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自然的人居住宅环境发展探究

2020-09-04杜婧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命体高层住宅

杜婧

(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 050018)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地面住宅已经难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人们转而把目光投向高空,一幢幢摩天大厦拔地而起。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污染也随之而来。如何在满足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能使人类在日常居住生活中亲近自然变得可能?如何能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此。

一、人类住宅发展与住宅需求

房屋住宅是人类生活栖息的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建造房屋是人类学会使用工具解决温饱问题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进步。

最早的房屋住宅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元谋人时期”“山顶洞人”时期,他们选择适合的山洞,铺以干草,房屋的组成多来自于大自然给予的天然栖息地。

半坡文明时期,人类已经可以完全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建造出用石头堆砌的石屋以及用泥土夯实的土屋,相较于上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房屋住宅十分结实,但依然受到自然材料的种种制约。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渐进步,进入封建社会,人们在建造自己房屋之前开始拟定方案,对于房屋住宅赋予更高一层的意义,以彰显实力与品位,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组合拼接建造形态恢宏、意义深刻的大型房屋,同时在这一时期,根据气候水土等自然界因素的不同,形成许多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各式住宅形式。

近代的房屋住宅,在本质上出现了巨大变革,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除了住宅本身之外,住宅内外的装饰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被人们所重视。

到了现代社会,房屋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一方挡雨的庇护所,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虽然解决了人口需求,但是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希望住宅能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二、当代社会人类住宅新需求探究

人来自于自然,天生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们在日常的居住环境中亲近自然变得奢侈,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去公园才可以亲近自然,同时许多高层运用的建筑材料,从另一个角度制造了无数建筑垃圾倾泻在我们的自然环境中,我们住着高层,吸着“雾霾”怀念着大自然。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住宅环境与自然界更好地和谐共生,以下提出了两个概念,值得探究。

图1 Solaris大楼

图2 菌丝椅

(一)高层花园发展探究

高层花园,顾名思义,是在解决人口急剧增长问题的前提下,保证一户一庭院,一家一自然,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自然院落带来的美好,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在保证居住空间环境的同时改善城市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高层花园这一想法源自于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Ken Yeang)早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在于绿色建筑设计必须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额外标准。设计的这一方面不可避免,而我们也无法再忽略这一设计要素。简单地说,绿色设计是对人类创造的所有事物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进行良性生态整合的过程。同时杨经文先生提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建筑物则类似于蚁冢或蜂巢。但人类和蚂蚁以及蜜蜂的区别在于,相比起蚂蚁、蜜蜂和所有其他物种,人类对大自然显然具有更大的影响也更有力量,而非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与自然隔绝的真空中进行,而正是后者的这种否认的态度导致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各种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同时大自然亦对于人类的种种行为,做出了激烈的反馈,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剧、雾霾等一系列的恶性现象,反噬人类自身,大自然开始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我们怀念自然,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自然的抚慰,高层花园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的出现,满足了人类最新的需求,解决了人口增长同时满足人类对自然的渴望,并且美化环境,使人类文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了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的延续。

Solaris位于新加坡中部One-north科技园内,这栋建筑是整个园区一期的标杆项目,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Solaris由两栋塔楼组成,中间是一个可自然通风的巨大中庭,与当地的其他项目相比,这座建筑的整体能耗降低了33%。(图1)

(二)以自然界生命体为材料的新技术在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发展探究

如今3D打印技术发展迅猛,从生活用品到楼房住宅,甚至于人体器官,都能完美再现。前期的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其打印出来的产品都与自然无关,是进行人工合成材质的再造产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不具备自然生命体的物品,无论如何运用科技制作,都不会给人类带来亲近感,在生活中只会被当做冰冷的器物,并不能满足人类渴望亲近的本性,缺乏温暖的自然生命“味道”。

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的成果彻底颠覆了我们对3D打印的传统认知。他们以自然造物为启发,设计出了许多拥有生命(或者由生命体为材料)的居家器物,使我们通过日常住宅家具用品亲近自然变得可能。

把3D打印以自然生命体为材料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住宅家居设计中去,使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能循环再生利用,那么我们在时刻感受自然给予我们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材料对自然界的污染,从而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真正地做到永续的发展,Eric Klarenbeek与亚琛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发了一款菌丝椅,椅子使用3D打印和生物体来创建,如菌丝,真菌的丝状网络。(图2)

三、展望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对于住宅以及家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归根结底人来自于自然,与生俱来拥有亲近自然的属性,科学技术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对于家的归属感也来自于自然,只有让我们的住宅家居回归自然,才能持久地发展下去,做到永续发展。运用具有自然属性的生物为原材料制作家具,或以此自然物料代替房屋建造现有的材料,在未来的人类住宅中,这样的发展方向其前景可期。

图片来源:

图1:http://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201817/detail10059907/

图2:https://site.douban.com/141435/widget/notes/6742405/note/315921797/

猜你喜欢

生命体高层住宅
高层动态
论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管理
Jaffa住宅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奇异的生命体
更 进 一 步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生命科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