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与坚守

2020-09-02郭琳媛

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融媒体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播音主持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融媒体发展需求的、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嬗变与坚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168-02

一直以来,人才培养都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一的媒体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融媒体时代,媒体的变革也是人才的变革。从表面上看,融媒体环境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是用户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但实际上是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的竞争,是媒体融合理念的竞争。

然而,经过媒体融合几年的发展,从现实看,媒体大量渴求基本功扎实并且能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亦是如此。但是,国内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去甚远,毕业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实践能力和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很弱,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事关媒体融合发展大局,高校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融媒体发展需求的、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一、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播音主持专业相较于媒体发展来说,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它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专题播音主持、文艺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影视配音及演播等工作。目前我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经有近三百所,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为热门专业,不同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一)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设立中文播音专业,学制为大专。1996年更名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的开始,天津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纷纷开设播音主持本科专业,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国的播音主持专业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科建制,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媒体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播音与主持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播音主持专业陆续在高校开设,而且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为播音主持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播音主持专业进入了学科大众化时代。

(三)培养模式各具特色

目前,各大高校及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有旨在培养具有宽厚语言文学及美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理论的出镜记者和新闻类主播的“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旨在培养具有播音学、艺术学、音乐学优势的、艺术修养丰富的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旨在培养形象高雅、仪表大方,具备播音和主持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相脱节

人才培养目标是由社会需要所决定的,高校在设定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必须明确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从业要求,从而按照这些要求培养人才。但是,纵观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其培养目标与融媒体时代媒体的从业要求存在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格局都很狭窄,仅仅面向传统广播和电视行业培养播音主持人,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媒介发展需要。一是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大多数院校的专业课程都是沿用或参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特色优势进行专业建设,开展特色教学,更没有与新媒体发展进行有效衔接,故而导致课程设置与媒体实际发展严重脱离,学生综合素养不高。二是教学理念落后。很多院校的教师自身就缺乏媒体融合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认知偏差,对学生融媒体理念的培养也会大打折扣。三是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主要进行课堂讲解,很少进行實训,限制了学生专业和能力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与从业要求不符合

融媒体时代要求播音主持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具备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和融媒体市场运营能力。然而,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是偏重于朗读、播音,大量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只会读稿而不会表达,这与融媒体对播音主持人复合型要求相去甚远。

(三)专业规模与教学资源不匹配

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性很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现阶段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是与之匹配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首先,从师资上说,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其他相关院系调入本专业的,这部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本来就有限,无法适应融媒体的知识拓展;二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是缺乏媒体尤其是融媒体的实际操作经验;三是由媒体转入的,这部分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多为单一传播从业者,缺少融媒体素养。其次,从教学上说,播音主持专业需要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应该拥有集视、听、录、摄、播于一体的硬件设备,但是目前很多院校由于资金匮乏,很难投入大笔资金建设专业教室或实训室,因而无法实现良好的实践化教学,这就导致大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没有碰触融媒体设备的机会,根本不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最后,从实习上说,许多院校对学生的实训实习不够重视,也使学生错失了在学校培养从业能力的机会,从而导致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工作。

三、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一)优化课程设置,适应时代要求

融媒体时代,媒介间的界限被打破,媒体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逐渐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平台一体化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传统的理论型、单一型课程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融媒体的发展,必须紧跟业界发展现实,探索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认真思考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一要注意播音主持专业教材的使用。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嬗变与坚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课程并行,更新现有教材中落后于时代的部分,探索全媒体课程结构模式。二要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以培养应用型全媒体人才为总体目标,突出实训教学。三要与媒体或企业共建合作课程,以岗位标准为依据,探索与媒体或第三方公司需要相一致的课程,校企合作,为帮助学生缩短岗位适应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播音主持专业要想真正达到学和做应有的效果,离不开系统的实践实训平台。因此,各院校必须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是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要增加投入建设校内演播室、实验室,变“单项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工作场景,增强其对新媒体流程的认知度,掌握一些设备的操作方法。二是要鼓励学生加入校园电台、校园网站等校内媒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晚会、联谊会等活动,进行现场播音或主持,增加镜头感和舞台感,这是在平时的理论教学中所无法获得的。三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中,学校与媒体之间往往并无“来往”,双方处于孤立状态。但是,融媒体时代,学校应打破这种“鸿沟”,积极对接媒体或互联网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到播音主持一线,以便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自觉配合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快速提升技能。

(三)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过于迅速,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赶上业界发展变化的节奏,导致在融媒体时代,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基于播音主持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建设一支跨媒体、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队伍。一要跨媒体。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中,一名教师往往只懂得一个媒体的专业技能。融媒体环境下,并不要求教师具备全面技能,但是教师必须懂得跨媒体传播,能够延伸教学内容,掌握新旧不同媒体间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技能。二要跨专业。融媒体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播的能力,还要具有采编能力、策划能力等多种技能,必须引进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充实到现有教师队伍中。三要跨学科。融媒体播音主持人的培养,需要强大的技术性课程作为支撑,可以挖掘本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聘请业界从业人员,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融媒体时代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上播音主持的门槛越来越低。专业的播音主持人才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各院校就必須加快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坚守自身优势,变革探寻新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促进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曦.播音主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08):153+155.

[2]王少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电视指南,2017.

[3]李云梓.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新闻传播,2017,(19):82-83.

[4]夏青.核心素养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播音主持专业为例[J].采写编,2019,(06):122-123.

[5]郝红霞.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郭琳媛(1985-),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