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时期秦、楚漆木家具设计探讨

2020-09-04赵喆刘学莘王佳通讯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8期
关键词:木家具纹饰实例

赵喆,刘学莘,王佳(通讯作者)

(1.福建农林大学 材料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2.上海建桥学院 珠宝学院,上海 201306)

近年来,随着战国时期的影视剧接连上映热播,学术界及社会大众对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与工艺美术的关注度均在不断增强。由于战国时代距今久远,历经战乱和朝代更迭,至今为止尚未有完整的建筑物被发掘出来,因此对其家具的研究也相对匮乏。一些学者通过对遗址、墓葬、古籍残本、壁画来还原当时的家具风貌,为展开这一时期家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家具的造型设计也随之提出新的需求。中国古典家具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品类丰富,作为中国古典家具鼎盛阶段之一的战国家具有着许多值得现代家具借鉴吸取的优点。本文以战国至秦时期楚、秦两地的现存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具造型特点与文化根源、设计理念以及形成原因,以期为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和陈设布置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并为当代家具设计提出一些启示。

一、战国时期家具特点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之后随着铁器的使用、鲁班等工匠对木工工具的改良与创新、髹漆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使这一期的漆木家具制造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奴隶制度的逐步瓦解,工匠在此时获得空前的自由;另外,当时统治阶级鼓励发展商业,新型地主阶级更是追求奢华显贵的生活,这些因素均加速了当时各国漆木家具的生产制造,学术界认为这一时期为我国“低矮漆木家具的鼎盛阶段”。

到了战国时代,髹漆业逐渐成为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时的漆木家具器型丰富,功能性较强,容器的造型多仿造动物形象,但往往造型服务于功能性与实用性。装饰以彩绘为主,色彩明快、视觉效果强烈,多见以黑漆为地,上以红漆绘制花纹的装饰。绘画题材多见动物,并以几何形图案加以辅助。这一时期尤以南北两大诸侯国楚、秦的漆木家具最具代表性。下文将从形、色、纹的角度对两地漆木家具进行分析探究。

二、楚漆木家具特点

战国时期的楚地漆木家具因为色彩艳丽、造型雅致、富有特色,因此被学术界称为楚式家具。楚式漆木家具的典型款式有案、盒、豆、箱等制。

实例1为彩漆浮雕兽面木案,木案以黑漆为地,用朱漆绘饰花纹,案面雕有兽面纹饰;实例2为彩漆木雕鸳鸯形盒,盒以木质运用圆雕工艺整挖而成,盒身以黑漆为地,用红漆在鸳鸯身上绘出羽毛;实例3为彩漆木雕梅花鹿,本品是由整木雕刻成的梅花鹿形状,鹿身通体髹黑漆,以黄色颜料描绘出瓜子型圈点纹,形态逼真,眼眶、口唇、鼻孔部位用红漆描绘,神态生动;实例4为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全器分盖、身两个部分,盖部采用木质雕刻,盘、耳、柄、座是由一块整木雕成,这件漆器盖部为椭圆形隆起,在盖顶上以浮雕的手法雕刻龙形,在盖的外缘部分阴刻云纹,并有绘饰的网纹、勾连纹,豆身主体为椭圆形,胎厚盘浅,盘两侧有方形浮雕大耳,在方耳上各面均有龙纹浮雕,整个盖豆以黑漆为地,用红漆在豆盘外侧、柄、座的部位绘饰以网格纹、云纹、菱角纹、变异凤纹进行填充;实例5为“二十八宿图”彩漆衣箱,箱体为长方形,四角均有把手伸出,箱盖隆起呈拱形,衣箱表面髹黑漆为地,盖面两边用红漆绘出苍龙与白虎形象,中间绘有朱漆“斗”字,其周围环绕28宿图案,箱体以红漆描绘太阳纹、十字纹和星辰、云朵的形象;实例6为“后羿弋射图”彩漆衣箱,箱体呈长方形,四角有把手伸出,箱盖面刻有“紫锦之衣”四字,木质箱体以黑漆为底,以红漆在箱盖上描绘了后羿射日图,箱面上用红漆绘饰蘑菇状的云朵,并书“民祀唯房,日辰于维,兴岁之驷,所尚若陈,琴瑟常和”二十字。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形态上,楚漆木家具工艺精细,制作精良,花纹繁复,有较为精细的雕花和镂空结构;在色彩上楚家具崇尚红色,并搭配多种其他色彩,显得更加斑斓多样;在纹饰上楚漆木家具多通体纹饰,且线条浪漫玄妙。对楚漆木家具特点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楚漆木家具特点

三、秦漆木家具特点

秦地家具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秦国区域的家具,由于学术界对秦地家具的研究较少,因此尚无秦式家具一说。本文以现存的秦地典型家具如壶、耳杯、勺、樽等为例。

实例7为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漆壶以两半木胎分别挖制,再粘合而成,壶以黑漆为地,上以红、褐两色漆在扁壶两面分别绘制一匹奔马、一只飞鸟和一头耕牛,壶侧面以红漆绘饰凤鸟纹;实例8为彩绘波折纹漆耳杯,器身由木胎挖制而成,耳杯通体髹黑漆,上以红漆勾勒绘饰折波纹;实例9为彩绘凤形漆勺,勺体由木胎挖制成凤形,勺柄以木胎雕刻成凤的头颈状,漆勺通体黑漆为地,上用红、褐两色漆勾绘出凤的五官及羽毛,凤尾下有烙印文字;实例10为素漆圆箧,箧体由木胎卷制而成,通体髹黑漆,盖面烙印文字;实例11为彩绘云龙纹漆圆盒,由木胎挖制而成,盒以黑漆为地,上绘以朱漆云龙纹;实例12为彩绘云凤纹漆樽,由木胎卷制,在漆樽的下方装有铜箍和蹄足,漆樽通体髹黑漆,上以朱漆绘饰云凤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形态上,秦漆木家具简单大方,工艺较简,更具实用性;在色彩上,秦地家具崇尚黑色,以红色作为点缀;在纹饰上,秦地家具的表面装饰纹样多以写实图形为主,线条多曲折疏朗。对秦漆木家具特点归纳如表2所示。

表2 秦漆木家具特点

四、秦楚漆木家具设计理念及对当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一)秦楚漆木家具设计理念

1.就地取材设计工艺、形态

楚地位于我国东南版图,鼎盛时横跨河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省份,其领土气候湿润温暖,土壤肥沃,适宜各种木材资源的生长。楚地政治经济核心集中在今湖南湖北一带,拥有丰富的水网资源,植被丰茂,为楚国漆木家具的生产制作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根据《山海经》和《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陈、夏千亩漆”,其中“陈”与“夏”都属于楚国境内。由此可见,楚地早在春秋之前就有漆树的种植。

研究表明,楚国矿产资源丰富,包括多个朱砂产区及其他颜料矿物产区,拥有充足的朱砂资源和其他颜料矿物资源,为楚漆木家具的丰富装饰提供了物质基础。

秦地处于战国七雄的最西端。秦地栽培漆树的历史见于《诗经》之中,《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讲到秦地种植漆树及其他树木以供制作琴瑟之用;《山有枢》谈到“山有漆”,《车邻》“阪有漆”,说明秦地始终有漆树的栽培。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记载“漆园三岁比殿……”,可知秦国设有专门的官职和法律管理漆园。这足以证明当时秦地漆树种植是有相当规模的。

秦地矿产以铜、铁、煤炭为主,用于制作漆木家具的各色颜料矿物及金银较为匮乏,基于这样的矿藏情况与秦地较为边缘的地理位置,使得秦漆木家具纹饰简单,装饰手段较为单一,在质感方面较楚漆木家具更为纯粹。

2.以文化为载体设计创意纹饰

战国时期文化总体呈现为南方重感性,北方重礼尚理的情况。(表3)

南方文化以《楚辞》《庄子》《山海经》《淮南子》为代表,这些典籍内容常充满想象,留传大量神话传说,例如《楚辞》中的东皇太一,《庄子》中的鲲鹏等故事。可见位于南方的楚文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在楚地漆木家具上二十八星宿图、后羿射日图、凤鸟图等纹饰的源头就是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化。这些纹饰也表现出楚人在行动上洒脱不羁、自由奔放、崇尚自然的特点。楚地漆木器完全摆脱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那种森严肃穆的艺术特征,造型奇特充满想象力,纹饰形象多样,色彩艳丽繁复,形成整体协调且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北方文化以儒家著作《论语》《孟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商君书》、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以及农家著作《神农》等典籍为代表,这些作品充满了古朴、浑厚的韵味和现实理性主义的气息,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生产指导,实用性强。

地处西北的秦文化是典型的北方现实主义。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早在秦穆公时,秦国就有不重礼学而重视实用性的理念。秦国至秦孝公嬴渠梁时期,实行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相对楚地而言,秦地的居民经济状况较差,对生活用品的价值趋向于实用主义,所以秦国的家具色彩简单,很多仅仅使用黑色一色,花纹少而直白,家具造型直截了当,用途简单明了,实用性重于观赏性。简单大方,工艺较简,体现了强烈的实用性,符合秦地不重礼学而重视实用性的现实主义文化特征。秦地漆木家具的纹饰以写实为主,见有耕牛、飞鸟、奔马等生活中常见之物,反映了秦人以耕战为主的生活状态和相对淳朴、踏实的民风。

表3 战国时期楚、秦两地文化内容对比

3.以阴阳五行学为基础设计各异色彩

战国阴阳家学说认为,王朝和邦国都具有上承天命的德行,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并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而进行。

根据《吕氏春秋·应同篇》记载: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其事则土。从兴于土德、崇尚黄色的黄帝政权到崇尚火德、推崇红色的周王朝,政权的更迭顺序恰好符合五行相胜的规律,使五德说终始被当时的社会深度接纳。

楚人对自己的祖先高度崇拜,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君主芈氏的祖先曾获得“祝融”的称号,所以楚人对火有着深切的感情和崇拜;楚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多有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出于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周文化的继承,楚地的天命德行表现为火德,崇尚红色,在楚式家具上表现为以红色纹饰为主,这样的纹饰与黑色的底漆相配,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带来典雅的观赏体验。

秦地尊崇水德,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水德之瑞”。秦人因此将天命德行定为水德,推崇代表水属性的黑色,这一点在秦式家具上体现极为明显。所有的秦式家具通体髹黑漆,其中相当的部分仅着素漆,为纯黑色,古拙朴素,大气磅礴。

(二)对当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1.遵循自然、因地制宜

战国家具在材质的选用上遵循自然、环保的原则,是对现代家具设计的正面影响。战国漆木家具以实木为胎体,装饰使用天然的植物、矿物颜料及金属饰件,环保无污染。战国漆木家具还遵循经济原则,选材因地制宜,楚地盛产朱砂等矿物颜料及贵金属,故楚式家具多用复杂的彩绘及错金银的装饰方式;而秦地矿产以铜铁为主,不宜用于家具装饰,但大规模种植漆树,所以秦地家具多进行素漆髹饰。

2.注重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自信这一关键话题在党的十九大中正式写入党章,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全新拓展和深化,同时对文化战略地位进行了全新的认知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与来源。

战国家具中,楚地漆木家具上绘制二十八星宿图及后羿射日图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化与神话传说;秦地家具上面写实的飞马图与耕牛图反映了秦地奖励耕战的政策以及与西方飞马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家具文化的根源和优秀的表现实例,如今的家具设计当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家具艺术,发展出集战国文化与新时代技术于一体的新中式家具。

3.设计元素与风格的多样性

《礼记·王制》中,就已经有“五方之民”共天下的说法,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讲话有高度的相似。在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中,总书记也强调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这一重要观点。

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从政治角度而言都从属于周天子,同为周朝之土却发展出百家争鸣的各种灿烂文化,这就是文化多样性的最好体现。在家具造型设计方面,文化多样性表现为秦地家具敦厚朴实,楚式家具瑰丽华美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两地家具设计风格有很大的区别,但都被我们后世所传承、发扬,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这也遵循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这四项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木家具纹饰实例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木家具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雕漆纹饰的修复
可以撕掉的油漆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四招辨实木家具“实不实”
实木家具并不等于天然家具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