杂在一起混合管理,且三支队伍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达43周岁,职能发挥不充分,制约着采油厂优质快速的发展。
3、较为单一的人员发展规划与转型发展需要不协调。传统的较为单一的干部身份晋升,论资排辈现象突出,员工岗位相对固定,三支队伍员工晋升通道受限,严重制约了人才才能的发挥;绩效考核形式化,沿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制,缺乏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和考核管理等责任机制,制约着采油厂上下管理服务能力的高效提升。
二、改革创新思路
(一)优化组织架构是改革的重要保障
逐步搭建扁平短精的组织架构,集中优势资源做好采油、采气、集输主营业务,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人事三项制度改革是关键突破口
推动员工总量有效控制,队伍结构持续改善,人均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利润率等关键指标有效提高,从而实现人才创新活力全面激发的目标任务。
(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重要支撑
构建专业化、差异化、梯次化的三支队伍人才成长通道体系,是管理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主要依靠力量。
三、重点举措在探索实践中的应用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确定采油厂发展定位和职责分工,创新管理方式,转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精准考核激励,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助推采油厂向采油管理区转型改革顺利实现,高效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
为确保“油公司”模式改革的成功实现,鄯善采油厂多方位考量精准策划,周密组织,扎实推进。一是采油厂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传达公司改革要求、反复讨论改革方案和建议;二是先后赴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学习借鉴经验,在不断探索中逐步修改、完善改革框架;三是成立了由班子成员组成的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强化指导,确保了“油公司”模式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四是经过认真推敲、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三办+九中心”改革框架,实事求是地摸清了各岗位人员情况,仔细斟酌,对核心业务和关键岗位进行了梳理,确定了辅助业务和一般岗位划转原则及标准,明确了383人划转人员名单。
(二)做好宣传发动,确保思想稳定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油公司”模式改革,统一思想、稳定人心是关键。采油厂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了全厂范围的宣传动员,力求做到“三个不变”人人清楚,改革精神深入人心,做到全员覆盖,筑牢稳定基础。一是采油厂召开退职不离岗科级干部及划转干部座谈会,消除相关干部员工的不安和疑虑,取得员工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二是针对油公司改革模式进行公司级、厂级及工区级三级宣讲,同时,厂领导深入基层与员工座谈交流,解释政策,消除顾虑,让干部员工“舒心”;三是召开鄯善采油管理区工作恳谈会,听取各单位工作意见,研究谋划下步重点工作;管理区领导深入9个中心参加成立大会,帮助基层确定运行模式,解决面临的困难,让大家工作“顺心”。
(三)大幅压减组织机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为进落实扁平化管理,探索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采油管理区,上下联动,通过定员定编,全方位、多层次优化整合,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一是按照新型采油管理区的组织架构,“鄯善采油管理区”下属的多个三级机构按职责和管辖区合理整合,由原来的34个组织机构,整合为“三办+九中心”,机构压减65%;二是剥离非核心岗位,机构人员大幅压减。管理区计划定员605人,直接用工由1015人减少为586人,其中科级管理人员由110人减少为58人,机关管理人员由44人减少为32人。三是逐步转变用工模式。新型管理区实施“管理+技术+核心操作”用工模式,将高压洗井、污水处理业务整体外包,剥离一般操作岗位,保留核心操作人员,一般操作岗位人员后期逐步采取第三方用工替代。其中5个专业技术中心快速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融合,实现了从管理、技术到现场监督的一体化运行模式;4个基层生产中心对技术、设备、安全管理等岗位进行合并,推行“大岗位、大工种”,实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岗位用工模式,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四)坚持差异化考核,实现精准激励
根据改革后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三办九中心”工作职责,并据此重新修订管理区绩效考核办法。本着权限明确、责任清晰、利益挂钩的原则,促进工作定量考核的有效实施和推进,客观、公平、公正的开展考核工作。推行分层分级考核体系,依据管理区业绩合同和基础管理工作考核细则,逐级管理考核,从而构建激励有效、约束有力、调控到位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五)畅通三支队伍通道,建设高素质队伍
建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队伍纵向贯通能上能下,横向“转换”机制,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员工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打破“论资排辈”的固有观念,优先选用年轻人才,激发队伍活力。管理队伍设置业务主管;技术队伍设置主任工程师岗位;操作队伍设置金牌班组长等,对应配备高待遇,激发三支队伍活力,充分实现人尽其才。同时,开展信息化建设,实施精准培训,即做到精准培训对象、精准培训方式、精准监督指导,对员工提升技能、提高素质方面的培训给予经费、场地、资源等支持,对培训情况和效果要进行跟踪、考核。
四、效果分析
经过一系列举措,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精简了机构人员。组织机构压减65%;科级管理人员压减47%;直接用工减员42%。
2、优化了队伍结构。队伍平均年龄由43岁下降至41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由55.37%上升至69.9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由36.26%上升至46.52%,人员结构得到了优化,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3、促进了作风转变。通过改革,干部员工工作责任心全面提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合力和战斗力不断释放。
4、提高了经营效益。人均效益大幅提升,用工规模大幅减少,操作成本大幅压减,提高了提质增效质量。
参考文献:
[1]洪艺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R人力资源2021(2):191-192
[2]邬灿.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营销与人才培养2021(3):137-138
[3]项丛厚.姜显英.李珺.石油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2):145-147
[4]卫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管理2020(11上):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