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艳:穿越千年的召唤

2020-09-03

风采童装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唐丝路敦煌

北京服裝学院艺术设计学博士。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副教授,「楚和听香 CHUYAN」品牌创始人及艺术总监,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副主任。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近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服饰传承与创新的研究与探索,十多年的设计生涯中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设计类大奖。

敦煌于我是信仰也是梦境,是寻求灵感的艺术宝库,也是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大美不言,亦真亦幻。

由震撼引发的使命感

儿时知道敦煌的所在,全是因为看了一部中日合拍的故事片《敦煌》,那时的“敦煌”,是一个无比遥远、神秘、令人神往而又不可触及的地方。从2008年北京中国美术馆“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带来的视觉与心灵上震撼,到2012年平生第一次踏上敦煌的土地,才真实地感受到她巨大的磁场,感受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何其有幸也能受到召唤,这些年一点点走近她,探索她,了悟于她,也滋养于她。在这里,遇到了那么多良师益友,给我太多的指引和帮助,一次又一次被坚守在这里的那些大先生们的执着奉献感动、感染。我想,每一个被敦煌召唤而来的人,都会有很深的宿命感,此生如此深的牵绊,定是前世的未了之缘,不问来生,只知这一世于敦煌,是有任务要用心完成的。

着迷于中国色彩

作为一个爱上敦煌并行走于丝路的长安人,“敦煌”“大唐”“丝路”,是我最近几年创作寻宝的重要源泉,灵感随时俯首可拾。此次“绝色敦煌之夜”我负责的是其中“盛世”和“丝路”两个篇章的设计,幸运的是这两个篇章的核心主题:大唐的敦煌和丝路寻迹也是我这几年的研究领域,也在创新设计上做出过许多实验和探索。

我会从研究和复原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唐代供养人服饰中发掘灵感,从中整理出经典的大唐服饰元素。高腰襦裙、大袖短袄等经典的唐代服制在保 留原有形态神韵的基础上,会以更现代、更简约的时尚设计手法呈现。当然在这一篇章,色彩也将是最为夺目的,连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就像一条纽带将东西方文化连接起来,作为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和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唐朝疆域之大,境内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唐朝服饰色彩不但发扬本民族的特色,还吸收了其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来扩大和充实自己。

唐代通过对本民族及对各国色彩文化的吸收和整理,达到了中国色彩史的巅峰,尤其是唐代敦煌壁画上层晕叠染、变化多样、富丽浓郁的色调,都给我带来许多色彩设计上的灵感。这些年从西安出发,经敦煌、吐鲁番、库车、喀什,再到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印度,终抵意大利,沿着千年丝路寻找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印迹,寻迹旅程中,往昔丝路上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交相辉映,交互融汇,其中千丝万缕的线索令我深深着迷,古丝路上各国家民族绚烂的异域服饰、延续至今的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间相生相依、相汇相化的发现和思考,也同样给我的创作带来许多启发和灵感。

创新文化融合的“中国美”

任何文化艺术的创新都少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其他文化的融合, 在大唐盛世绚丽多姿的服饰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唐代的文化艺术魅力,还让我们看到大唐与周边多国之间的联系,它们的相互交融构筑了唐代最丰富多样的服饰,这种立足于传统服饰文化,采百家之长,开放包容地吸纳异域文化精华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今天继续借鉴和学习。面对着敦煌艺术,面对着中国艺术传统,从中可以发现,艺术的生发有着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尊重和正视彼此间的差异、力求在不同中寻找平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家国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和”在几千年中国服饰的演变过程中也是我们对不同文化、不同审美所秉持的开放包容所带来的多样性的服饰之美。

未来,中国服饰所向世人展现的中国美,绝不是能够概括成独立的、绝对的唯一之美,因为那样的美似乎带有终极的、也就是完成的、静态的意味。按照中国的哲学观念,富有生命力的并不是阴和阳的融合,而是它们在对立统一之中所产生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盛世飞天、寻迹丝路,问道东西,敦煌的文化探索与创新实践仍在继续,最终一定会形成了一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古今中外丝路文明在当代时尚的文化撞击。

猜你喜欢

大唐丝路敦煌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作品二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绸都人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敦煌 敦煌
敦煌飞天
遭遇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