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结合眼针疗法在眼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9-04林剑鸿方佳玲
林剑鸿 方佳玲
眼肌痉挛实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即位于眼睛周围的肌肉出现不自主、间歇性的牵拽跳动,且能从下或上眼睑痉挛进展成上下眼睑同时抽动,严重者还会进展成同侧面部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跳动。现阶段,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均尚未明了,以成年者(年龄≥18岁)发病最多,女性多于男性,且多为双侧同发病。近年,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压力的增大,此病患病人数呈现快速增多趋势。此病发病隐匿,会对患者的社会形象造成影响[1]。在传统中医中,此病属于“小动风”、“胞轮振跳”范畴,多由久劳久病、情志不遂、用眼过久所致病,且密切相关于肝脾二脏[2]。当前,常用抗痉药物为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但疗效持续时间短,且还有着较大不良反应,整体效果不佳。有报道[3]指出,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此病,可获得理想效果。为明确中医疗法的效果,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眼肌痉挛患者,采用雷火灸联合眼针疗法施治,并与单纯眼针疗法作比较,现对此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眼肌痉挛患者60例。纳入标准:均经神经内科、眼科等联合检查确诊,且行头颅CT或磁共振(MRI)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患者意识均清晰,且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患者均有单或双眼眼睑振跳,且牵及面颊、眉际等症状。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头颅器质性病变者,另精神疾病及免疫系统异常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2.6±9.2)岁;男 12 例,女 18 例;病程最短 3 d,最长 10 个月,平均病程(4.6±1.9)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 69 岁,平均年龄 (42.3±9.0)岁;男 12 例,女 18 例;病程最短 3 d,最长 10 个月,平均病程 (4.3±2.0)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单纯行眼针疗法治疗。取双侧脾区、双侧肾区、双侧上焦区、双侧心区、双侧肝区等穴。行眶外横刺法:用0.5寸不锈钢毫针(28~30号),将穴区选好之后,进行消毒,且引导患者行仰卧位,自然闭眼,在与眼眶内缘距离2 mm位置处的眼眶上,采用食指与右手大拇指持针,快速准确且柔而有力的把针刺入到穴区一侧,并向另一侧偏斜,将真皮刺破,直至皮下,使针体处于穴区内,在此期间,停止任何眼针手法。留针30 min/次。出针时,动作需缓慢,而且在出针后,还需采用棉球进行适当按压(时间为1 min)。1个疗程为 10 d,连续治疗 3 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眶周分别取四白、球后、瞳子髎、攒竹、睛明、承泣、鱼腰等穴。针对肝风内动证者,可基础穴加行间、内关、风池等,心脾两虚证则加脾俞、心俞、关元等,血虚生风证加三间、血海等。辅助患者行仰卧位或者坐位,取雷火灸(赵氏雷火炙传统医药研究所),于患者额头处,实施回旋炙,用艾条在距离前额约 2~3 cm 处,已左右方向往复2~3 min,直到额头处皮肤出现微红为宜;告知患者闭眼,以顺时针方向对双眼实施回旋炙,艾条与穴位之间距离 1~2 cm,各只眼均持续炙 2~3 min,后将艾条从远至近,对双眼眼周的鱼腰、攒竹、睛明等实施雀啄灸,然后用艾条拉近到患者有微烫的位置,停留1~2 s,然后再移至下一穴位。先从眼眶四周的近穴,再到全身的远穴,如此循环反复,1 次 /d,30 min/次,1个疗程为 10 d,连续治疗 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痉挛级别、治愈时间及复发情况。①临床疗效。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判定标准[4]:若治疗后患者颜面部、眼胞肌肉的抽搐症状已消失,近期(1个月内)没有复发情况,即治愈;若患者上述部位肌肉痉挛级别有一定减轻,抽搐时间间隔边长,次数有明显减少,即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眼睑痉挛程度未改善,即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②痉挛级别。依据眼睑痉挛程度进行分级[5],如果没有痉挛,即0级;外部刺激致使瞬目增多,即1级;若眼睑存在轻微的颤动,但是没有功能障碍,即2级;如果眼睑存在明显痉挛,有轻微功能障碍,即3级;若有严重的眼睑痉挛,功能障碍重,已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即4级。③治愈时间及1个月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级别对比 治疗前,两组痉挛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痉挛级别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痉挛级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级别对比(±s,级)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级别对比(±s,级)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30 3.1±0.3 1.9±0.4ab 13.15 <0.05对照组 30 3.3±0.6 2.5±0.3a 6.53 <0.05 t 1.63 6.57 P>0.05 <0.05
2.3 两组治愈时间、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 (15.4±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23.2±5.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中复发患者5例(16.67%),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眼肌痉挛在传统中医中属于“风证”、“痉证”、“胞轮振跳”等范畴,由于有着比较隐匿的病情,比较长的病程,且易复发,因而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疑难杂症。医学名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道:“风胜则动”;另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可知:“筋惕肉,此为逆也”,久逆而生风,因此,其病因多相关于内风所动。心脾气血两虚,脾主肌肉四肢,虚风内动,致使肉动筋惕。肝于目内开窍,且主藏血,但容易生风,致使肾亏肝阴,虚火旺盛,肝风内动,最终诱发眼睑振跳[6]。当前多用西药治疗此病,但疗效有限,且毒副作用大,而采用眼针与雷火炙相结合来治疗,可达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另外还能祛风止痉,调节神经,对局部血液循环有改善作用,加速新陈代谢。眼针疗法实为一种典型的微针疗法,实为彭静山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依据《黄帝内经》当中的“观眼识病”,且与古医学名著《证治准绳》对眼所指出的脏腑划分理论相结合,并参考人体经络与眼之间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疗法。而雷火灸的基础理论为传统针灸经络学说,依据为现代科学研究,采用纯重要配方,且借助药物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来治疗,具有通关利窍、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等作用,尤其是在改善颜面部、眼部血循环方面,效果理想。
有研究[7]以74例眼肌痉挛为对象,采用眼针疗法联合雷火灸进行治疗,结果得知,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5.4%,明显高于传统西药治疗(56.8%);且康复速度更快,治疗3个月后未有复发。而从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痉挛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痉挛级别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痉挛级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5.4±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2±5.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中复发患者5例(16.67%),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采用眼针疗法联合雷火灸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眼肌痉挛方面,有着突出效果,能较好的满足此病各项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眼针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眼肌痉挛患者,可获得不错效果,不仅康复时间短,而且复发率低,因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