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港口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0-09-03张磊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天津港港口竞争力

张磊

摘            要:本文以国内港口中具有代表性的天津港为例,分析外贸物流一体化发展对于港口货物集聚、产业培育的牵引带动作用,着眼发挥港口物流优势和贸易资源,对标国内先进贸易综合服务企业,围绕“贸易+物流”战略,通过打造“N+1+N”模式的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对港口如何提升竞争力提出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天津港;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环渤海区域港口腹地交叉,区域内港口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作为北方重要口岸的天津港,货源流失、区域内物流板块业务收缩等情况急剧显现,仅靠单一的港口物流企业身份进行货源市场开发、进行物流服务升级已不能适应当前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发展需要。基于此,发挥天津港内部成熟的贸易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两大比较资源优势,打造基于“N+1+N”模式的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是提升天津港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港口竞争力的研究开始注重贸易对港口的影响,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研究港口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港口竞争力的视角主要还是以物流为主,没有能突破原有范畴。许美贤等(2019)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运用TOPSIS法对五大港口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港口的绿色发展提供依据。岳朝龙等(2019)从港口基础条件、港口物流能力、港口腹地经济实力等方面研究了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了安徽港口物流竞争力存在总量小、增速慢等问题。陈芙英等(2020)基于“一带一路”的新背景下我国主要港口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比较,针对竞争力比较弱的湛江港、珠海港、汕头港,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和港口作业能力等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建议。郭真等(2020)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近年来钦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集疏运体系等手段提升钦州港港口竞争力的策略。王宇等(2020)利用波特五力竞争力模型,从连云港的物流基础建设、地区发展状况和规模等角度出发,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驱动等方面给出建议,希望以此提高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

因此,本文尝试从物流和贸易深度融合的角度,找到提升港口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有效途径。通过物流带动贸易,通过贸易带动金融等服务。通过港口自建贸易平台的模式,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而不单单指的物流竞争力。

二、“N+1+N”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机制构建

天津港打造基于“N+1+N”模式的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就是基于第三个维度,即:向上、向下延伸港口服务产业链,国外对接“N”家客户,国内服务“N”家企业,通过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完整的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产业链,以此培育和发展不同領域的贸易物流服务品类和产品。一方面通过深度的贸易服务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保障贸易服务的有效运行,从本质上促进港口吞吐量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图1)。

三、以“N+1+N”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具有综合性,同时本身起着改善物流,促进贸易,增加货流,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以平台为抓手,通过贸易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又可以增强港口吞吐能力,提升物流。

(一)学习先进企业,构建港口“国际站”

阿里巴巴的天猫和淘宝其商业模式众所周知,但是阿里巴巴布的更大的“局”实际是“国际站”。阿里巴巴要将中国生产的商品聚集到国际站,面向海外买家形成贸易和物资采购,号称“永不落幕的广交会”。而使贸易在“国际站”集聚,阿里拥有一个强大的抓手,即全球最大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一达通”,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外汇,金融等一站式贸易便利化服务,引导和培育企业在“国际站”上形成交易。与之匹配的是阿里在各地布局的物流服务“4S”店“一拍档”。“一达通”提供完善的贸易综合服务,“一拍档”提供全程的物流保障,两者匹配,共同保证国际站的稳定货源。“一达通”2013年上线,当年实现外贸出口40亿美元,2016年突破150亿美元、2017年达500亿美元,2018年出口额达600亿美元,位列全国一般贸易出口第二,帮助国际站实现年采购交易1亿单。

对标阿里巴巴(图2),天津港就相当于国际站,要成为国际枢纽港,就是要将广大腹地的货物聚合到天津,形成货流。而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就相当于“一达通”,通过贸易代理、口岸通关服务、金融服务增加与客户的粘性,将产品引到天津港形成物流。同时,天津港内陆腹地的无水港网络就相当于“一拍档”,二者结合,必定成为天津港货源开发、货物集聚的强大抓手。

以天津港集团全资子公司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贸易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东疆国贸)为例,该公司是天津市商务局认定的天津市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服务京津冀中小企业提供进贸易代理、结汇、退税等便利化服务。客户在企业所在地出口货物,收到国外货款需要3-5个工作日,取得退税需要3-6个月的等待时间。而通过东疆国贸,国外打款1日内实现结汇,货物装船形成提单当日退税,大大提高了客户的资金周转效率,仅此1项2019年带动河北高阳/安心等地集装箱出口500TEU。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优势,货物通过无水港收货,就可以实现退税,收到货款。这样可以牢牢把握货权,客户本可以从其他港口出口的货物全部从天津口岸出口,增加了天津港的业务黏性。

(二)培育特色产业,形成贸易集聚

2019年,青岛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要打好“港口辐射、贸易集聚和金融服务”三场硬仗。港口发展要由传统的抓物流、抓货源向抓贸易、抓产业转变。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培育,青岛港形成了以“橡胶谷”为代表的期货交割市场集聚,烟片胶、标胶进口量占全国的60%,成为橡胶第一大口岸。

对于天津港,也有一个货类——进口冻品,天津港已经连续7年位列全国冻品进口第一(表1:2015-2019进口肉类规模)。但是冻品产业还未形成良好的贸易交易环境,冻品货类在天津港还不稳定。特别是关检合并后,上海、青岛逐渐发力,2019年上海成为进口肉类的第一大口岸,这对天津港的冻品货类具有很大挑战。

口岸监管方面:关检合并后,天津口岸政策把控从严;上海在口岸办协调下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青岛港国储肉享受绿色通道,中粮肉食的禽类进口全部转移至青岛港。价格方面:三地各有优势,但青岛港国有平台建设20万吨冷库,整体仓租水平有明显优势;物流配套方面:天津企业自行联系物流平台,小企业缺乏议价能力,而上海平均物流成本较天津港低20%以上。

但是,天津港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是环渤海综合的交通枢纽,对内辐射“三北”的巨大经济腹地;二是京津冀城市群市场潜力巨大。2016年天津港冷链进口量是160万吨,6万多柜,到2020年,京津冀冷链需求量将达到4100万吨,进口量将突破400万吨,集装箱量将突破16万柜。(表2)

所以,天津港应尽快发挥贸易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冻品产业:

一是打造北方冷链物流基地和环渤海冻品交易集群。市场在哪里,产业在哪里,物流就在哪里。例如天津港的平行车,因为全国的交易市场在天津,哪怕是南沙港1000元每台车的补贴,最终的货流还是在天津形成。所以要发挥东疆和自贸区优势,吸引国际冻品、食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形成进口冻品产销交易平台。

二是打造“头部”企业。冻品货源主要掌握在中粮、优合、北京二商等平台企业和货代公司,天津港可以发挥贸易服务优势,为其提供境外采购、交易结算、物流分拨等综合服务,“头部”企业一旦形成和落地,将带动贸易商和采购商的集聚,有助于市场的形成。

三是发挥多式联运大通道优势。我国相继开通了白俄罗斯、乌克兰冻品以及蒙古国熟肉制品进口,天津港恰恰可以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三条陆桥通道的优势,形成相关国家冻品进口的交易集散地。

四是开展冻品货类一站式服务。贸易商最希望的是只做渠道的搭建,只管卖货。至于港口装卸、口岸通关,只是贸易中的一个环节。“一站式”服务,就是贸易商提供采购目标和分销流向,中间的采购运输,仓储物流以及口岸通关遇到的各种问题一站式为户解决。

(三)发展贸易服务,带动“物贸联动”

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巨大,天津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性的仓租补贴,区域内大量仓库租赁给电商企业。但是,政府能力毕竟有限,仓租补贴已由原来的100%降至60%。这些企业是各地政府的座上宾,哪里有补贴产业就转移到哪里,单一的仓租补贴留不住人,形不成产业。一旦货源流失,仓库将大量空置。而宁波口岸,已经形成了跨境电商产业聚集,贸易额占到全国的80%以上,相比宁波,天津仅占全国的3%(表3)。

天津港应发挥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作用,通过贸易服务,形成物贸联动。一是建立跨境商品备货前置仓。引入海外品牌,形成提前备货,解决跨境商品进货周期长,流通环节多的问题。二是打造跨境商品集散中心。建设跨境电商公共仓,为企业开展B2B业务提供优质货源。三是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品牌授权、海外代理采购、商品运营、保税展示等综合服务。

综上,打造基于“N+1+N”模式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目的在于培育产业,核心在于强大物流。充分发挥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发挥天津港作为北方重要口岸的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和延伸港口服务产业链,统筹腹地内各方面资源,用产业的思维做发展乘法,用平台的视野谋发展空间,一定会助力天津港尽快建成绿色、智慧、枢纽的世界一流强港。

结束语

港口在客货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基于物流貿易的港口贸易平台建设在未来会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港口之间竞争的加剧,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开发方式吸引货流等方式,具有同质化风险。因此,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增加天津港的独特性,建设外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必将成为国内港口提升创新力、服务力的一种有效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陈芙英,张建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沿海港口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20(05):33-42.

[2]郭真,黄家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研究[J].北部湾大学学报,2020(02):58-63+79.

猜你喜欢

天津港港口竞争力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港口上的笑脸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惠东港口
日本竞争力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天津港爆炸敲警钟:中国还需要多少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