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唯论文”导向下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20-09-04汪志刚张迎晖
汪志刚,汪 航,齐 亮,张迎晖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 赣州341000)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到,需要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家的作风与学风建设。随后,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专项行动[1]。2020-02,教育部、科技部再次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出不能把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文献索引)作为评价学术水平和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给科研管理者和一线工作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对于工科类研究生,论文是科研成果定量化评价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基础学科的学术型硕士,论文与科研水平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破“四唯”政策导向下,需要重新审视和探究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需求。
1 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分析
研究生培养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一定教育思想和理论背景下,按照特定需求指引,为学生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等[2]。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师徒”式培养,导师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甚至于被称之为“老板”。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答辩等一系列活动,且对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3]。导师通过一对一培养模式,主要围绕导师的在研项目进行研究生培养。因此,导师项目考核指标对于研究生培养评价导向有重要的牵引作用,为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奠定了基础。在培养过程中,科研项目中任务指标被压到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目前研究生培养开放性程度不够,研究生多围绕导师的课题方向进行,对外沟通和交流仍局限于导师成果的展出,实质性的科研交流和合作与培养较缺乏。因此,破“唯论文”导向对于改进研究生以导师项目评价指标为研究生教育评价目标有一定意义。当然,论文作为学术交流、学术展现的一种重要载体,目前,中国的高水平的科研输出还是较为缺乏的,尤其是基础类学科,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上的学术竞争力。
2 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路径与策略探索
2.1 分类培养,分类评价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要针对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对于进行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把高水平论文作为评价方法,而对于应用实践型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把实践效果作为最终的评价方法。分类培养,要体现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的差异化。以往的培养现状反映这种差异化被论文考核所冲淡,主要是以导师的项目和课题为导向。专业型硕士应加强企业实习和实践,把该环节设计到培养计划中,对科研成果的产出要求来源于实践,且能应用于实践,而对“SCI”论文不应作为评价指标,要体现服务贡献。对于学术型硕士,或者是正在承担基础理论要求高的课题或项目,应以发表高水平论文为目标,切记急于求成,或者只是满足项目结题需求,要强调论文的同行评价和引用,以及对前沿知识点的探索和创新。同时,更应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强调围绕国家或地方“一流”学科建设方向的需要,发表高水平具有国际有影响力的论文。
2.2 特色培养,注重实效
“双一流”建设下的研究生培养更应注重以研究生为中心作为培养方法,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学到什么为目标,研究生最终的学习成效为导向,而不应以完成导师课题为任务,完成项目指标为导向,不应固化于“导师制”。研究生培养需要结合地方高校的学科特色和“双一流”建设重点方向,进行特色培养。研究生培养可以采用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培养理念[4],以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和前沿技术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特色培养研究生,注重培养实效。以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了以钨、铜、锂电和稀土为特色学科方向的建设目标群,作为工科类研究生,要围绕重点发展方向,有效融合和深入拓展学科发展方向。
2.3 协同创新培养,促进转化
创新培养是目前工科类研究生较为紧缺的,在长期的“导师制”单一模式下,研究生的协同跨学科创新能力大幅减弱。以论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讲究高产出、高效率,由此导致创新意识淡薄,多层次、多平台合作和交流缺乏。在目前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更应注重协同创新的平台的搭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多学科、多层次、多平台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该模式的路径如图1所示,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新的培养模式:①搭建协同创新培养导师小组。以导师为负责人,多学科、多平台组建培养团队,这对于适应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例如围绕学科方向,搭建材料、信息、机械等导师团队,完成多学科培养目标任务,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实现交叉学科技术新突破。②探索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有效利用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构建产、学、研、用培养平台,激发研究生科研热情。③设计“红绿灯”式研究生培养流程,优化协同创新培养方法。需要在有效搭建导师团队的基础上,建立线上和线下双重培养流程管理体系,导师团成员可以在任意时间查看研究生工作进展,并在规定时间给予评价,以确保研究能顺利开展。④建立合理、科学的培养评价机制,强调过程培养,注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淡化最终成果,尤其是论文指标考核。在多学科培养平台和多层次导师小组引导下,研究生的开题、中期、培养进度和关键节点任务,需要通过导师小组的“绿色”关口。在此过程中,根据小组导师的自身实践和科研能力,对学生培养进行把关,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多学科、多层次、多平台的优势,促进协同创新。
图1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多平台协同创新培养路径示意图
3 小结
论文是不分国度的,不能因为破“唯论文”而走向两个极端。从破“唯论文”的导向来看,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者或是导师更应敲响警钟,更应重新审视当下的研究生管理和培养模式。科研工作者要根据招收研究生的特点,实施分类培养、特色培养和协同创新培养,要建立和健全多层次、多学科和多平台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培养过程中要强调OBE理念,强调科研要服务地方的意识。研究生既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可以让更多的国际同行了解人们的科研成就,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