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县秧歌”与“白店秧歌”中“伞者”角色对比研究
2020-09-02路珺
路珺
【摘 要】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县(州)的传统舞蹈形式“霍县秧歌”与侯马市白店村的传统舞蹈形式“白店秧歌”,风格各具特色,在当地均享有很高声望,同属临汾社火秧歌类中的佼佼者。两种秧歌在角色配置、表演形式、动作风格方面很有相似之处,故而本文从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服装道具、风格特色四个方面对“霍县秧歌”与“白店秧歌”中相同的角色——“伞者”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以期能为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秧歌艺术的异同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霍县秧歌;白店秧歌;伞者;角色对比;秧歌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133-02
秧歌艺术是华夏文明中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经济状况、地域风情、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演风格,成为佳节社火、迎神赛会、婚娶庆祝中必不可少的歌舞习俗。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和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区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数千年来生长并流传于黄河流域田野乡间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流传度广、形式多样、普及度高,特别是山西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土地富饶,拥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遗产和得天独厚的发展土壤。山西秧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表演内容广泛,抒发情感细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从最初伴随劳作生活自娱自乐的田野小曲到独立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善于吸收横向姊妹艺术养分的山西秧歌完成了由歌舞演唱向小戏表演的过渡,形成了具有多样化、大众化、戏剧化特点的综合艺术体[1]。正所谓:“戏中有歌、歌中有舞、舞中有戏”,戏、歌、舞三者相杂,使山西地区的秧歌呈现一种淳朴、别致、轻松、欢快的风格。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丁村文化遗址、柿子滩古人类遗址、陶寺遗址以及侯马晋国遗址等,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临汾地区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霍县秧歌”是流传于霍州(霍县于1990年撤县建市,即霍州市,隶属临汾市)北杜比村、大张村、靳壁村等地的一种秧歌艺术形式,风格独特,生活气息浓郁。“白店秧歌”则主要分布在侯马市新田乡白店村一带[2],表演别具一格,曲调优美动听。二者均广泛流传在山西临汾地区,许是因为流传地域接近,故而在角色配置、表演形式、动作风格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本文就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服装道具、风格特色方面对“霍县秧歌”与“白店秧歌”中相同的角色——“伞者”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
一、历史渊源
“霍县秧歌”从目前的艺人师承关系来看,仅能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但当地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此舞是源于宋代:北宋某一年间,正值元宵佳节之际,当地城内一客栈里住了许多客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有耍花鼓的街头艺人、有在客栈卖唱的女郎、有走街串巷挑担卖货的青年货郎,还有怀才不遇未能高中的落魄书生,大家伙在店主的提议和资助下,决定发挥各自特长,说演跳唱,临时组一班秧歌表演队伍参加当地元宵佳节的社火大赛。他们载歌载舞、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令所有观众眼前一亮,一举夺冠,震撼全县。后有当地人将他们的表演形式记录了下来,组织村里老少照样排练,此后年年佳节上演。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不断充实加工,形成现在的“霍县秧歌”[3]。将此说法与“霍县秧歌”现存表演形式相对照,虽可从人物行当表演和部分说唱词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目前尚无文史记载为证。
与“霍县秧歌”并不确凿的历史相左,“白店秧歌”的历史较为明晰。白店村历史上曾叫裴佃村,位于晋禹公路以北,属古代晋国遗址范围区,有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曾于1965年在该村东北部发掘出一座金代古墓,其中有许多关于民间社火艺术表演情形的砖刻雕像,其中有一块砖雕上刻有一打伞者和身着长袖服饰的伴舞等五人,经学者研究,该打伞艺人为男性,而伴舞艺人为女性,这种表演形式与现在“白店秧歌”的表演形式颇为相似。除此以外,还发现一简易地图,上面标有附近各村村名,图上所标示的村名与现在白店村周边的村名一样,仅白店村标为裴佃村。由此可推测,该砖雕上所刻民间活动正是白店村一带盛行的秧歌艺术,至少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二、表演形式
“霍县秧歌”一队十人,按所扮演角色的不同定位分为持伞者、花鼓手、老娘、公子、小丑、货郎各一人,花身子四人。表演流程有三:1.“清场”,以个人说唱为主;2.“走场”,以舞蹈和走队形为主;3.“混场”,以集体歌唱为主。与之相比,“白店秧歌”演员仅六人,既可登上舞台表演,又可兼顾大型广场表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表演者们按所持道具不同進行划分,包括伞者、鼓手各一名,击锣者、拍镲者各二人[4],此队伍设置可谓是短小精干。表演时锣鼓先上场打一通,一则热场、活跃气氛,二则招揽周边观众,随后伞者接上进行表演,个人才艺展示完毕后将羽毛扇向后一指,乐器伴奏者们便跑到预先安排的位置上边舞动边伴奏,演唱者则站在中央演唱传统民间小调曲目。这一表演主要是舞蹈表演和民间小调演唱相互轮流交替进行,一曲唱罢后变换队形再继续演唱,反复多遍后在伞者的带领下,整个表演队伍依次感谢观众后退场。
从上述介绍中可看出,两种秧歌表演的角色中都有“伞者”,巧的是“伞者”在这两种秧歌中都是指挥角色,肩负总控全场的重任,整个表演过程都是在“伞者”的领导下完成。不同点则在于“霍县秧歌”中的“伞者”以说唱为主,多是即兴编词,并采用“高调”演唱恭贺吉利之歌,妙语连珠、诙谐风趣;而“白店秧歌”的“伞者”则是唱民间小调,整个表演以“伞者”领唱或男女对唱的形式来演唱当地特有民歌。
三、服装道具
“霍县秧歌”与“白店秧歌”中“伞者”的装扮极为相似,都为粘有白胡须或是戴着满髯的老生装扮,脚穿黑色快靴,且都各自拥有两样道具,其中相同的道具为伞,是“伞者”的象征性道具,但两种秧歌“伞者”所用之伞的样式并不相同。
“霍县秧歌”的“伞者”头戴古铜色鸭尾巾,内穿彩色衬裤,外穿古铜色或深蓝色长褶裙,腰上系有黑丝绦,所持之伞乃是用花纸糊制,伞顶平圆,直径约半米,端尖上面留有方口,用于插放灯烛,伞把长一米左右,伞面一圈吊有各色花球、元宝、彩穗等装饰。另一道具为响环,乃一铜制空心圆环,环内藏有若干圆润滚珠,甩动时滚珠在环内相互碰撞滚动,发出清脆的响声。表演时,舞者右手举花伞,左手四指插于响环内,将环卡在虎口处,以便控制其随时摇甩。
在“白店秧歌”中,“伞者”头上所戴是清朝藤编葫芦顶凉帽,帽顶披红缨。身着白色长大褂,外搭一件胸前绣有“寿”字的土黄色小短褂,而且只穿右袖,左袖掖进衣服里。下身着亮白色中式宽松灯笼裤,配一黄色缎质腰带,腰带两端挂有彩色吊穗,一端缠箍在腰部,另一端悬垂于腹前。舞者所执之伞名曰“万民伞”,长约七十厘米,伞面用黄布包裹,绘制有花样图案,边沿缀三寸宽红布,顶端置一木制小葫芦,曰“神仙葫芦”。与“霍县秧歌”不同,“白店秧歌”表演时“伞者”是用左手持伞,而右手持一把系有穗带的羽毛扇。
四、风格特色
“霍县秧歌”伞者动作较为简单,身板挺直、迈步平稳、舞姿翩翩,“走步转伞”、“走步抖伞”、“转身退走”等动作衔接流畅、舒展优美,灵活矫健的同时不失矜重稳健。与其他秧歌角色相比,“霍县秧歌”中伞者一角的魅力远不在动作表演,而是以即兴说唱取胜,表演者采用“高调”演唱民歌,唱词多是即兴而编,曲同词不同,灵活多变、诙谐幽默,故而此角历来都是由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口才伶俐之人扮演。
相比之下,“白店秧歌”的伞者动作则是整个表演队伍中最具特色的,同时此角色的表演也是“白店秧歌”明显区别于其它秧歌的一个显著标志。伞者的表演风格与队伍中鼓手、击锣者等其他角色热烈活泼、欢蹦乱跳的风格大相径庭,乍一看很是怪异,行动僵硬,颇似木偶和皮影戏[5],再细看实则节奏顿挫,带有几分“巫舞”韵味,动作别致,难度要求高。虽偶尔也会出现“变身跳”、“射燕跳”、“掖腿跳”等较为灵巧的脚下变化,但因运动时下肢始终要保持僵直状态,配合同样僵硬、棱角分明的上肢动作以及脸上那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神情,总给人一种古朴、庄重、严肃之感。
五、结语
“霍县秧歌”和“白店秧歌”道具独特、套路成熟、音乐悦耳、各有千秋,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配以当地民歌伴奏,艺术性较强,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当属山西临汾地区优秀的社火艺术项目之列。在当下,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白店秧歌”已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认可,入选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霍县秧歌”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尽管同样也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表演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同和传播空间,却未能列入非遗保护范围。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希望在加强读者对这两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秧歌艺术认识的同时,推动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正确认识到当地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将其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立足于黄河流域的文明土壤和文化传统,发掘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風俗、宗教信仰等内涵,尽最大可能保护舞蹈原生态化的传承发展,使临汾民间艺术能绽放出更加瑰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赵勇.山西秧歌的类型特色及其审美范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4,(02).
[2]张行健,高树德.临汾非遗[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3]李华平,田彩凤,王九筛.山西民间舞蹈学[M].昆仑出版社,2006.
[4]李瑞莉.白店秧歌田野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1.
[5]刘璐.山西晋南地区民间舞蹈类别与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路 珺(1992-),女,汉族,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