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华:走进孩子的画里
2020-09-03曹诗华
曹诗华
“套路有余,灵气不足”是儿童美术界的一种病,家长过于看重结果论,反而忽略了“创造力”这个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按套路批量授课是容易的,而满足每个孩子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育才难之又难,苏清华更看重教育的长远之心。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开始重视起孩子的艺术教育,强大的教育需求催生出了庞大的市场。社会上各种少儿音乐、舞蹈、钢琴、美术等等方面的教育机构越开越多。然而,就目前许多少儿教育机构来说,非常多的小型甚至中型的少儿培训机构的教学水平及经验,都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甚至聘请毫无经验的兼职老师。这类问题严重影响着孩子们实际的学习水平,然而很多家长虽并非不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而是在这庞大又错综复杂的艺术教育市场中无法慧眼识珠。
看重“独立思考”能力
苏清华老师曾采访中表示:现在许多美育机构并不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真正需要的能力——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艺术启蒙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让孩子表达自己。但是许多美术教育机构在教导孩子们画画时仅仅只是给出相同的套路和模板,让孩子们去模仿而并非真正通过自己的联想作画。这种刻板模仿式教育不仅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性,更会限制他们的创造能力。
孩子们学习画画,以及对所画之物的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式上与一棵树的成长极为相似。他们需要在长期的作画过程中思考并逐渐构成自己作画的一套思维方式,而非大人们告诉孩子或者给孩子定义什么东西画出来时该是什么样子。就如树的种子正在发芽的时候千万不能期望它开花,开花时也不能急于采摘到果实,否则很可能会扼杀果实原本的甜美和清香,正所谓“切勿拔苗助长”。许多家长并不了解這一点,他们总在孩子作画遇到瓶颈或者稍微失去兴趣时就开始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画,甚至自己画出一副来让孩子“临摹”,这都是十分错误的示范。大人不应该过多地对孩子的画进行引导,不要用大人的脑袋替小孩思考,让他们顺其自然地画出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自然地成长是一个人最终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的必要条件,这放在孩子的艺术教育方面也同样适用,但要做到恰到好处非常难。家长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将自己的观念、偏见、情绪、期望作用在孩子身上,最后反而硬生生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家长和教育机构尽可能的不去干扰孩子的创作空间,只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他们想表达的东西,从而引导孩子去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
线上线下要优势互补
2020年注定是十分特殊的一年,一场疫情席卷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地,众多企业面临倒闭以及破产。其中,教育行业深受其影响。因为线下停课、无法开展线下许多聚集性活动等缘故,各大学校和相关企业困难重重。线下停课、学员退费、无法复工、线上业务受阻等新难题,让教育人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教育行业实际上产生了一个实质性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受到众人所接受以及重视的线上教育试验,这个变化并不止局限于中国,它更波及到全世界各个阶段的教育行业。2020年的疫情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通过互联网把教育场景从教室转移到了单一的屏幕上。然后我们发现,网络教育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用儿童教育行业来说,由于大部分企业教育平台的线上教育都会有一定的试听课程,线上教育可以使家长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儿童学习的弹性及自由度,甚至于儿童的安全性也大大增加。在苏清华看来,对于儿童来说,即使是在疫情完全被控制,线下教育恢复了的未来,儿童培训行业也同样可以进行网络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使得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更有效的提高孩子们学习的效率和思考的频率。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线上教育确有它的独特优势,但同时线上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孩子的自律性一般比较薄弱,频繁的线上听课也许会更快地消耗孩子的耐性,以及网络的游戏和信息量太过广泛,容易使孩子的分心或影响视力等等。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这个完全新型的大规模线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对传统的学校制度的看法,但是每个孩子对授课方式的想法都不一样,每种方式都有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在未来的教育行业中,如何使这两种方式的教育配合的相得益彰则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