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武牧羊”欣赏紫砂之美

2020-09-03汪姝玉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紫砂陶牧羊陶刻

汪姝玉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泡茶品茗,还是以茶会友,茶文化正在悄悄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现在正值酷暑,最适合夏天的饮品就是茶了。夏天泡茶的佳器当属紫砂器。紫砂壶,又称之为宜兴紫砂壶。顾名思义,紫砂壶来自宜兴,一座美丽富饶的江南小城,这里有着紫砂壶的原料——紫砂泥。紫砂是一种特殊而稀有的陶土材料,组成成分主要是云母、氧化物、粘土、石英等,这些都是制作陶器的绝佳材料,以此制成的紫砂器皿不仅性能良好,外观上也是独一无二,色泽缤纷不艳俗,器表流光有砂感……这些特征都为紫砂作品添加了神秘光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它趋之若鹜。相传第一把紫砂壶诞生于明朝正德时期,它开启了紫砂壶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一门新兴的陶瓷艺术。

目前宜兴丁蜀出产了很多精美的紫砂制品,挂盘则是这些艺术品中的一类特殊的品种,它不像紫砂壶那样有着强大的使用功能,更多的是用于装饰,所以紫砂挂盘更注重在自然质朴的材质上进行有目的的釉彩、泥绘、陶刻等,来表现其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同的装饰手段,加上不同泥料所展现出的色泽等,使得紫砂挂盘表现出的风格迥异,有的浑厚粗狂、有的清新脱俗、有的寓意深刻,山水、字画、人物、花鸟等都可以出现在盘面上,题材多变,风格迥异,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观感。欣赏挂盘,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修身养性。

《苏武牧羊》

紫砂挂盘《苏武牧羊》是将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以陶刻和绘画的形式演绎在紫砂作品上,紫砂泥特有的天然色泽作为衬托,以刻刀代替笔墨,在挂盘表面上表达作者所想要表述的中心思想。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学生的语文课本中都出现过,可见这个故事的寓意有多深刻,教育意义有多重大。古代的时候,为了维持两国邦交,都会派遣使者出使别国,因此也出现了一大批有气节的使者,比如蔺相如、晏子、苏武这些人。苏武牧羊,概括地说,就是汉朝使节苏武即使在荒凉的北海牧羊十九年,也不愿意向匈奴投降的故事。我们在钦佩苏武的骨气之外,更需要学习他的坚贞和坚持。苏武被匈奴扣留下来。面对威逼利诱,始终没有屈服,于是匈奴单于迫其流放到北海牧羊。他受尽苦难,但始终坚贞不屈,整整被扣留了19年,才回到汉朝。昔年出使匈奴,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归来时已是满头华发,青春已逝,不变的是一颗坚贞的心,始终如一。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说的就是苏武啊,大丈夫当如厮,刀斧胁身而不屈服,金银在前而不被诱惑。作者在读《汉书·苏武传》时就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从而迸发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故而有了这一件精美的紫砂挂盘——《苏武牧羊》。

这件精美的挂盘采用了双色原矿紫砂泥料制作,泾渭分明。紫泥和段泥两种泥料搭配在一起,紫泥颜色沉郁内敛,所以制作成挂盘的边缘,段泥色泽明亮鲜艳,所以设计成了挂盘的盘面。而在平整并隐约泛着砂感的盘面上,采用陶刻的装饰手段,刻绘了苏武牧羊的图案,并配有诗文“苏武牧羊”。整个画面都清晰逼真,无论是苏武手持的节杖还是公羊身上的羊毛都清晰可见,细节处见刀工。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能够坚持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之一,紫砂挂盘《苏武牧羊》借助这样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时代,我们都要有气节。

紫砂挂盘作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以放置在客厅供人欣赏。它的大小、色泽、内容、题材千变万化,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人们可以欣赏其表面的刻绘图案,也可以欣赏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有一种说法,紫砂挂盘就是一幅美丽缱绻的画卷,它总是能营造出与环境相适宜的氛围,让人安心舒适,也许这正是紫砂挂盘的魅力所在。

结 论

每一件紫砂陶,都是从矿山深腹的矿土开始一步一步演化成精美的艺术品的,当中经过了无数道繁琐的工序,经历了千捶百打和水火的历练。从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是无数的智慧和汗水的堆砌,方才成就了艺术的伟大和不朽。除却紫砂陶精美的外形和五花八门的款式,它的泥料就已经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了。烧制后的紫砂泥有着天然而神奇的泥土色泽,以及紫砂特有的砂质感,用手触摸,往往爱不释手。紫砂挂盘作为紫砂陶类型中比较别致新颖的一种,近年来也开始崭露头角,绽放出迷人的风采。紫砂挂盘是紫砂和陶刻装饰的结合,就像笔墨纸砚的结合一样,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方寸之间,却有着广阔的艺术天地,让人沉浸在强烈的视觉美感中,感受艺术带来的心理上的共鸣。

猜你喜欢

紫砂陶牧羊陶刻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苏武牧羊
Chapter 3 Back to the village 第三回 重回村庄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浅析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从“永乐”看紫砂壶造型与陶刻装饰的结合
牧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