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0-09-03王自林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武术身体影响

王自林

摘 要: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索和创新武术教学方法和实践手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为学校武术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武术;身体;影响;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生活节奏紧张,人们整天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工作、学习、事业压力过重,身体日趋超负荷运转,人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忽略了体育运动对保持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的非健康因素、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所以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体育运动诸多,但受一些场地和器械的限制,锻炼起来十分不便。而武术运动则不受场地限制,公园、树林、小道,江边……等任何一块小场地都可以进行徒手锻炼。在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既实现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又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攻防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本文作者采用实验法,通过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明确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实验对象

以天水市枣园巷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

二、实验方法

在整个六年级随机抽取80名学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组,每组40名学生。每组男女生各20人。实验时间为半年,实验组的教学内容为武术基本功:正压腿、侧压腿、搬腿、劈腿、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弹踢冲拳、蹬腿推掌、腾空飞脚、旋风腿、莲花腿、侧手翻、旋子、甩腰、涮腰、下腰、压肩、单臂循环、压踝等。另外还有初级长拳和初级器械。

实验组在实验上课期间只练习武术,没有其他体育内容。

对照组在实验上课期间的运动内容为常规体育教学内容,无其他运动内容。

实验期间,实验组共设置54课时

对照组实验期间的体育课学时也为54课时

利用多种测量设备对学生训练的具体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

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采用电子肺活量仪、秒表、皮尺、柔韧性测试仪等仪器对速度耐力爆发力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经数理统计处理,发现两组学生在这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见表3和表4)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速度指标测试与分析

速度是体育运动中反映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武术训练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传统的武术理论历来强调“快”,要求“动如脱兔”“快似闪电”,把“快”看作是运动的基础。在对抗运动中,只有“快”才能抢得先机,有效地利用对方的破绽,抓住战机“先发制人”,或“审时度势”有效避开和化解对方的攻击。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速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前后测得的速度指标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实验前,男生实验组差异为0.43秒,对照组差异为0.02秒;女生实验组差异为0.21秒,对照组差异为0.11秒。男女生每个组实验前后差异显著。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速度指标比较,男生实验组为9.45秒,对照组为9.92秒;女生实验组为10.15,对照组为10.37。男女生实验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结果表明,在武术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练习者的速度。

武术训练好多动作讲究快,迅如风,疾似闪电,格斗中更是要以快制勝,出其不意,制服对手。速度不仅包括动作速度,还包括位移速度,如规定长拳,其特点是跳跃和腾挪,速度快如闪电,练习速度可以用哨子、指挥或拍手来练习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可以用快速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交叉步跑、上坡跑和后蹬跑进行训练。因此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武术课堂训练对速度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2.肺功能测试与分析

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部分。潮气量是指一次呼吸周期中肺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吸入的最大气量为补吸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补呼气量,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为余气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受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身体越强壮,它就越大。研究表明,它与最大吸氧量存在很大的关联。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可以用配合呼吸有节奏慢跑、耐力跑、深呼吸、桩功等来训练。

实验前测得的肺活量指标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指标接近,差异不大。实验后两组肺活量指标均优于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组男生平均值提高132.62ml,女生平均值提高98.12ml,对照组男生平均值提高70.6ml,女生平均值提高59.18ml。男女生实验组提高显著。

3.爆发力测试与分析

立定跳远是一项发展下肢爆发力和弹力的运动,它要求下肢和臀部肌肉与快速力量和上肢摆动相协调,因此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下肢肌肉群爆发力能力的训练空间很大,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在前脚,即使是脚趾也需要踝关节的足底屈曲力才能有相当的力量。

实验组教武术。通过结合学生的武术基本功,经过连续几次的飞脚、旋子、纵跳练习,学生们每次间歇几分钟后继续练习。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前男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相近。实验后男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增加3.14厘米,女生平均成增加2.65厘米。实验后男生实验组比对照组超出2.2厘米,女生实验组比对照组超出1.1厘米。武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爆发力指标效果显著。

4.1分钟仰卧起坐力量素质测试数据的测试与分析

力量素质指标通过1分钟仰卧起坐来进行衡量检测。实验组在武术训练中,通过下腰、甩腰、前俯腰、弓腰和涮腰的联合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比较表中力量素质环节的相关值。结果发现,实验前,两组数据相近;实验后,实验组男生的仰卧起坐平均成绩提高2.86厘米,女生平均成绩提高3.19厘米,对照组男女生平均成绩略有提高,在1厘米左右。实验组成绩变化显著。充分体现了武术训练能明显提升力量素质。可以得出武术课堂教学对增强学生的力量素质是有效的。

5.柔韧性测试与分析

坐位体前屈是学生身体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男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别为和3.43厘米和0.46厘米;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别为4.61厘米和1.18厘米。实验后,实验组男女生比对照组分别超出3.25和3.93厘米。经过“劈横叉”、“竖叉”、“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正搬腿、侧搬腿、里合腿、外摆腿、先压腿后踢腿等一系列的武术课堂教学,实验组每个学生的前屈长度都得到了提高大幅度改善,数据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不难看出,武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柔韧性有很大的帮助。

6.耐力测试与分析

50米×8往返跑是评价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的耐力。

表中显示,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差异不大。实验后,实验组男生成绩提高了3.9秒,女生平均成绩提高了4.49秒。对照组男生成绩提高1.73秒,女生成绩提高1.7秒。实验前后,

实验表明,武术训练能确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

7.武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调查

发放问卷150份,调查学生对武术训练项目有效性的认可度。

根据调查分析(见表5),在被调查者中,有130人认为武术课堂教学提高了速度素质,占86.7%;与表2相比,许多学生认为速度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有145人认为武术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力量素质,占96.7%;有150人认为武术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肺功能,占100%;有110人认为武术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爆发力素质,占73.3%;有130人认为武术课堂教学提高了耐力,占86.7%;150人认为武术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柔韧性,占总数的100%。武术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8.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武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武术技术水平。

武术训练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呼吸、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降低心率、收縮压和舒张压。

武术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强身健体、防身防卫的目的。

(2)建议

武术教学中,应注重示范、领做,让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动作技术概念。在教学时,把动作简化,先分解,后完整,多示范,多让学生做模仿。讲解主要用简单易懂和形象化的语言、口诀进行。

少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做动作时易出现多余动作或动作不正确、不协调,易产生疲劳。应采用“起伏形式”的教学,把一次课分成几段,每段的开始部分,提出严格要求,组织活泼有趣或安排短暂的休息,这样注意力相应转移,疲劳得以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教学中,一般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时间长了易感到枯燥。把练习技术和游戏结合起来,可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和训练中,要全面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对于易兴奋、调皮好动兴奋型的学生,就要在训练中严格要求,督促执行;训练中刻苦认真、安静型的学生,就要用语言暗示,逐步培养争强好胜的心理。

武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的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猜你喜欢

武术身体影响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