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能从挪威学到什么
2020-09-05
环球时报 2020-09-05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9月4日文章,原题:挪威也曾感受到中国的愤怒——澳大利亚可从中学到什么?挪威人对严寒并不陌生。但是,当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10年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见人士时,这个北欧国家与北京原本温暖的关系骤降到零度以下。挪威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双方1950年建立外交关系。
这场争吵持续了6年,最终两国在2016年实现关系正常化。10年后,呼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调查的澳大利亚面临与挪威类似的情况。澳大利亚能从其他面对中国愤怒的国家身上学到什么?
挪威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鱼生产国,在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深度冻结的4年中,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了约70%。中国的做法是,对挪威三文鱼实施更严格的检疫措施和进口控制,并限制其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数量。
虽然挪威态度依然坚决,但似乎试图以别的方式安抚中国。2014年,挪威首相索尔伯格选择不与达赖喇嘛会面。索尔伯格否认中国向她施压。她当时对挪威媒体说:“我们只知道,如果这样做(会见)的话,我们将在冷冻关系中停留更长时间。”
最终,挪威得以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两国为此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挪威政府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今年6月,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被问及如何评论中国采取的制裁措施,他相当强硬地表示,“我们是一个开放的贸易国,但是不论胁迫来自哪里,我绝不会以牺牲我们的价值观进行回应。”
然而,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院的卓少杰博士警告说,澳大利亚需要警惕加大赌注。他说,“这确实是一个以牙还牙的情况,我们真的不希望事态进一步升级,所以,如果堪培拉降低论调,可能会有所帮助。”他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不应该对华强硬,而是进行“扩音器外交”时应谨慎。▲
(作者迈克尔·沃尔什,刘德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