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高职学生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05郝修暖
周 霞,杜 曼,郝修暖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是 指学生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后,能够模仿临床相应病例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及病人心理状态,作为病人进行临床场景再现,且能作为评估者及教学指导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指导[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不仅应注重培养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护理操作能力,还应增强其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其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加上传统考核亦更加注重理论考核,导致大部分护生重理论、轻实践,进而出现护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临床的情况。近年来,为改善这一现状,国内多数医学院校已在护理教学与考核中引入学生标准病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SSP在护理高职学生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护理相关学科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借鉴与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10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和观察组(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各5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42例,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35±1.48)岁;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44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12±1.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在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学时、师资及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由教师讲授人文护理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及案例讨论。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病人教学模式[3]:⑴编写SSP培训剧本。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护士及学校人文护理教研组老师共同参与案例选取及剧本编写,案例需涉及不同场合、背景、年龄层次等,并设置障碍。⑵招募SSP。学校通过广告栏或校园网针对大专护理学生发布招募信息,经面试选取12名具有较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及高度责任心的护生进入SSP培训,所有入选护生均对SSP培训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书面协议。⑶SSP培训。①理论学习:由人文护理教研组老师对入选的12名护生进行SSP背景知识、作用、任务相关知识讲解。②个案培训:由临床医生对入选的12名护生进行医学基础知识、问诊、体格检查相关环节进行培训。③综合演示:入选的12命护生根据案例剧本进行情景模拟,并由人文护理教研组、临床医生及护士对其进行指导和考核,整个过程应注重SSP对扮演不同病人角色的训练。⑷SSP教学方案实施。①准备阶段:SSP以小组为单位,提前1w对教学案例进行准备,SSP自主查阅资料及小组讨论,并对教学场景进行模拟演练。②实施阶段:SSP在模拟病房中,根据教学案例剧本情景模拟,SSP扮演病人,52名护生扮演护士,共同完成本场案例教学。⑸课堂评价。情景模拟教学后,由SSP对护生表现进行评价与总结,并指导护生改进,再由教师对课堂整体表现进行评价补充,强调人文护理要点。⑹课程考核。①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其总分均为100分,其中实践操作考核包括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职业态度,分值分别占20%、20%、20%、40%。②任教老师分别向对照组和观察组发放问卷调查表,以评价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学生无记名填写后全部当场回收,并统计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⑴所有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组护生理论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⑵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其中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总例数。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及实践操作考核中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职业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表1 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组别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人文关怀 沟通能力 健康教育能力 职业态度观察组 82.4±3.7 17.7±1.6 16.5±1.6 16.8±1.4 40.8±2.6对照组 77.5±3.3 11.8±1.4 11.4±1.3 11.4±1.5 36.3±2.4 t 4.26 3.57 3.43 3.37 3.06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教学效果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医学教育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中,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进而导致护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临床。而SSP的引入,通过临床场景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调动其主动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此外,SSP模拟教学模式具有患者易安排、情景及病症可重复出现、“患者”可一再接受不同护生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避免教学对真实病人的伤害等优点。由于SSP能对护生表现进行反馈,因此,该教学模式亦更加利于教师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并对其进行评估[4-5]。
SSP教学模式通过准确模拟病人临床症状、心理状态,营造逼真的临床场景,让护生以护士的身份代入其中,引发其对患者护理问题的思考,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起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知识成绩的作用[6]。而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SSP教学模式的引入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此外,在以上临床情景中,一旦患者表现不配合,护生应与其沟通,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完成护理操作,从而有效提升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通过场景模拟,设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等情节,让护生与患者产生真实肢体与情感交流,从而有利于培养高职护生同理心、责任心,增强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7]。本研究中,观察组实践操作考核中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职业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SSP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生综合能力。且SSP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的讲解方式,以及对实践操作的忽视相比较,SSP教学模式生动、形象,课堂效率更高,并兼顾了高职护生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培养,符合当下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2]。本研究中,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92.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75.0%满意度。
综上所述,SSP在护理高职学生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后,高职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人文关怀意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职业态度及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均显著提高,说明该教学方式值得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