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食品生产企业工厂防控探讨

2020-09-03张小玲姜艳喜徐湘寅

中国乳品工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外来人员体温计消毒剂

张小玲,姜艳喜,徐湘寅

(1.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58;2.杭州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1215)

0 引言

新冠疫情期间,广大企业应按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的要求,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复工承诺。企业法定代表人要担起责任,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有序复工工作。本文结合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严谨的防控方案,为企业生产防控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1 复工前防控准备

1.1 应急小组

1.2 复工方案及防控措施的制订

为了确保复工的顺利进行,根据政府的要求企业要制定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复工方案和防控措施。在复工方案中需要明确企业防控体系、员工排查、防控物资准备(分发)措施、防控措施执行、异常情况报告和安全工作确认等方面内容。疫情防控措施中需根据不同的疫情情况建立不同的管控措施并明确方案。具体工作举例如下。

1.2.1 人员健康档案

由应急小组牵头对全公司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档案来确定可以来上班的人员。健康状况调查以部门为单位通过填表、询问、问卷调查小程序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健康调查确定可复工的人员及时间。健康调查表可参考表1。

公司回收调查表后,通过对员工行程的分析并结合政府部分公布的防控要求和管控区域范围确定员工复工的时间和批次。

1.2.2 口罩

通过人员健康调查表预估复工人员数及复工时间,根据复工人员人数及每天口罩的更换频率预估口罩量。复工前需要采购足够的口罩。

在浙江温州,一名经常陪同领导走访调研的机关干部认为,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有一个固定的套路:调研时,一般先开一个座谈会,听早已指定好的人谈一谈。然后拿汇报材料,再去事先选好的几个点上走一走。最后再说几句“模板式”的套话。他说,这类调研表面上看也是“下乡下到乡政府,进村进到村委会”,可实际上还是浮于表面。

建议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因为携带病毒的飞沫以颗粒物在空气中存在,颗粒物防护口罩对其阻隔能力与医用防护口罩相当,因此可以选用。带呼吸阀口罩的呼吸阀为单向气阀。如果佩戴者不携带病原,选择带呼吸阀的口罩是可以使用的;但感染者、疑似感染者、以及潜伏期内的密切接触者不可选择带呼吸阀的口罩,以免污染环境,传染他人。棉纱口罩、活性碳口罩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无作用。

1.2.3 体温计

购置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每天使用电子体温计前要先用水银体温计进行比对,如比对电子体温计比水银体温计少1℃时,测量结果加上1℃,反之就减去相差的度数。

表1 健康调查表(示例)

表2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范围与使用方式

1.2.4 单独隔离区域

在工厂内设置可单独隔离的房间,用于突发疑似病例时隔离使用。

1.2.5 消毒剂

复工前需要根据工厂的消毒对象、要求储备不同的消毒剂。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范围与使用方式如表2[1-3],根据GB/T 36758-2018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6369-2010季铵盐类消毒剂卫生标准、GB 26371-201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卫生标准整理。

1.2.6 工厂环境清洁消毒

复工前对工厂设备、设施、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程度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建议先进行清洁,再消毒。地面、一般物体表面消毒可以选用过氧乙酸或季铵盐类消毒剂;空间消毒可以使用过氧乙酸;手、食品接触面可以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2 复工后防疫控制

2.1 复工后涉及的人员活动场所

图1 厂区人员活动场所

2.2 进入工厂控制

应急小组根据实际到岗人数、生产规模、产量、业务的重要程度、紧急程度进行弹性的工作班次和时间,错峰生产,避免短时间大量人员流动。

(1)人员上下班要求自驾或乘坐班车。

(2)继续保持每个人员的健康档案,每天上班进入工厂前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询问家人及周边人员的健康状况,记录健康档案。考虑到复工人员都是健康人员且人员密度不大,因此每人每天提供1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下午再测定一次体温。

(3)进出办公区大楼设置一个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其余通道暂时先关闭,在通道入口处增加放置鞋底消毒剂,确保每个进入办公区域的人员鞋底进行了消毒。(4)有条件的单位使用系统打卡,如蓝牙打卡、钉钉打卡等,防止交叉接触。不建议用人脸打卡,因为人脸打卡需要摘除口罩。如无法避免使用指纹打卡机,需要在边上设置消毒设施,打卡前后都需要消毒手部。

2.3 普通办公区域控制

办公室人员缩小岗位间的活动范围,尽量使用电子通信设备、看板等,控制办公室人员密度,不面对面坐,保持1 m以上距离。每天下班对办公室进行清洁消毒。办公区域严禁使用中央空调防止交叉感染。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采用机械排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 min。

公共区域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的清洁和消毒。门把手、扶梯、电梯、公共走廊、厕所等容易交叉接触的地方需要适度增加消毒频次。

垃圾按垃圾分类投放,口罩按危险废弃物处置,垃圾需要每天清理。

2.4 生产区域控制

保持车间原有的门禁管理,只有受权的人员才能进入车间,早上、下午进入车间前都需要测量体温及询问健康状况。车间入口设置鞋底消毒装置,鞋子消毒后进入车间再更换工作鞋。工作鞋和工作服由公司统一清洗、消毒。

变更操作方式,尽量避免面对面的操作模式,如无法避免就需要保持1.5 m。

一般作业区保持原来每班两次清洁的频率,增加班前、班后两次的消毒措施。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本身制定有清洁消毒计划的,结合疫情评估风险,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是维持原清洁消毒计划不变还是增加清洁消毒频率。

一般作业区空调停用,采用机械排风。准清洁作业区、清洁作业区必须使用净化空调系统,应关小或完全关闭回风,全开新风,以提高净化系统的新风量,同时开启相应的排风系统。每周对净化空调系统用臭氧进行消毒。

2.5 仓库

在疫情期间非特殊必须时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必须要进行运输业务时,对来自疫情重点区域的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司机需要填写健康调查表或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进入厂区。只允许从物流门进入,停靠到装卸货平台不允许在厂内其他区域活动。

2.6 食堂

根据上班人员,拉长就餐时间,分时间段进行就餐,保证不面对面就餐,就餐时一人一桌并朝一个方向就坐。使用一次性餐具,防止由于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产生的交叉感染。取消食堂公共设施,取消自主添加,由专人统一发放。餐厅也需要设置一个出入口,有条件情况下设置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不交叉。入口处设置鞋底消毒装置,进入后洗手、消毒、取餐、用餐。用餐结束后进行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处理,餐桌清洁消毒,留待下一个用餐者。

2.7 宿舍

宿舍底层的房间可以设置为隔离观察区,供外地返厂人员的隔离观察和发现疑似病例时临时隔离使用。宿舍公共区域按办公区域的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要求执行。发放消毒剂给每个住宿人员,供其在宿舍内消毒使用。

在宿舍隔离观察人员,每人一间,每日测量体温及询问其健康状况,门口粘贴封条,由专人送每日三餐及收集垃圾,收集的垃圾需消毒后再处理。

2.8 人员培训

对人员进行防疫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通过考试的方式确认培训效果。

2.9 发现疑似病例的应急处理

如单位出现疑似病例按当地的应急处理流程处理,如图2。

图2 应急处理流程图

2.10 外来人员的管控

外来人员因为流动较大且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其情况成为疫情防控的难点,因此必须建立严密的外来人员登记、测温、健康调查、查健康码等制度,同时结合当地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区域规定对外来人员进行全面的管控,进入厂区后除了登记的拜访地点或送货点外,严禁进入公司其它区域,对于拒绝登记信息、拒绝测温或测温不合格、来自政府发布的疫情管控重点区域等外来人员门卫必须拒绝其入厂。

3 总结

企业在积极复工的同时必须抓好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企业必须从返岗员工的控制着手,确保所有返岗的员工都是健康安全的,同时企业对公司范围内的办公区域、生产区域、食堂区域和宿舍区域制订不同的管控和消毒措施,以确保环境的安全;对于员工的疫情防控教育要加强,确保员工下班后不随意在外闲逛,避免可能的感染情况的发生;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避免外来危险源对公司的传染。

猜你喜欢

外来人员体温计消毒剂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含汞体温计将全部退市
体温计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文化进企业对实现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作用
咬破了体温计怎么办
这也是一种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