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9-04许红叶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学科学校教育

许红叶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陕西 商洛723000)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1],强调“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1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被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标志着高校创业教育正式启动。10多年来,各高校不断探索适合国情、地情和校情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以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度契合[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项目的层次、类型、学科分布及参与学生数等因素反映了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度、深度、覆盖面等现状,笔者试图选取“2012—2016年(5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创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发展的现状。

1.1 学校与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加强

2012年,国家从项目所属学科分布、数量、项目类型及立项比例等方面,有效引导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个例”扩展至“大众”、从“中央”辐射“地方”和从“外在”深入“内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重点。2012—2016年度国家级大创项目统计一览如表1所示,地方高校的国家级项目立项数量由2012年的13 471项增加至2016年的20 767项,年均增长1 824项,学校数量也由2012年的413所增至2016年的839所;大创项目参与学生数和指导教师数由2013年的50 444人和13 883人增加至2015年的76 197人和21 924人,师生参与的热情逐渐高涨。

表1 2012—2016年度国家级大创项目统计一览表

1.2 学科覆盖面不断扩大

2013—2015年大创项目所属学科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排名第1的为工程与技术科学门类,农业科学门类却未受到青睐;加之由于学科与创新思维更贴近原因,管理学等12个学科一直稳居于大创项目所属学科数量前15名,管理学3年一直排名第1,教育学与环境科学技术学科从2014年起进入前15名,这与国家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和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类的大创项目数量除经济学学科外均为正增长,比如艺术学学科的项目数量增长量1.23%比管理学增长量0.81%高0.5个百分点,增速较快。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学科类的大创项目数量在2015年进入第16名,加之年均增加数量较大,农业科学在2016年已进入第12名,并且2016年有39所职业院校获批129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说明了国家力争大创项目保持各学科、学校的均匀分布和全面兼顾。

1.3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初显成效

学校根据校情、地情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自有风格和特点的双创教育模式,使得双创教育的本质并非只是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3]。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驱使者——大创项目,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和实验实战的过程[4],2012—2015年,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增加了6 560项,年均增加1 640项(25%),从2013年起该类项目年度增加数均超过年均增加数量,创业实践项目增加736项,年均增加184项(25%),从2014年起该类项目年度增加数均超过年均增加数量,说明了学校师生的参与度提高,不同类型项目的明显增加说明国家也注重创业对就业的促进。

表2 2013—2015年度国家级大创项目所属学科分类统计表(部分)

2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作为地方类高校始终根植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起初摸索到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完成,逐步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广的公共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个目标、2个小组、3种模式、4个平台和5种保障”,其中,1个目标是指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2个小组是指学校和二级单位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3种模式是指以学校内教育为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的模式、以学科竞赛为引领的素质拓展模式和以地方产业为切入点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4个平台是指课程、实践训练、指导和评估平台,实践训练平台主要指各类实习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等,指导平台是融校内指导教师、行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及学生为一体的指导交流平台,评估平台主要是融大创项目评估、创业实践成果评估及成果风险投资评估为一体的评价平台;5种保障是指制度政策保障、实践训练基地保障、师资队伍保障、资金保障和成果孵化转化保障。

3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策略

近年来,学校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努力引导广大师生投身于创新创业。

3.1 以行业、产业、学校融合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坚持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产业、学校融合为引领,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创新动力,学校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常态化人才培养课程环节。

3.2 理顺管理体制,营造创新创业新空间、新氛围

学校先后出台《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及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等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首期筹措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大学生校内外大创项目、为创业者提供无息借款、向创业项目直接投资等。同时,积极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

3.3 构建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互补和学分互认模式,开发建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借助尔雅、森图教育及泛在微课堂等开放了线上创新创业类课程10余门,学校建设了具有地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资源库。

3.4 以项目为驱动,助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以项目驱动为主,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创新创业灵感为目的,通过小班教学和分级分类教学,注重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教学模式等研究,推进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

3.5 依托实践训练平台,加强实践创新训练

学校通过开展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及优势,引导广大教师入企业、企业工程师进校园,搭建多个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推进融实习、实训、创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托产学合作育人项目探索校企校际合作途径,在院园内建立“京东派”及“咖吧+书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由学校无偿提供场地和水电支持,并由学院出资进行装修,供在校生进行创业实践。

综上,2012年以来,各高校以产教融合为发展途径,立足商洛,将学校有效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和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和速度,最终实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学科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学科新书导览】
题解教育『三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