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学习推进可持续发展路径及实现:从秩序共存到螺旋上升

2020-09-03苑大勇沈欣忆

中国远程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型理念社区

苑大勇 沈欣忆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准则,终身学习作为全球认同的教育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和推进要素,终身学习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出解决方案、政策参考和实现路径。可持续发展理念打破了以往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二元关系,其相关政策的发展在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维空间中进行推进,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中国当前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将环境、文化多样性和种族多样性等内容纳入终身学习的政策目标,并在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项目中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提出支持政策。

【关键词】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合发展;秩序共存;螺旋上升;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20)8-0001-07

导言: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体系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全球肆虐,受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的活动轨迹带来了疾病的扩散,这次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提示人类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准则,重视生态文明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国际范围内,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濒危物种增加等现象不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国际上的共同认知,可持续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全球的公共政策指导理念。2015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巴黎协定》,希望全球国家能够携手共同重塑世界气候治理格局,并在当年9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希望以综合治理的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201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再次强调,“要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新华网, 2019)。每一个人都生存在全球的命运共同体当中,生态变化中的地方性小事件可能传递、放大,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安宁产生影响。

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性的发展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共同制约,终身学习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的“治理技术”。当前环境的变化与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核心内涵,终身学习作为在教育领域国际上认同的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共通之处,受到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众多要素的制约。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出了解决方案、政策参考和实现路径。终身学习助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继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发展的终极目标(见图1)。

因此,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是一种教育秩序的现实存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条件的一个重要维度,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理念的同一性,在实践推进中互相促进与融合,厘清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逻辑,寻找终身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可以为社会进步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思路。

一、可持续发展是终身学习理念的核心理念

(一)社会变迁时代呼唤终身学习

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终身学习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和环境的全球化趋势加深,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发达国家消费与全球经济之间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促使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向第三世界国家,许多产品生产以地球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社会变迁也带来了人口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的趋势是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欧洲还面临严重的移民问题,世界形成一个多元社会问题并存的发展状态。人口问题也带来了教育理念的调整,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终身学习方面的重要报告《学会生存》就指出:“教育是隨着经济的进展而进展的,从而也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演进而演进,然而要在复杂而互相制约的各种因素中找出各自的原因却并非易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6)终身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功用,是个人、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不断更新的重要推力,全球化时代更需要终身学习的方式,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二)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

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模式需要适应新的变化,知识爆炸、模式创新、思维多元等特征是现阶段社会存在和变化的特点,因此社会发展范式需要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进。若要做到社会思想的转变,思想意识的更新,就要从终身学习理念开始。此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政府将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生态文明理念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科学理论知识扩展到实践经验,从由教育部门组织的国民教育体系延伸到城市的教育以及学习空间,教育需要变革,也更注重自身的反思和认知,这就非常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经验与实践来具体支持,从而最终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面对多变的世界环境,强调可持续性的终身学习理念将成为符合情境的概念。可持续的终身学习首先强调环境生态领域的重要性,强调当代与后代共存的哲学思想。与此同时,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相互依存和关联,终身学习延伸到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城市及其社区的创造力被视为政府政策的目标,需要借助终身学习的理念,振兴那些失去活力同时还承受着经济负担的城市。城市的创新要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在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创新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指标性作用。

(三)可持续理念背景下终身学习的多维空间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事业发展,要做到满足人类当前的现实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要求人类重新思考其教育与学习的方式,在制定终身学习的政策时全面考虑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维度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理念打破了以往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二元关系。因此,理解终身学习政策,要超越传统的学校教育视角,从更加多元的视角进行思考。

终身学习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学校、社区、家庭,推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人认同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呼吁人们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终身学习理念要关注的是自然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终身学习的社会,其社会形态一定是学习型社会,随着变革速度加剧人人终身接受教育成为必要。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这种社会通过对人及人类生活世界的重新认识与价值变化,引导并带动整个社会价值向人格成长、发展与完善转向,并通过促进教育变革为人人持续学习提供制度基础。未来社会将对社会资源方面的问题尤其关注,其中涉及生活、健康、环境、教育培训等社会重要因素。

终身学习也作为提升个人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手段。许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一直将终身学习作为提升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通过终身学习的路径提升实现经济社会的目标,为提升就业做出贡献。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促进个人的解放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我们还应强调其经济发展功能,将终身学习作为国家、社会、个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终身学习也是促进人类社会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终身学习倡导人类改进现在的生活方式、态度和学习要素,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式提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文化维度在开始阶段的重要性不足,但随着文化要素的提升,終身学习对文化的关注也在日渐显现,人类需要真正的多元而交融的文化,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合流”实现相互学习借鉴、彼此映照(高志敏, 等, 2017)。

二、终身学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路径

(一)联合国语境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联合国的语境中,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发展理念。1987年2月,在日本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呼吁全球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发展目标;1990年,联合国开始组织起草《21世纪议程》;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里约宣言》,共同签署《21世纪议程》,世界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5年,联合国提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终极目的在于消除贫困、保护地球环境、促进世界繁荣发展,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其益处;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2019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主题“移徙、流离失所和教育——要搭建桥梁,不要筑起高墙”,重点关注移民问题,强调让移民、难民和东道主国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进与完善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以后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罗马俱乐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一书首次提出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和警告,留给未来发展的途径只有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的发展思路看,当前以消耗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地球环境的破坏,人类为了生存而恢复自然界的生态一定会付出更为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学家批评可持续发展的激进本质,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通过发展绿色环保的科技才有可能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当前许多紧迫的环境保护问题是非常完美的理念。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可持续发展概念从生态和全球的双重维度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指导性的安排。生态既然在现代社会中不能倒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那么它就必须走向现代化。”(郭忠华, 2010)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具体的、直接的和可见的,不管实际上有多么可怕,大部分人依然是袖手旁观,不做任何具体的事情,这被称为“吉登斯悖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当前更应该重视“可持续”与“发展”之间的张力,前者意味着延续性和平衡,给人以希望,后者则意味着动态和变化,强调事情的进步。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话题,人人都认为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理念,但都不愿意与其直接面对,或者做一些事情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

(三)终身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撑

可持续城市发展与终身学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环境议题开始从单纯的环境保护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和方面。生态系统破坏使人类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付出了代价,同时也引起了许多哲学性、科学性的讨论,对教育领域的理念建设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多样化的讨论深刻影响了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学习对话。在联合国体系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设计出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并从1990 年开始发布,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统计标准(李晓西, 等, 2014)。HDI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环境和谐的系统集成,它强调人类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跨越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强调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都坚信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理念,教育政策要认真考虑推进下一代的环境与生态发展。每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工业化城市数量众多,当一个城市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时,意味着从只关注短期GDP的发展逐渐转变为着眼于更加长远的未来发展。因此,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技术预见活动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只讲经济效益而忽视新技术应用对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最终会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内在动力,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创新的萎缩,最终无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王一鸣, 等, 2013)。可持续发展追求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寻求的不是目标单一的政策,而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多维发展和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开展,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理念,实现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终身学习政策框架

(一)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成为公共政策

随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国的终身学习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终身学习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实践也随之完善,终身学习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在不断增长。因此,作为终身学习重要构成的成人教育也应具有公益性,其特性主要体现在服务性和公共性方面:一方面,它所服务的对象并非针对某一成人个体,而是面向所有成人,从而体现其平等化和大众化;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为有学习需求的成人学习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其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营造物质和文化氛围(邓文勇, 2011)。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在教育价值上达成社会共识并非易事。然而,从公共利益的总体方向上看,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人类必须共同解决的问题就可看作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未来终身学习公共利益所必须追求的哲学、价值观和内容领域的确切表现,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终身学习必须努力扩展公共性价值理念,可持续发展必须成为公共政策的发展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成为共同愿景

城市生活是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为解决终身学习和城市的问题,必须与居民学习建立密切关系,学习型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当今城市发展遇到现实问题,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不均衡等,以终身学习为基础的学习型城市成为应对策略之一。学习型城市的发展,需要调动所有部门的一切资源,挖掘市民的潜能,从而促进个人发展、保持社会融合并创造繁荣。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学习型城市推进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主题是“促进城市社区的繁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学习型城市有四项基本要素:第一,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贯穿人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第二,全员参与,囊括城市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包括学习的提供方,也包括学习者;第三,资源整合,挖掘并利用有助于城市开展终身学习活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第四,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蒋亦璐, 2017)。学习型城市旨在通过反思城市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教育与培训以更新城市面貌。自主性、协同性、循环性和可持续性等都是学习型城市所争论的重要核心价值观念,学习型城市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三)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目标与路径

学习型城市通过终身学习项目的推进提升培养居民的社会治理能力。终身教育的项目设计应与当地社区居民的诉求目标一致,也是塑造人们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公正性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外,许多地方政府已将学习型城市创建作为其政策目标,重点关注政府、社会组织、教育机构等在创建可持续发展社区方面的管理情况、合作关系和网络建设。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与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必要通过学习型城市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型城市与可持续社区建设项目相互影响、互相支持、互相关联。增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人员的核心能力,提升地方市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教育项目,创建以终身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项目,是推动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治理路径。

四、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融合发展路径与案例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同发展,不断融合,共同推进,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发展方向。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与城市,正在逐渐利用终身学习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以促进城市变革、环境变迁以及社会治理等。

(一)德国盖尔森基兴市: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融合

1. 城市发展背景

盖尔森基兴市(Gelsenkirchen)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口超过26万,该市曾经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主业的发达经济体。然而随着采矿行业的衰败,该市也成为德国西部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从2008年开始,为解决其工业遗产和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盖尔森基兴市进行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理念的学习型城市創建。该市将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致力于实现其城市中心和郊区的复兴。

2. 具体做法

为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目标,盖尔森基兴市实施了旨在解决多重问题的创新性措施。盖尔森基兴市将所有公共设施都打造成为可供终身学习的场所,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包括:①生物公园项目:将之前的煤矿改造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并发挥双重职能,既充当一个绿色公共空间,又充当一个具有许多互动特征如ESD学习步道的教育场所,旨在提高居民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②创意工作坊项目:开展亲密接触大自然、用新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体验现代技术等活动。为确保能够惠及尽可能广泛的群体,这些活动全部是在青少年中心进行,为儿童和青少年免费参与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旨在激发其想象力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③针对大学生推进Kolleg21项目: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传授可持续城市规划方面的实用技能。

3. 积极影响

盖尔森基兴市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改善了城市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到该市落户。自2010年起,该市四次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社区奖。此外,该市还荣获德国可持续发展奖(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级奖项)。2016年,盖尔森基兴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UNESCO Global Action Programme on ESD in Germany)中也得到了认可。

(二)我国台湾地区:以社区大学为载体推进生态环境教育

1. 以社区大学为载体推进环境教育理念提出

社区大学是我国台湾地区终身学习最主要的推进机构,第一所社区大学成立至今已经超过了20年。2012年以来,台湾的社区大学提出以“社区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的气候变迁教育推广策略,近年更以国际上倡议的新兴方法——“以社区为本的气候变迁调适策略”(Community based adaptation, CBA),协助台湾的社区大学发展以社区为优先,重点关注民众如何将气候变迁的问题内化至日常生活,并发展出社区居民的能力,以减缓并调适气候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2. 具体做法

我国台湾的社区大学通过打造环境教育生态村等方式促進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理念宣传、课程设置、地方行动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宣传推广环保的理念。例如:台北市的松山社区大学提供多种形式进行环保理念宣传,从各种不同侧面切入环境教育活动,培养环境公民,鼓励更多民众主动关心土地生态,并投入守护行动,让“爱护生态环境”理念成为社区重要的推进理念。另一方面,在社区推广和实践生态理念。例如:台中市的文山社区大学这几年投入“大肚山水堀文化生活圈”建构,面对大肚山超限开发的问题,设置大肚山自然公园成为社区共识,通过建构“水堀文化生活圈”引导社区居民认同生态村概念,并以大肚山自然公园作为社区应对气候变迁的缓冲区及示范区,打造一种尊重土地的生活方式。此外,台湾的社区大学提供了发展平台,整合了环保工作团队,包括环境教育志愿者团队、培训环保教育倡导师团队等,积极开展社区环境教育推进工作,并带动地方学校、机关、团体持续开展环境生态教育的学习活动,成为可持续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3. 积极影响

我国台湾的环境教育在终身学习领域不断拓展,其多数社区大学都根据自身的需求设置了环境和生态相关的课程,并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环境公共事务,承载着社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积极开展社区课程的具体实践,将社区大学打造成为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

(三)韩国生态文明教育转向终身学习的政策推进

1. 韩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生态文明教育首先是以学术研究的形式进入韩国。这些学术活动进而转变为社会活动,目的是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大规模的环境社会组织诞生,他们通过各自组建教育团队在居民教育领域系统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始向终身学习体系转化。

2. 具体做法与政策

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政府制定了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韩国反复提及参与、伙伴关系治理等,扩大了民间社会、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价值。在不同的学术讨论中,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已经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国际实施计划的国家中期水平监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国家委员会(Korean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认定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Regional Centres of Expertise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为起点,可持续发展教育正逐步开始推进并扩大。此外,韩国国内授权管理的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中心”以终身学习型城市的模式运作为核心,将终身学习型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相结合,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

3. 问题与不足

韩国终身学习领域的人员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注依然不够。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没有受到韩国国家终身教育振兴院、韩国终身教育协会等传统的终身学习机构的关注。尽管如此,在韩国被评为“学习型城市”的一些地方,所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正在逐渐增多。对管理终身学习规划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必须具有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便与各个地方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专门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和网络系统。

总之,在世界各地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终身学习成为重要的治理技术和政策路径。青年与成人、学校与社区、政府与大学都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挑战,德国、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政府决策、社区参与和不同年龄群体学生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结语: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与螺旋上升

面对国际教育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教育部门也应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将终身学习作为一个更广泛且更适当的制度框架,纳入环境与文化多样性和种族多样性的内容。通过开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创建中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作为评价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指标。当前,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垃圾分类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教育尚不是当前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领域,这也成为中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不足之处。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战略,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终身学习体系,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列为重要的地方政策。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合共生、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螺旋上升(见图2)。

[参考文献]

邓文勇,车向清. 2011. 成人教育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 职教通讯(13):35.

高志敏,朱敏,傅蕾,陶孟祝. 2017. 中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知”与“行”的重温与再探[J]. 开放教育研究,23(04):50-64.

郭忠华. 2010. 求解“吉登斯悖论”:评《气候变化的政治》[J]. 公共行政评论,3(01):172.

蒋亦璐. 2017.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全球历史回溯与本土现实思考[J]. 开放学习研究(02):33-40.

李晓西,刘一萌,宋涛. 2014. 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J]. 中国社会科学(06):6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6.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 2019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摘要:移徙、流离失所和教育——要搭建桥梁,不要筑起高墙[R]. 教科文组织. 巴黎.

王一鸣,曾国屏. 2013.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技术预见模型演进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30(09):158.

新华网. 2019-05-01. 同筑生态文明之基 同走绿色发展之路[N/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5/01/c_1124442858. htm [2019-05-05].

收稿日期:2019-05-05

定稿日期:2020-04-10

作者简介:苑大勇,副研究员,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00089)。

沈欣忆,助理研究员,博士,本文通讯作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100036)。

责任编辑 郝 丹

猜你喜欢

学习型理念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